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使核子聚集到一起形成原子核 B、结合能是指核子结合在一起所具有的能量 C、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子平均质量亏损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D、组成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越大,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
  • 2、如图甲所示,线圈ab中通有如图乙所示的电流,电流从a到b为正方向,那么在0~t0这段时间内,用丝线悬挂的铝环M中产生感应电流,则(  )

    A、从左向右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从左向石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C、感应电流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加 D、铝环与线圈之间一直有磁场力的作用,作用力先向左后向右
  • 3、如图所示,倾角θ=37°直轨道AB , 长为L=3.2m直轨道CD分别与圆弧轨道BC相切于B点和C点,D点右侧紧靠着质量M=0.5kg的小车,小车足够长,其上表面与直轨道CD齐平。将质量m=1kg的物块从直轨道AB上距离B点高度h=1.2m处静止释放,已知物块运动到C点速度大小与B点速度大小满足vC=4+vB2 , 物块与直轨道AB CD和小车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 , 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不计(物块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37°=0.6cos37°=0.8 , 求:

    (1)、物块在直轨道AB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块在直轨道AB上的运动时间t
    (3)、物块经过D点的速度大小vD
    (4)、小车最终速度大小v
  • 4、如图甲所示,一同学站在靶心的正前方,面朝倾斜靶纸抛球,其简化模型如图乙。靶纸紧贴在倾角θ=45°的倾斜支架CD上,支架CD固定在水平地面AB上,接触点为C点。该同学在O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O点离地高度H=1.25m,与C点的水平距离L=1.15m。若小球只在图乙所示竖直面内运动,视为质点,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和靶纸厚度。

    (1)、若小球落在水平地面AC上,求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t;
    (2)、若改变水平抛出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使小球恰好垂直靶纸击中靶心,求小球从O点到靶心竖直方向下落距离与水平方向运动距离的比值;
    (3)、若小球抛出时初速度v0=2m/s , 分析小球是落在水平地面上还是靶纸上,并求出对应落点的末速度大小v。
  • 5、如图所示,一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C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与轻绳连接的物块B,轻绳与斜面平行,并绕过定滑轮与结点O连接小球A,右上方用手拉住轻绳OE。轻绳OD水平,与轻绳OE夹角α=135 , A、B、C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质量分别为m、3m、4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

    (1)、轻绳OD的拉力大小FT
    (2)、斜面C对B的摩擦力Ff
    (3)、地面对C的支持力大小FN
  • 6、如图所示,一辆肇事汽车在紧急刹车后停了下来,路面上留下了一条长度为x=22.5m的车轮滑动的磨痕。根据对车轮和路面材料的分析可以知道,车轮在路面上滑动时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5m/s2。求:

    (1)、刹车前汽车的速度v;
    (2)、紧急刹车所用的时间t;
    (3)、汽车停止前1s滑行的距离x'
  • 7、下列关于学生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细绳套不一定等长 B、“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实验中可得出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C、“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不需要补偿小车所受到的阻力 D、“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需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槽码质量
  • 8、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若已经得到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分运动的规律,设法确定“相等的时间间隔”,再看相等的时间内水平分运动的位移,进而确定水平分运动的规律。则实验中在轨迹曲线上选取的若干个“相等时间间隔”的点,相邻之间的竖直距离(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下列器材问题和操作方式不会对实验探究有影响的是(  )
    A、斜槽轨道不光滑 B、斜槽末端不水平 C、小球在释放时有初速度v0 D、小球每次自由释放的位置不同
    (3)、图2是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小球运动过程经过的三个位置,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已知小车质量M=200g , 则:

    (1)、除了如图1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
    A、 B、 C、 D、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补偿阻力时小车需连接纸带 B、实验前,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轨道平行 C、实验时,也可增减钩码(50g规格)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D、完成操作后,挑选两条点痕清晰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即可
    (3)、某同学得到如图2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0、如图甲所示为输送工件的传送装置,其右端有固定挡板防止工件来不及取走而掉落,其简1化模型如图乙。若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v0匀速转动,t=0时刻将滑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当滑块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前后滑块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若滑块视为质点,则从滑块放上传送带到与挡板发生第二次碰撞前,滑块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 11、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与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概念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重心概念建立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 C、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D、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采用了放大思想
  • 12、如图甲所示为一鸡蛋收纳架,利用斜坡使鸡蛋自动滚下,斜坡底端有一竖直挡板。现将5个鸡蛋放置在鸡蛋架上,将鸡蛋简化为质量为m , 半径为R的球,图乙为正视图。已知斜坡倾角θ=30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架对5号鸡蛋的作用力大小为mg B、4号鸡蛋对5号鸡蛋的支持力大小为mg C、鸡蛋架对4号鸡蛋的支持力大小为12mg D、竖直挡板对1号鸡蛋的支持力大小为533mg
  • 13、如图甲所示,某宇航员在特定座椅上做竖直方向上的冲击耐力训练。图乙为该宇航员在做冲击耐力训练过程中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已知训练开始前宇航员处于静止状态,宇航员(含装备)质量为M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0时间内,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t02t0时间内,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C、t=t0时,座椅对宇航员的支持力为6Mg D、t=t0时,座椅对宇航员的支持力为7Mg
  • 14、如图所示为起重机吊起铁管的场景。已知一根长为40m的钢绳两端固定在质量m=160kg的铁管上,两固定点距离为6m。起重机挂钩勾住该钢绳,使铁管从静止开始先以0.1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某一速度后做匀速运动,不计钢绳质量与一切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阶段钢绳拉力大小为800N B、加速阶段钢绳拉力比匀速阶段钢绳拉力大 C、匀速阶段若两固定点之间距离减小,则钢绳拉力不变 D、匀速阶段若两固定点之间距离减小,则钢绳拉力变大
  • 15、如图所示为酒店送餐机器人。某次送餐中,机器人从电梯口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到达客房门口,到达客房门口时速度恰好为零,全程长10m。机器人运动的最大速度2m/s,加速时最大加速度0.5m/s2 ,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1m/s2。则酒店机器人该次送餐的最短时间为(  )

       

    A、5s B、6s C、8s D、10s
  • 16、如图所示为一台式弹簧秤,其结构可简化为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托盘。弹簧的压缩量在托盘不放物体时为1cm , 放上质量6kg物体时为3c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托盘质量为1kg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000N/m C、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压缩量增加而增大 D、换用劲度系数更小的弹簧能增加弹簧秤的量程
  • 17、如图所示,某同学竖直拿着水杯,随着自动扶梯匀速上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所受合力斜向上 B、水杯所受合力竖直向上 C、人手握水杯越紧,水杯所受摩擦力越大 D、人手握水杯越紧,水杯所受摩擦力不变
  • 18、如图所示为神舟十九号火箭升空过程。某阶段,火箭竖直向上匀加速升空40m,速度大小由10m/s变为30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B、火箭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 C、升空40m阶段火箭的平均速度为15m/s D、升空40m阶段火箭的平均速度为20m/s
  • 19、如图所示为室内冰壶玩具。游戏时,冰壶场景垫铺在水平地面上,将其中一个冰壶推出,冰壶离手后,沿场景垫轴线向前自由滑行,场景垫始终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向前自由滑行时仍受推力 B、冰壶所受摩擦力方向与冰壶运动方向相反 C、场景垫对冰壶的支持力与冰壶对场景垫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场景垫的支持力与冰壶对场景垫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20、如图所示为温州某一大楼,某同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顶楼静止释放一小球,测得小球下落时间约为6s。不计一切阻力,该大楼高度约为(  )

    A、180m B、270m C、360m D、540m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