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成立的有(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速度却不等于0 B、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和速度,而速度的大小在减小 D、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和向西的速度,而速度的大小在增大
  • 2、长为L的高速列车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速度为v0 , 要通过前方一长为2L的隧道,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2v03。已知列车加速和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和2a,则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v0所用时间至少为(  )
    A、v06a+9L2v0 B、v02a+9L2v0 C、v03a+6Lv0 D、v0a+6Lv0
  • 3、某同学用“滴水法”研究水珠的自由落体运动,稍扭松水龙头,待稳定后确保每隔相同时间总有一滴水珠从水龙头出水口处落下。通过观察发现,相邻水珠落下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现从某一水珠刚落下时刻开始计时,且将该水珠计数为1,当第5滴水珠刚从出水口落下时,第1滴水珠恰好落到地面上。水龙头出水口到地面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H=4gT2 B、H=3gT2 C、H=8gT2 D、H=18gT2
  • 4、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汽车的减速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晴天汽车在干燥的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时,得到的安全距离为120m。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汽车减速阶段的位移为Δx , 则(  )
    A、a=3m/s2Δx=30m B、a=3m/s2Δx=90m C、a=5m/s2Δx=30m D、a=5m/s2Δx=90m
  • 5、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3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13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6m/s,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3.6m/s B、4.5m/s C、4m/s D、4.8m/s
  • 6、在台球比赛中,某球以1.5m/s的速度垂直撞击边框后,以1.3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边框接触的时间Δt为0.1s,取初速度方向为正,该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为(  )
    A、28m/s2 B、28m/s2 C、2m/s2 D、2m/s2
  • 7、某中学一生物小组同学研究蚂蚁的活动情况时发现,在蚂蚁的活动区域中有一块形似正方体的小土块,如图所示。一只小蚂蚁从该正方体的A点出发,沿着棱AB、BC,再沿对角线CD1到达D1点,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该过程中这只小蚂蚁的位移大小Δx和路程s分别为(  )

    A、Δx=2as=4a B、Δx=2as=(2+2)a C、Δx=2as=(2+2)a D、Δx=2as=4a
  • 8、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地球公转在一年内走过的路程,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B、分析“香蕉球”的运动原因,“香蕉球”可以视为质点 C、“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春水向东流是以江岸或相对江岸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的 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 9、一列横波在t1=0时刻、t2=0.5s时刻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求:

    (1)、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少;若这列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少;
    (2)、若波传播速度v=36m/s,判断波传播的方向;
    (3)、在t1=0时刻,x=83m处的质点P与x=5m处的质点Q(图中未标出)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 10、2023年9月,厦门北站甬广场投入运营,它是国内首个大规模应用智能阳光导入系统的铁路站房,照射面积7000平。每年节电相当于减排960吨二氧化碳。“智能阳光导人系统”可以跟随并收集太阳光,并过滤掉紫外线等有害射线,再通过反射率高达99%的光纤导人室内或者是地下空间,可以解决采光问题。某同学受其启发,为增强室内照明效果,在水平屋顶上开一个厚度为d=203cm , 直径L=40cm的圆形透光孔,将形状、厚度与透光孔完全相同的玻璃砖嵌入透光孔内,玻璃砖的折射率n=3 , 下图为透光孔的侧视图。求:

    (1)、入射到透光孔底部中央A点处的光线范围比嵌入玻璃砖前增加了多少度;
    (2)、嵌入折射率至少多大的玻璃砖可使入射到透光孔底部中央A点处的光线范围最大。
  • 11、小沈同学进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
    (1)、某次观察时,透过测量头观察到了绿光的干涉条纹,但条纹的亮度很低,为了便于测量,下列方法能够使条纹亮度增加的是________。
    A、增加光源的功率 B、将毛玻璃换成透明玻璃 C、调节测量头的位置
    (2)、下列图示中条纹间距表示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是小沈同学又参考课本上“用光传感器做双缝干涉的实验”进行实验,图甲、乙分别对应的是第一、二次实验得到的干涉图线。比较甲、乙两图线可判断,第一次实验中________。

     

    A、单缝与双缝的间距一定较大 B、光强度较小 C、光源到双缝的距离较大 D、双缝到光传感器的距离可能较小
  • 12、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绳上的a、b两点相距d=12.0m , b点在a点的右方,一列振幅为A的简谐横波沿绳向右传播,以a质点某次处在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此时b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t=1.5s时,b质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该机械波的波速可能为(  )

    A、8m/s B、6m/s C、1.6m/s D、1m/s
  • 13、某次地震震源附近两列振幅和频率均相同的地震横波在某一时刻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a、b、c、d为地壳中的四个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a此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为振动加强点 B、位置a、b连线间的振动加强点有无穷多个 C、位置d将在下一刻发生振动 D、此时位置a、b、c的加速度最大,这些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 14、关于以下三幅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光的衍射图样,乙是光的干涉图样 B、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越长亮条纹越窄 C、从图丙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出P为凹处 D、从图丙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出Q为凹处
  • 15、蝙蝠具有一种回声定位的特殊本领,它们会发出尖锐的叫声,再用灵敏的耳朵收集周围传来的回声。回声会告诉蝙蝠附近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物体是否在移动,它可以帮蝙蝠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以及捕捉猎物(如飞行中的昆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发出尖锐的叫声属于次声波 B、蝙蝠发出的叫声进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C、蝙蝠发出尖锐的叫声目的是便于捕捉较小的猎物 D、蝙蝠听到回声的频率变高时,能判断出正在远离的猎物
  • 16、TWS(True Wireless Stereo)智能降噪耳机能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并主动产生相应的抵消声波进入耳道。某一噪声信号(声波)在耳膜处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噪声信号的频率为1000 Hz B、为达到最好的降噪效果,抵消声波在耳膜处应与图中所示的振动步调一致 C、该噪声信号遇到人体时会发生明显衍射 D、该噪声信号为横波
  • 17、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P此时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此时(  )

    A、波向右传播 B、质点a的加速度为零 C、质点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D、质点c向上运动
  • 18、如图所示,小球以5 m/s的初速度自由冲上光滑的斜面(设斜面足够长),2 s末速度大小变为1 m/s。

    (1)、求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求小球到达斜面的最高点的时间。
  • 19、甲、乙两车在t=0时刻,由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t1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 B、t=t1时刻,甲车速度的大小为x1t1 C、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t=0时刻,甲车瞬时速度小于乙车瞬时速度
  • 20、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m,C是半径R=20m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 , 到达B点时速度vB=30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

    (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大小;

    (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N的大小。

上一页 668 669 670 671 6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