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些为屏蔽电磁波设计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电磁波从空气射入这类材料时,折射定律和电磁波传播规律仍然不变,但是折射波与入射波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如图所示,波源S发出的一束电磁波的入射角i=45°,经负折射率n=2的平板介质材料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图中未画出),已知平板介质的厚度为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电磁波在介面处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磁波的出射点位于法线OO1的上方 B、电磁波射出平板的出射方向与射入平板的入射方向平行 C、电磁波由空气进入平板介质,波长变长 D、电磁波在平板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为26d3c
  • 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穿过金箔后,多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 B、图乙是光电效应实验,此时张开的验电器带负电,锌板带正电 C、图丙是放射源放出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其中1为β射线 D、图丁是核反应堆示意图,其中石墨作为慢化剂的作用是吸收中子
  • 3、如图所示,已知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d=4mm,充电后两极板电势差为120V。A板带正电,若它的电容为3μF,且P到A板距离为1mm。不计重力,求:

    (1)极板所带电荷量;

    (2)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3)P点的电势;

  • 4、如图所示,真空环境下,三个质量相同、带电荷量分别为+q、−q和0的小液滴a、b、c,从竖直放置的两板中间上方由静止释放,最后从两板间穿过,小液滴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在穿过极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力对液滴a、b做的功相等 B、三者动能的增量相同 C、液滴a与液滴b电势能的变化量相等 D、重力对液滴做的功一样多
  • 5、如图所示,倾角θ=30°、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滑块B恰好静止在斜面上的Q点,与Q点相距x=2.5m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滑块A,滑块A在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撤去外力后滑块A沿斜面下滑,在Q处与滑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瞬间滑块A反向运动且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已知滑块A、B均可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滑块A的质量m=1kg,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滑块A在与滑块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s;

    (2)滑块B的质量加mB

    (3)滑块A、B第一次相碰与第二次相碰的时间间隔t。

  • 6、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是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经Δt=0.2s的波形图。

    (1)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T<Δt<2TT是波的周期),求波速v1

    (2)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T<Δt<2T , 求波速v2

    (3)若波的传播速度v3=280cm/s , 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 7、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小球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8cm。现使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从小球在最高点释放时开始计时,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加速度的大小;

    (3)写出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正弦关系式。

  • 8、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单摆的悬线长为98.00cm ,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摆球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mm , 摆长为cm


    (2)某实验小组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决定采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为了减少摆长的测量误差对实验精度的影响,小组决定用不同长度的摆线对应的单摆周期,绘出T2l图线,从而间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若T2l图线的斜率为k ,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为g=

    B.实验小组测得的数据如图乙所示,请在答题卡上的图丙上绘制出T2l图线(可用铅笔绘图);

