• 1、下列情景中涉及的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小张的质量为50kg B、某地的气温为20℃ C、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朝东南方向行驶 D、小刘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约为30min
  • 2、关于位移、质点、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租车是按车行驶的路程来计费的 B、击剑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得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在1500m赛跑(400m环形跑道)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于1500m D、高速公路牌上显示“限速120km/h”,表示汽车在该段路行驶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20km/h
  • 3、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从相机拍摄的嫦娥六号着陆月球背面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不断靠近着陆器,此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地球 B、月球 C、南极-艾特肯盆地 D、着陆器
  • 4、如图所示,某高楼距地面高H=47m的阳台上的花盆因受扰动而掉落,掉落过程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花盆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辆长L1=8m、高h=2m的货车,正以v0=9m/s的速度驶向阳台正下方的通道。花盆刚开始掉落时,货车车头距花盆的水平距离为L2=24m , 由于道路限制,货车只能直行通过阳台的正下方的通道,货车加速或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am=2m/s2 , g取10m/s2

    (1)、若司机没有发现花盆掉落,货车保持v0=9m/s的速度匀速直行,通过计算说明货车是否会被花盆砸到?
    (2)、若司机发现花盆开始掉落,司机反应时间为Δt=1s , 则司机应采取加速通过还是立即刹车的方式进行避险?说明理由。
  • 5、如图1是江滨公园的滑梯,该滑梯可以简化成由倾斜滑道AB、水平滑道BC组成,且AB与BC间平滑连接,如图2所示。某小朋友从A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22s到达斜面底端,接着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3m后静止,假设小朋友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求

    (1)该小朋友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2)倾斜滑道AB的长度;

    (3)该小朋友在水平滑道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 6、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高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 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

    (1)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

    (2)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至少是多少?

  • 7、如图,一个冰球在冰面上向右匀减速运动时,依次通过长度为L=3m的两段相等的路程,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一段路程历时1s,通过第二段路程历时2s,求:

    (1)冰球的加速度大小a;

    (2)冰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 8、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就可以直接得出的物理量是

    A.平均速度       B.瞬时速度       C.加速度       D.时间间隔

    (2)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3)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9、一根竖直杆AB , 在其下端B以下20cm处有一长度为1m的竖直管(杆能穿过管),杆自由下落,它穿过竖直管所用时间为0.4s(穿过的过程是指从两个物体刚刚有重叠到完全没有重叠的过程),则竖直杆AB的长度为(g=10m/s2)(  )
    A、0.2m B、0.4m C、0.6m D、0.8m
  • 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8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先增大后减小 B、4~6s内物体的位移为 0 C、4~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 D、6~8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 11、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 m,50m B、50m,100m C、100m,50m D、0m,200m
  • 12、小华乘坐的G333高铁列车,早上08:55从“成都东”出发,行驶379公里后,于上午10:44到达“重庆北”,总耗时1时零49分,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

    A、08:55表示时刻 B、379公里表示位移 C、G333列车出站时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 D、可以计算出G333列车车头经过长江大桥桥头时的瞬时速度
  • 13、如图,车轮半径为0.6m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位移大小约为(  )

    A、1.2m B、1.8m C、2.2m D、3.6m
  • 14、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14圆弧形光滑绝缘轨道,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滑块(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在BC轨道的D点释放后可以静止不动。已知O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7 , 随后把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恰能滑过C点。若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 , 重力加速度为g且tan37=0.75。求:

    (1)滑块的带电量q;

    (2)水平轨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L;

    (3)从A滑至C的过程,何处动能最大,并求出该最大值。

       

  • 15、如图,一杂技演员将三个小球1、2、3从手中以大小不同的速度依次竖直向上抛出,然后等待小球落回手中,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3∶2∶1。已知三个小球抛出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 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t3 ,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v2:v3=3:2:1 B、v1:v2:v3=3:2:1 C、t1:t2:t3=3:2:1 D、t1:t2:t3=3:2:1
  • 16、某同学利用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固定的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以相切点O为坐标原点,向右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在足够远的地方放置了位移传感器,当滑块A经过O点时,位移传感器开始工作。已知小滑块A和B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先将小滑块A从圆弧轨道上某一点静止释放,测出小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xt图像(如图二中的甲图线),记录小滑块A停止的时刻为t1

    然后将左侧贴有双面胶(不计双面胶的质量)的小滑块B放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O处,再将小滑块A从圆弧轨道上同一点静止释放,小滑块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测出小滑块A、B整体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xt图像(如图二中的乙图线),记录小滑块A、B整体停止的时刻为t2

    (1)本实验选择的圆弧轨道(“需要”或“不需要”)光滑。

    (2)本实验(“需要”或“不需要”)测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已知小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当表达式为(用m1m2t1t2表示),则验证了小滑块A和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 17、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1,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 18、如图甲所示,圆形区域存在与圆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E(图中未画出),圆的两条直径AB与CD间的夹角为60°,从A点向圆内不同方向发射速率相同的带正电粒子,发现从圆边界射出的粒子中D点射出的粒子速度最大。以A为坐标原点。沿AB方向建立x坐标轴,B点的坐标为2m,x轴上从A到B的电势变化如图乙所示,则(       )

    A、CD间电势差UCD=8V B、把一电子从D移到C电场力做功16eV C、C点的电势为12V D、电场强度E=4V/m
  • 19、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根据计划,2020年我国将实施“天问一号”,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火星表面降落、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若探测器登陆火星前,除P点在自身动力作用下改变轨道外,其余过程中仅受火星万有引力作用,经历从椭圆轨道Ⅰ→椭圆轨道Ⅱ→圆轨道Ⅲ的过程,如图所示,则探测器(     )

    A、在轨道Ⅰ上从P点到Q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大 B、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 C、在轨道Ⅲ上运行速度大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D、在轨道Ⅲ上P点受到火星万有引力等于在轨道Ⅱ上P点受到火星万有引力
  • 20、如图,有一面积足够大的景观水池,水的深度为h=73m , 将一边缘能发出某种单色光的正方形光源ABCD,水平放置于水池底部中央位置,正方形光源边长为L = 2m,该光源发出的单色光在水中的折射率为n=43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 3 × 108m/s。不考虑多次反射。求:

    (1)从水中直接射出的光线,在水中传播的最长时间;

    (2)水面上有单色光射出的面积。

上一页 785 786 787 788 7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