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形区域的半径为R,内部及边界上均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直径MN和NP处放有一个很薄的接收屏,NP长为R。有一个位置可以移动的粒子源A可以向纸面内各个方向持续均匀发射速度为v(速度大小可调)的同种带电粒子,每秒发射粒子数为N,已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粒子打在接收屏上被吸收不反弹,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

    (1)若v=qBRm , 粒子源A位于圆弧MN的中点,求从粒子源A发出的粒子射到接收屏O点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接收屏NP受到带电粒子的作用力大小;

    (2)若v=qBR3m , 把粒子源A从N点沿圆弧逐渐移到M点的过程中,接收屏MN能接收到粒子的总长度;

    (3)若粒子源A位于圆弧MN中点,记从A点向左侧出射方向与AO方向夹角为θ,求能被MN板吸收的粒子打中板时速度方向与MN的夹角α的余弦值(用θ、粒子速度v以及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

  • 2、如图1所示,间距为d,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EG、FH与PG、QH,在GH处用一小段绝缘圆弧相连,其中PG、QH水平,EG、FH是倾角为37的斜轨。EF之间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PQ之间接有阻值不计,自感系数为L的自感线圈。MNGH和CDPQ区域存在大小为B,方向如图所示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r的金属棒a从AB处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其在斜轨上运动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2所示,金属棒滑过GH后与另一根放在CD右侧位置相同质量,电阻不计的金属棒b相碰,碰后两棒粘在一起运动。不计导轨的电阻及GH处的机械能损失,金属棒运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轨道足够长。已知d=0.5mR=1ΩB=1Tma=mb=0.5kgra=0.5ΩL=0.01H。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金属棒a刚进磁场时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2)求金属棒a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金属棒在磁场中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

    (3)已知金属棒a从进入磁场到速度达到4m/s时所用时间为2.1s,求此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4)求a、b棒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xm(提示: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为E=LΔIΔt)。

  • 3、2023年7月受台风泰利影响,我省嘉善地区发生极端暴雨天气。当暴雨降临,路面水井盖因排气水面孔(如图甲)堵塞可能会造成井盖移位而存在安全隐患。如图乙所示,水位以50mm/h的速度上涨,质量为m=36kg的某井盖排气孔被堵塞且与地面不粘连,圆柱形竖直井内水面面积为S=0.4m2 , 水位与井盖之间的距离为h=2.018m时开始计时,此时井内密封空气的压强恰好等于大气压强p0=1.0×105Pa , 若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温度始终不变,g=10m/s2

    (1)若在井盖被顶起前外界对井内密封空气做了650J的功,则该气体        (吸收,放出)的热量为        J;

    (2)求密闭空气的压强为多大时井盖刚好被顶起;

    (3)求从图示位置时刻起,水井盖会被顶起所需的时间。

  • 4、关于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在数1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时少记了几滴,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应在小球摆到最高点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C、“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应用平滑的曲线将描在纸上的所有点连起来,得到轨迹 D、“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为了得到单色光的干涉图样,可以在凸透镜和单缝之间加装滤光片
  • 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约为2V,内阻约为几欧姆)。

    可供选用的器材有:

    A. 电流表A(量程0~30mA,内阻为27Ω)

    B.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2kΩ)

    C.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10kΩ)

    D. 滑动变阻器R(阻值0~50Ω)

    E. 定值电阻R1=3Ω

    F. 定值电阻R2=300Ω

    (1)为更准确地进行实验测量,电压表应该选择 , 定值电阻应该选择。(填仪器前面的字母)

    (2)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I/mA

    4.0

    8.0

    12.0

    16.0

    18.0

    20.0

    U/V

    1.72

    1.44

    1.16

    0.88

    0.74

    0.60

    (3)在图乙中已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画出U-I图像

    (4)由图像可知,电源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6、如图所示,甲为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乙图为a、b、c三种光照射下得到的三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丙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丁图给出了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b光为绿光,c光可能是紫光 B、图甲所示的光电效应实验装置所加的是反向电压,由此可测得Uc1 , Uc2 C、若b光光子能量为0.66eV,照射某一个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 D、若用能使金属铷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用它直接照射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直接使该氢原子电离
  • 7、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特殊圆柱形透光材料圆柱体部分高度为R2 , 顶部恰好是一半球体,底部中心有一光源S向顶部发射一束由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当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变大时,出射点P的高度也随之降低,只考虑第一次折射,发现当P点高度h降低为1+22R时只剩下a光从顶部射出,(光速为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此透光材料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此透光材料对b光的折射率为10+42 C、a光从P点射出时,a光经过SP路程所需的时间为5+222cR D、同一装置用a、b光做单缝衍射实验,b光的衍射现象更加明显
  • 8、如图为某国产新能源汽车铭牌,该车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输出功率),充电器的充电效率为90%,从零电量充到额定容量的80%,正常充电需要8h,超快充状态下仅需0.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驱动电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31A B、超快充时的电功率为正常充电时电功率的18倍 C、从零电量充80%的电需要消耗约72kW·h的电能 D、汽车在水平面加速过程中,若实际功率保持不变,则加速度增大
  • 9、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不计电阻的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把该交流电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阻值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u=362sin50πtV B、在t=0.01s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不变 D、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 10、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惊艳全世界,其中大莲花“复现钱塘江”,地屏上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鱼鳞潮……如图,用两个绳波来模拟潮水相遇,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上下振动了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长绳上形成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 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的振幅明显较大,则(  )

