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水平轻质圆环从离地面足够高处竖直向下做速度大小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环圆心正下方某处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释放时其位置到圆环圆心的距离为d(未知)。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0.45m , 则小球恰好只与圆环相遇一次 B、d=0.25m , 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m/s C、d=0.4m , 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可能为4m/s D、d=0.6m , 则小球与圆环间最近的距离为0.1m
  • 2、可视为质点的电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速度减为0。已知电梯加速、匀速、减速阶段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t2t3 , 电梯加速、匀速、减速阶段运动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1x2x3 , 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 , 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A、a1a2=t1t3 B、x1x3=t1t3 C、x1x2=t1t2 D、x1x3=a2a1
  • 3、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以下简称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时44分”是指时间间隔 B、研究导弹全程的运动轨迹时可将导弹视为质点 C、导弹发射过程中以模拟弹头为参考系,导弹是静止的 D、导弹某段时间内的路程可能小于位移大小
  • 4、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细钢管一端支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挂着。下列关于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绳对细钢管的弹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B、水平地面对细钢管的支持力方向与细钢管垂直 C、细钢管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 D、细钢管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细钢管向下
  • 5、如图所示,运动员将冰壶(可视为质点)从a点(冰壶已离手)以一定的速度v沿水平冰面推出,冰壶离手后依次经过abc三点后在d点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最终停在c点。已知冰壶在碰撞前、后均做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匀减速直线运动,ab=bc=cd=L , 碰撞时间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离手后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v26L B、冰壶离手后运动的时间为8Lv C、冰壶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和从d点返回到c点的时间之比为1:21 D、冰壶与竖直墙壁碰撞前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3
  • 6、如图所示,ABCDE为马路一侧的五根路灯杆(粗细不计),相邻两根路灯杆之间的距离均为25m , 若某汽车从路灯杆A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刚好在路灯杆E处停下,汽车通过AE段的总时间为10s , 汽车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路灯杆A处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汽车通过BE段所用的时间为5s D、汽车通过DE段所用的时间为5s
  • 7、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光滑固定斜面上,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块B上使得物块A、B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物块A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物块A不受摩擦力 B、物块B可能受斜面的摩擦力 C、物块A对物块B的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D、物块A对物块B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
  • 8、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网球女单冠军,这是历史性的突破。运动员把飞来的网球击打回去,网球落到了对方场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时刻发生改变 B、挥拍击球时,网球受到弹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弹性形变 C、挥拍击球时,球拍受到弹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弹性形变 D、挥拍击球时,球拍对网球的弹力大小大于网球对球拍的弹力大小
  • 9、物理学家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物理参量,把物理量分为矢量和标量,下列各组选项中物理量都属于标量的是(       )
    A、速率 温度 路程 B、位移 质量 时间 C、速度 加速度 时间 D、弹力 速率 平均速度
  • 10、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5日19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本次任务中,长六改火箭采用了堆叠式布局实施一箭18星发射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时06分”是时间间隔 B、火箭发射升空时不受任何力 C、火箭发射过程中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D、火箭发射时,以火箭为参考系,火箭上搭载的卫星是静止的
  • 11、某国产新能源汽车上市之前在一直线跑道上进行“单踏板模式”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Ⅰ阶段:驾驶员踩下电门至某一位置,汽车由静止启动,其加速度a与速度v满足关系a=qv+p(其中p=10m/sq=20m2/s3),当汽车加速至v1=20m/s时进入Ⅱ阶段。Ⅱ阶段:驾驶员通过适当调节电门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m/s2 , 加速至v2=30m/s时进入Ⅲ阶段。Ⅲ阶段:驾驶员松开电门,汽车的能量回收制动系统启动,汽车开始减速直至停下,该减速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a与速度v满足关系a=kv(其中k=1s1)。

    (1)、求Ⅱ阶段汽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
    (2)、作出Ⅰ阶段的1av图像,并根据该图像求Ⅰ阶段经历的时间;
    (3)、求Ⅲ阶段汽车的位移大小(温馨提示:可以用图像分析)。
  • 12、甲、乙两辆5G自动驾驶测试车,在不同车道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乙车前,甲车的速度大小v1=108km/h , 乙车的速度大小v2=36km/h , 如图所示。当甲、乙两车相距x0=25m时,甲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 , 从刹车时开始计时,两车均可看作质点。求:

    (1)、甲车刹车至停止的时间;
    (2)、两车并排行驶之前,两者在运动方向上的最远距离;
    (3)、从甲车开始减速到两车并排所用的时间。
  • 13、如图所示,小孩与冰车静止在冰面上,大人用F=40N的恒定拉力,使小孩与冰车沿水平冰面一起向右滑动。已知拉力方向与水平冰面的夹角θ=37° , 小孩与冰车的总质量m=20kg , 冰车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 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冰车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大小;
    (2)、小孩与冰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与方向。
  • 14、某同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安装好装置后进行实验,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

    (1)、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小车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
    A、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B、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进行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接通电源和放手的先后顺序对实验没影响
    (2)、该实验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x1=6.96cmx2=7.60cmx3=8.26cmx4=8.91cmx5=9.58cmx6=10.20cm。则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打下G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G=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5、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图示器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在水平圆形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在桌子边缘安装三个光滑的滑轮,其中滑轮P1固定在桌子边,滑轮P2P3可沿桌边移动。在三根轻绳下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并使结点O(不与桌面接触)静止。

    (1)、若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5m,另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12m,则第三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一定不小于
    (2)、若滑轮P1下所挂的钩码质量为13m、滑轮P2P3下所挂的钩码质量分别为12m、5m,则结点O静止时,OP2OP3之间轻绳的夹角为;若实验中桌面不水平,实验的结论(填“受”或“不受”)影响。
  • 16、当物体受到同平面内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定交于同一点,这一结论被称为三力平衡交汇定理。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凹面内,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杆达到平衡,知杆在半球面内那部分的长度为3R , 则(     )

    A、杆上A、B两点受到的弹力大小之比为1:1 B、杆上A、B两点受到的弹力大小之比为3:2 C、杆全长为433R D、杆全长为534R
  • 17、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点由静止从A点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 , 经时间t运动到B点,此时速度大小为vB , 紧接着做加速度方向与a1方向相反、大小为a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t时间质点恰好回到了出发点A点,此时速度大小为v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a2=14 B、a1a2=13 C、vAvB=12 D、vAvB=2
  • 18、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的全红婵获得10米跳台金牌,某一次跳水时全红婵身体竖直向上跳离跳台后重心位置升高了约0.45m,完成一系列动作后,身体沿竖直方向入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经历的时间约为1.4s B、从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经历的时间约为1.7s C、全红婵入水时的速度约为14m/s D、全红婵入水时的速度约为17m/s
  • 19、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有10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第一张纸不相对滑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 , 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搓纸轮与第一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1F B、底部摩擦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100mg) C、第24张纸对第25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μ1=μ2 , 则进纸系统恰能正常进纸
  • 20、如图所示,臂力器装有四根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均为50cm。臂力器可以通过装不同劲度系数、不同数量的弹簧来调节臂力器的强度。某人第一次只装了中间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1=200N/m的弹簧,然后把两根弹簧都拉到了150cm长;第二次又在两边加装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2=300N/m的弹簧,然后用与第一次相同大小的力拉四根弹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每只手受到臂力器的拉力大小为200N B、第二次每只手受到臂力器的拉力大小为800N C、第二次每根弹簧的长度为130cm D、第二次两边两根弹簧每根的弹力为120N
上一页 578 579 580 581 5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