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震波是机械波,地震发生时,从震源同时发出横波和纵波。t=0时刻某震源发出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图像,如图所示,M是平衡位置在x=75m处的质点。已知此波的频率为50H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振动周期为0.02s B、该波的波长为30m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3000m/s D、0~0.5s内,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4m
  • 2、经过科学家的不断观测和研究,一些宜居星球相继被发现,甚至有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的星球,在太阳系外可能有比地球更适合生命体居住的行星。假设一航天员在某宜居星球表面附近,用一根细线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小球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1F2 , 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星球的自转,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F2F1R3m B、该星球的密度为F2F18πGmR C、该星球的质量为F2F1R6Gm D、环绕该星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2R的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F2F1R6m
  • 3、一原、副线圈都有中心抽头(匝数一半处)的理想变压器如图,原线圈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1与一电压有效值为U的正弦交流电源连接,副线圈通过另一单刀双掷开关S2与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理想交流电流表相连接,通过对S1S2的操作可以改变原、副线圈的匝数。当S1接a、S2接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已知原线圈的总匝数为n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的总匝数n2=IR0Un1 B、副线圈的总匝数n2=UIR0n1 C、S1接b、S2接c时,电流表示数为4I D、S1接b、S2接d时,电流表示数为I2
  • 4、如图所示,接开水后拧紧保温杯杯盖,待水冷却后就很难拧开。现向保温杯中倒入半杯热水后,拧紧杯盖,此时杯内气体温度为77℃,压强与外界相同。测得环境温度为7℃,外界大气压强为1.0×105Pa , 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杯内温度降到7℃。不计杯中气体质量的变化,且杯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最后杯内气体的压强为(       )

    A、9×104Pa B、8×104Pa C、7×104Pa D、6×104Pa
  • 5、某工人在将一均匀平板状重物运上楼房高层时,由高处用一根绳索通过一滑轮向上缓慢提拉重物,同时为防止重物碰到墙面,在地面上由两个工人通过两根绳索向两个方向斜拉重物,如图甲所示。某时刻平板状重物的受力情况简化图如图乙所示,绳索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30° , 绳索b、c共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2=60°。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绳索a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恰好为2mg , 绳索的重力不计,风力不计,则在图乙所示时刻,b、c两根绳索的拉力的大小均为(       )

    A、3mg B、31mg C、21mg D、3+1mg
  • 6、如图甲所示,O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且OA=AB=d。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O点由静止释放后,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带电粒子的动能随带电粒子离O点距离x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Ek0和d均为已知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电场线上从O点到B点,电场强度越来越大 C、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k0qd D、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Ek0qd
  • 7、在农村经常见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有经验的农民用工具将混在一起的饱满的稻粒和干瘪的稻壳以相同的初速度扬起(速度方向斜向上方),在大小相同的恒定水平风力(风力方向与稻粒的水平分速度方向相同)作用下,干瘪的稻壳将比饱满的稻粒落到地面上更远的位置。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被扬起到落地的过程中,饱满的稻粒和干瘪的稻壳所受重力做的功相同 B、从被扬起到落地的过程中,饱满的稻粒和干瘪的稻壳所受风力做的功相同 C、从被扬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干瘪的稻壳和饱满的稻粒的运动时间相同 D、落地时,饱满的稻粒和干瘪的稻壳的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 8、某种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241来探测烟雾。已知镅241的衰变方程为95241AmxyNp+24He , 则(       )
    A、x=97y=245 B、x=94y=241 C、x=93y=239 D、x=93y=237
  • 9、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做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

    (1)该同学按图乙连接电路,变压器的左侧线圈接线柱0、8与学生电源的“稳压6V”接线柱相连。闭合开关,用多用电表测得右侧线圈0、4接线柱之间的电压为______

    A. 0B. 3.0VC. 6.0VD. 12.0V

    (2)正确连接电路后,变压器选用左侧0、2接线柱和右侧0、4接线柱进行实验,用多用电表测得左侧0、2之间的电压为U1 , 右侧0、4之间的电压为U2 , 数据如下表所示,可判断学生电源接在了接线柱________上(选填“左侧0、2”或“右侧0、4”)。

    实验次数

    1

    2

    3

    4

    5

    U1/V

    1.00

    1.90

    3.00

    4.00

    4.80

    U2/V

    2.10

    4.00

    6.10

    8.20

    10.00

    (3)实验室中还有一个变压器,如图丙所示。现要测量A、B线圈的匝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段漆包线,一端与A线圈上端接线柱相连,顺着原来的绕制方向在变压器的铁芯上再绕制n匝线圈,漆包线另一端与交流电源一端相连,A线圈下方接线柱与交流电源另一端相连接。

    ②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先后测出交流电源两端的电压U0和B线圈的输出电压U;

    ③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测出A线圈两端的电压U1

    如果把该变压器看作理想变压器,则A、B线圈的匝数nA=________,nB=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 10、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随位移变化的水平外力F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若F-x图象如图所示,且4~5m内物体匀速运动,x=7m时撤去外力,取g=10m/s2 , 则: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物体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3)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 1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0.03kg , 带电量为1.0×108C的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某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图中实线为电场线。当小球静止时,测得悬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g10m/s2

    (1)判断小球的电性;

    (2)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多少;

    (3)若仅改变场强的大小,使E'=4.0×107V/m , 则稳定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是多少。

  • 1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光滑的半球形碗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在水平面内。已知小球与半球形碗的球心O的连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半球形碗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碗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

    (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 13、关于力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竖直悬挂且不挂钩码时的长度应为弹簧原长 B、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两次应将橡皮筋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D、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小球可以从不同位置释放 E、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必须用完全相同的橡皮筋,且每次实验时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也必须相同
  •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本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B.应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C.重物的密度和质量选用的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重物的密度和质量选用的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2)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kg.某同学选取了一条前两个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在纸带上打下点3时的速度v=m/s,此时重物的动能Ek=J,从打下点0到至打下点3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g取9.8m/s2 ,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5、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卫星顺利实施近火制动,完成火星捕获,正式踏入环绕火星轨道。假设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探测卫星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如图所示。椭圆轨道的“近火点”P离火星表面的距离为2R,“远火点”Q离火星表面的距离为4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已知“天问一号”在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火星的质量为16π2R3GT2 B、若已知“天问一号”在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16πRT C、“天问一号”在“近火点”P和“远火点”Q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5:9 D、“天问一号”在“近火点”P和“远火点”Q的速率之比为2:1
  • 16、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 , 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向心力为   mg+mv2R B、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C、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mv2R D、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
  • 17、三个等质量的带电小球A、B、C依次沿一直线固定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相邻两球间距为r(与r相比,小球半径可忽略不计)。若移开C球后释放 A,则释放瞬间,A球获得大小为1m/s2的加速度,若移开A球后释放C,则释放瞬间,C球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若A、C两球都在其固定位置时,释放B球,则释放后,B球的平衡位置可能位于(  )

       

    A、AC连线上,A的左侧与A距2r处 B、AC连线上,A的右侧与A距2r3 C、AC连线上,A的右侧与A距3r处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18、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W B、2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J C、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1s末与第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
  • 19、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 , 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g4 , 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为12mgh 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12mgh C、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2mgh D、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12mgh
  • 20、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两端点AB间距离为12m , 传送带以v=4m/s的速度匀速运行,现将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左端,经过4s小物块运动到传送带的右端,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 取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小物块始终做匀加速运动 B、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6J C、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4J D、此过程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8J
上一页 521 522 523 524 5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