       

    A、由Q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振子处 B、两列绳波可在绳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C、由Q振源产生的波的波速较接近4m/s D、钱江潮潮水交叉分开后,其振动周期发生改变
  • 11、2023 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各种奇妙的在失重状态下的实验,例如蜡烛火焰、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下面四幅蜡烛火焰图是在太空实验室中演示的是(  )

    A、 B、 C、 D、
  • 12、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电势差为U,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O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距O点为h处的A点,然后返回。则此电子在O点射出时的速度大小是(  )

    A、eU B、2eUhmd C、2eUdmh D、eUhd
  • 13、如图所示为某款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离子源S、加速电场PQ,静电分析器、偏转磁场、记录板,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通道内有均匀辐向的电场,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记录板MN紧靠静电分析器水平放置,静电分析器和记录板下方分布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离子源S可以发射初速度不计的正离子,已知该离子源发射的质子11H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静电分析器,恰能沿静电分析器中心线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竖直向下飞入匀强磁场,最终水平偏转距离d后打在记录板上,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求:

    (1)加速电场的电压U;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若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波动范围为B±ΔB , 为使质子11H与氘核12H打在记录板上的位置不重合,ΔB的取值范围。

  • 14、用欧姆表粗测得某圆柱复合材料的电阻约为3千欧,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测量其电阻率ρ

    (1)、该实验小组分别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其长度L和直径D,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乙所示:长度L=cm,直径D=mm;
    (2)、某次实验时,图丙所示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读数为A。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用实验测量的物理量L、D、U、I表示电阻率,则表达式为ρ=
  • 15、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现有的器材规格如下:

    A.待测电阻Rx(大约100Ω)

    B.直流毫安表A1(量程0~10mA,内阻约为100Ω)

    C.直流毫安表A2(量程0~40mA,内阻约为40Ω)

    D.直流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5kΩ)

    E.直流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15kΩ)

    F.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计)

    G.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0Ω,允许最大电流1A)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直流毫安表应选 , 直流电压表应选。(填序号A、B、C、D)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

  • 16、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粒子源从圆上的A点向各个方向不停地发射出相同速率的带正电的粒子(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的重力),带电粒子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荷量均为q,运动的半径均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2R , 则粒子能打在圆形磁场圆周上的范围是整个圆周 B、r=2R ,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πm2qB C、r=12R , 则粒子能打在圆形磁场圆周上的范围是六分之一个圆周 D、r=12R ,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πm2qB
  • 17、真空中一半径为r0的带电金属球,通过其球心的一直线上各点的电势φ分布如图所示,图中x1、x2、x3分别是该直线上A、B、C三点离球心的距离,根据φ-x电势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B、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 C、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A指向B D、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沿直线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q(φ23
  • 18、将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地面上,导轨的顶端接一电源和一滑动变阻器,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方向上加一匀强磁场,在倾斜导轨上放一导体棒,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处于静止状态.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而整个过程中导体棒始终静止在导轨上,则(     )

    A、导体棒所受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 B、导体棒所受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导体棒所受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D、导体棒所受摩擦力可能始终为零
  • 19、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大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看某次闪电是在云与大地之间发生的,大量电子从地面流向云层。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为I,持续时间为t,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云层的电势比地面的电势低 B、放电电流的方向由地指向云层 C、此次放电过程中流过地面的电荷量为It D、此次放电过程中从地面流向云层的电子的数量为Ite
  • 20、如图所示为六根与水平面平行的导线的横截面示意图,导线分布在正六边形的六个角,导线所通电流方向已在图中标出。已知每条导线在O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 则正六边形中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A、大小为零 B、大小2B0 , 方向沿x轴负方向 C、大小4B0 , 方向沿x轴正方向 D、大小4B0 , 方向沿y轴正方向
上一页 459 460 461 462 4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