    摆线长l/m

    0.6

    0.7

    0.8

    0.9

    1

    1.1

    1.2

    周期T/s

    1.58

    1.70

    1.82

    1.92

    2.03

    2.13

    2.22

    周期平方T2/s2

    2.48

    2.89

    3.30

    3.70

    4.11

    4.52

    4.92

    图乙

    C.请根据图丙的T2l图线算出该直线的斜率k=s2/m

    D.若取π2=9.87 , 实验小组测定的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g=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体积相同、质量分别为m=0.1kg和M=0.3kg的两个小球A、B,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A、B两球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B球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2m/s;A球进入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0.5m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PQ为半圆形轨道竖直的直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球离开弹簧的过程中,A球受到的冲量大小等于B球受到的冲量大小 B、弹簧初始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4J C、A球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1N∙s D、若逐渐增大半圆形轨道半径,仍然释放该弹簧且A球能从Q点飞出,则落地的水平距离将不断增大
  • 10、如图(a)为简谐横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2=4.0m处的质点,M是平衡位置在x3=8.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2s时,质点P向y轴正方向运动 B、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C、质点M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10πtcm D、t=0.2st=0.3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20+102cm
  • 11、图甲是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2s时,弹簧振子可能运动到O位置 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 C、从t=0到t=0.2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减小 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 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 12、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他们将光滑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a、b两小车放在木板上并在小车上安装好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且在两车相对面上涂上黏性物质.现同时给两车一定的初速度,使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发生碰撞后两车粘在一起;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a、b两车质量(含发射器)分别为1kg和8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碰撞前总动量大于碰撞后总动量 B、碰撞过程中a车损失的动能是149J C、碰撞后两车的总动能比碰前的总动能小 D、两车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
  • 13、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黄果树坝陵河大桥蹦极,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商业蹦极(370米),它也成为众多蹦极爱好者争相挑战的对象。一质量80kg的蹦极爱好者在一次蹦极中,离开踏板后运动过程中的部分x-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OA为抛物线,AC为一般曲线,B点斜率为零,则从绳伸直后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对他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A、1500N B、2000N C、2400N D、3000N
  • 14、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弹簧连接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则该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大街上警车尖叫着从行人旁疾驰而去,行人听到警笛声音由高变低,可利用此现象的原理来进行测速 C、单摆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做受迫运动,则外力的频率越大,单摆的振幅越大 D、机械波在某种介质中传播时,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点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 15、如图所示,BCDG是光滑绝缘的34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下端与光滑水平绝缘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现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轨道上,滑块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34mg(g为重力加速度)。将滑块从B点右侧距离为x的A点由静止释放。

    (1)、若x = 0,即将滑块由B点静止释放,求滑块的最大动能。
    (2)、为使滑块在经过圆形轨道(不包括端点B点和G点)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求x的范围。
    (3)、若x=16720R , 滑块经圆形轨道后首次抛至水平轨道上的P点,求PB之间的距离x'。(第3问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 16、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固定两条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离l=0.2m , 两导轨间接有滑动变阻器R和电动势E=10V、内阻r=1Ω的电池。垂直于导轨放置一根质量m=0.1kg的金属棒ab , 它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T。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若金属棒恰好不下滑,求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

  • 17、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在宇宙射线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带正电荷)。他利用放在强磁场中的云室来记录宇宙射线粒子,并在云室中加入一块厚6mm的铅板,借以减慢粒子的速度。当宇宙射线粒子通过云室内的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时,拍下粒子径迹的照片,如图甲所示,根据照片画出的轨迹示意图乙。

    (1)、请判断正电子穿过铅板时的运动方向(“向左”或“向右”)和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或“垂直纸面向外”)。
    (2)、已知正电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e,磁感应强度为B,穿过铅板前后正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求正电子穿过铅板过程中损失的动能。
  • 18、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A.待测蓄电池

    B.直流电流表A,量程为0.10A,内阻2.0Ω

    C.定值电阻R0=2.0Ω

    D.电阻箱R

    E.导线和开关

    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操作。

    (1)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下阻值R和电流表的相应读数I;

    (2)利用测量数据,做1IR图线,如图乙所示:

    (3)通过图乙可得E=V(保留2位有效数字),r=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实验测得电源电动势真实值(“大于”、“小于”或“等于”)。

  • 19、某学习小组对新型导电材料制成小圆柱的电阻进行测量。

    实验器材如下:

    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V,电流表A,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开关S,单刀双掷开关K,导线若干。

    回答以下问题:

    (1)、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圆柱的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mm;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圆柱的长度,由图乙可知其长度为mm;
    (3)、把待测圆柱体接入下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合适位置,将单刀双掷开关K分别掷到1、2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更明显,则测量小圆柱电阻时应将K掷到(填“1”或“2”)端。

  • 20、在真空中水平放置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有一个带电油滴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给电容器充电使其电压增加ΔU1时,油滴开始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 , 经时间t后,电容器放电使其电压减小ΔU2 , 油滴加速度大小为a2 , 又经过时间2t,油滴恰好回到原来位置。假设油滴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失去电荷,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均很短暂,这段时间内油滴的位移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a2=1:3 B、a1:a2=4:5 C、ΔU1:ΔU2=1:4 D、ΔU1:ΔU2=4:9
上一页 677 678 679 680 6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