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羲和号”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如图所示,该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接近垂直。卫星每天在相同时刻,沿相同方向经过地球表面A点正上方,恰好绕地球运行n圈。已知地球半径为地轴R,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羲和号”卫星轨道距地面高度为(       )

    A、gR2T22n2π213R B、gR2T22n2π213 C、gR2T24n2π213R D、gR2T24n2π213
  • 2、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

    A、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 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 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 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
  • 3、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是(  )
    A、物体受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也不变 B、物体受力变化时,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C、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D、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也可能改变
  • 4、一辆汽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启动,汽车的输出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汽车速度达到v0后保持功率不变,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v0。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 , 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 , 速度从v0达到2v0所用时间为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最大功率为P=fv0 B、汽车速度为v0时,加速度为2fm C、汽车速度从0到v0的过程中,位移为mv022f D、汽车速度从v02v0的过程中,位移为v0t3mv022f
  • 5、如图甲所示,装有一定量液体的玻璃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水面足够大,把玻璃管向下缓慢按压4 cm后放手,忽略空气阻力,玻璃管的运动可以视为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测得玻璃管振动周期为0.5 s,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振幅,对于玻璃管(包括管内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复力等于玻璃管所受的浮力 B、在t1~t2时间内,玻璃管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C、在t1时刻玻璃管加速度为零,速度为正向最大 D、振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玻璃管的机械能守恒
  • 6、如图所示,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C固定放置,B为轨道最低点,O为圆弧对应的圆心,连线OB沿竖直方向,AOB=60°COB=30°。质量为m的小球在外力F的作用下沿轨道缓慢地由A点移动至C点,外力F的方向始终与AC连线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球的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力F的最大值为22mg B、轨道对小球支持力的最小值为2+64mg C、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D、在A、C两点外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7、操场跳远沙坑内有沙子,把沙粒堆起时沙粒下滑逐渐形成沙堆,若沙粒是干燥的,这些沙堆有几乎相等的顶角。学校干燥的沙坑中某一沙堆锥底周长约为63cm,母线长(沙堆顶点到锥底的斜边长)为12.5cm,则可推测沙粒之间的摩擦因数约为(  )

    A、0.2 B、0.6 C、0.75 D、0.9
  • 8、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绝缘的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 = 2kg的带负电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在x = 1m处以初速度v0 = 2m/s沿x轴正方向运动,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4。整个区域存在沿水平方向的电场(图中未画出),滑块在不同位置所具有的电势能Ep如图乙所示,P点是图线最低点,虚线AB是经过x = 1m处的切线,并且AB经过(0,3)和(3,0)两点,重力加速度取g = 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 3m处的电势最高 B、滑块运动至x = 2m处时,速度可能最大 C、向右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滑块向右一定不能经过x = 4m处的位置
  • 9、如图所示,右端连有一个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1.5m,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

    (1)木块沿AB运动到B点的速度vB

    (2)木块沿弧形槽滑到最大高度H(未脱离轨道)。

  • 10、近几年,国家取消了7座及以下小车在法定长假期间的高速公路收费,给自驾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车辆的增多也给道路的畅通增加了压力,因此交管部门规定,上述车辆通过收费站口时,在专用车道上可以不停车拿(交)卡而直接减速通过。若某车减速前的速度为v0=72km/h , 靠近站口时以大小为a1=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通过收费站口时的速度为vt=28.8km/h , 然后立即以a2=4m/s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试问:

    (1)该车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口多远处开始减速?

    (2)该车从减速开始到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3)与以原来的初速度v0行驶通过收费站相比,该车在通过收费站的过程中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为多少?

  • 11、一物块A的质量为m=0.5kg,初动能为Ek=4J,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A的动能变为初动能的一半时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物块B质量为1.0kg,物块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物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经过多长时间与物块B相碰;(保留3位小数)

    (2)物块A与物块B碰后,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

  • 12、如图甲所示,三棱镜的横截面ABC为直角三角形,A=30° , 一单色光从BC边的中点E射入三棱镜,在AB边的中点F发生全反射。已知入射光线与BC边的夹角β=30° ,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大小为c , 求:

    (1)透明介质的折射率n

    (2)若用上述透明介质制成圆柱体如图乙所示,底部中心P点处有一束光以θ=60°射入,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l , 高度为23l , 求光线从圆柱体底部传播到顶部的时间。

  • 13、某兴趣小组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选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V 1.5W”,电流表的内阻约为几欧姆。

    (1)图1方框中是小组设计的电路图,请将其补充完整,并在图2中连接实物图

    (2)下表中的各组数据是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坐标纸上补全数据点并作出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由此图线可看出,小灯泡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变大”或“变小”);

    U/V

    0

    0.5

    1.0

    1.5

    2.0

    2.5

    I/A

    0

    0.18

    0.30

    0.38

    0.45

    0.49

    (3)如图4所示,将此小灯泡与阻值为3Ω的定值电阻R0串联,接在电压恒定为1.5V的电路中,小灯泡的实际电阻约为Ω。

  • 14、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某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

    A、电子在A、B两点受的电场力FA<FB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 C、场强方向为由A到B D、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 15、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 16、以水平速度v0抛出的小球1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实线所示;在斜面顶端以水平速度v0抛出的小球2落在斜面上,其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则(       )

    A、球1在空中经历的时间为v0gtanθ B、球1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tanθ C、球2落回斜面时的速度大小是v0cosθ D、球2从开始抛出运动时间v0sinθg , 离开斜面的距离最大.
  • 17、一位攀岩者的脚踩掉了一块岩石,他的伙伴在悬崖底部,看到岩石约在2s后落到地上。由此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估测出当时攀岩者离地的高度大约是(  )
    A、10m B、20m C、30m D、40m
  • 18、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稳稳托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空间站和飞船的组合体在轨运行的周期为90min,则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

    A、23 B、43 C、223 D、243
  • 19、在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乒乓球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但未将乒乓球注满,用水平“U”形槽将其支撑住,保持静止状态,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U”形槽的间距d=R,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乒乓球与槽间的摩擦力,则“U”形槽侧壁顶端A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

    A、(M+m)g B、33M+mg C、3(M+m)g D、2(M+m)g
  • 20、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在t=2s至t=6s内,甲相对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
上一页 719 720 721 722 7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