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联考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考试试卷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B卷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适应性考试试卷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
②“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我们知道。“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诗文之命意,“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奭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③唐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汉魏风骨、盛唐气象,尽管宋元以降空灵淡远成为文人的审美风尚,司空图所标举的雄浑、悲慨、豪放、劲健等品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的美学追求,宋代诗学“兴趣”与“妙悟”说的倡导者严羽,赞赏盛唐之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④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如清人姚鼐指出:“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这里,“阳刚”之美作为刚健美学的新表达,进入文论话语之中。
⑤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刚健、雄浑、阳刚之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
⑥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痛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只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
⑦与西方美学范畴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而又深邃的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姚鼐说“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刘熙载也说“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劲健,同时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两种美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刚健”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B、“风骨”、“雄浑”、“阳刚”“空灵淡远”等美学风格都与“刚健”的美学精神一脉相承。
C、宋代严羽倡导“兴趣”与“妙悟”说,也非常赞赏盛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刚健品格。
D、姚鼐对刚健美学进行了丰富的阐述,“阳刚”由此成为刚健美学新表达,进入文论话语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勰以“风骨”设喻诗文,“风”为立意,“骨”为实体,佳作应“风清骨俊”,《文心雕龙》就践行了这种美学风格。
B、司空图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类表达,其《二十四诗品》深刻影响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
C、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美学价值更胜一筹。
D、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是阳刚和阴柔美的完美结合,在主体部分阳刚美则是主导,体现出“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3)、下列诗文名句中,最不符合文中“刚健”之美的一项是( )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姚鼐《登泰山记》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4)、下列关于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张岱年先生关于“刚健有为”的论断开篇,引出全文的论述中心,增加了论证的分量。
B、文章②——④段论述“刚健”美学思想的丰富拓展,从刘勰到姚鼐逐一展开,言之有序。
C、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引用姚鼐的言论,论证“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的美学原则。
D、文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材料丰富,对比鲜明,论证充分。(5)、西方美学的“崇高”与中华美学的“刚健”有哪些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2、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鸿雁传书到手机网络,我们的交流方式在改变,不变的是那纯粹真挚的情谊;《论语》《史记》等国学经典从皇家书苑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的阅读场景在改变,不变的是对先贤们深邃哲思的渴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热”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至今“归国潮”,我们的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对梦想坚定不移的追求。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生活在改变。在变化着的时代里,我们亦看到了时代背后不变的底色。
面对这些“变”与“不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又有何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是有性格的,桀骜中透出一分高雅。刚刚下过一场雪,芦苇根部落满厚厚的雪。雪可以裹住芦叶,冻住芦根, ① 。没有一株芦花被积雪压折,因为芦花白色的柔毛像天鹅绒,雪花和雨水无法沾身。雪只能成为芦花的陪衬。在苇甸边缘一片开阔的雪地上,三株茁壮的芦苇呈品字形立着,似乎在向我招手。我想, ② , 于是走过去折下这三株芦花。我把它们插在一个红酒瓶里,置于书桌的一角。三株芦花像三支棉花糖,蓬松肥硕,看上去既甜蜜又养眼。写作有了倦意时,斟一杯红茶,欣赏一番芦花,顿时觉得放松不少,仿佛又置身于辽河口那片广袤的芦苇荡,创作灵感会浪花般涌来。八年过去了,三株芦花依然是当年的模样,姿态、颜色都没有改变,总是用洁白的笑靥望着我。灰尘几乎无所不在,然而 ③ , 只是边边角角有了少许的淡黄,这淡黄如同鸡雏的绒羽,像和田玉籽料的皮子,越发衬出了芦花的雪白。我想,灰尘不侵芦花,是不是被芦花的暖意感动了?说到芦花的暖意,我不由得想起了“渔客”一词。“渔客”是两种古老职业的结合,即渔雁和苇客。这两种职业都与芦花有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手法及表达效果。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从依托中国历史、神话打造的大型游戏,到《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领域的 ① , 之所以吸引人、受欢迎,不仅在于这些作品“很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在于其中充满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比如《流浪地球》中,当地球面临“危机”,并不是像传统科幻作品那样选择“逃离”,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本身就反映了中国人 ② 的观念和对家园的珍视。当代文化产品、文艺作品的深刻性、立体感,往往源于50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挖深、挖好,才能为文化创新创造注入源头活水 , 提供持续不断的滋养。
当然,重视传统文化不意味着 ③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巴黎奥运会霹雳舞赛场上,出生武术世家的中国选手亓祥宇,将醉拳、太极等元素与西方舞蹈元素巧妙结合,令人 ④ , 赢得满堂喝彩。话剧《司马迁》突破传统历史剧繁复华丽的视觉表现手法,舞台背景只选择多幅深色的汉代画像,并融入西方戏剧的美学风格,为观众津津乐道。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包容中焕发新生。
(1)、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鸿篇巨制 老守田园 闭门造车 茅塞顿开 B、大笔如椽 安土重迁 画地为牢 茅塞顿开 C、鸿篇巨制 安土重迁 闭门造车 耳目一新 D、大笔如椽 老守田园 画地为牢 耳目一新(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划波浪线处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在于这些作品蕴含着“很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在于其中充满中华文化元素、符号。 B、在于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更在于其中蕴含着“很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 C、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且蕴含着“很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 D、不仅在于这些作品充满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更在于其中蕴含着“很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2)、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为历代文人传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化用这个典故,写到“ , ”,表达他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 , , 。(4)、苏轼《赤壁赋》中,苏轼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两句是“ , ”。
-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泊岳阳楼下①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②。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泊岳阳楼下》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768年,作者于此大约两年后病逝于湘江孤舟之上)。②图南、鲲鹏: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喻指远大的志向。
(1)、下列对《泊岳阳楼下》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一平视写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一仰视写出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磅礴。 B、颔联由远到近,描绘了舱外风吹浪翻、舱内寒灯一盏的冬夜羁旅图,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 C、颔联承前写景,颈联转入抒情,尾联写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D、整首诗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的基调,意境起伏,富有节奏感,气韵流转顿挫,铿锵有力。(2)、《泊岳阳楼下》与《登高》都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歌情感的异同。 -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①。”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
【注】①唱黄鸡: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流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渺沧海之一粟 ②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B、① 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C、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 D、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凌: 越过 B、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更: 更换 C、因往相田得疾 相: 察看 D、是日,剧饮而归 是: 指示代词,这(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4)、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月明之夜与友人们泛舟赤壁矶下的长江,他们享受着江天美景,饮酒放歌,快乐似神仙,暂时忘却了人世间一切不顺心事。 B、苏轼借助夸张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C、苏轼询问客人为何感伤,客人回答是英雄曹操及其业绩尚且消失不见,更何况你我凡夫俗子,平凡生命难得像长江、明月般永恒。 D、苏轼被聋医庞安常治好病之后,与他一起游玩清泉寺和兰溪,看着兰芽浸溪、溪水向西流逝,听着子规鸟啼叫,作歌时悲从中来。(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
孙犁
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镇去。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穿过。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
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我吹起暗号,吹过之后,西边芦苇里就哗啦啦响着,钻出一只游击小艇来,撑船的还是那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我跳上去,他说:“今天早啊。”
我说:“道远。”
他使竹篙用力一顶,小艇箭出弦一般,窜到淀里。四周没有一只船,只有我们这只小艇,像大海上飘着一片竹叶,目标很小。
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他常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前几年是怎样,这二年又是怎么样啊!”
过去,他是放鱼鹰捉鱼的,他只养了两只鹰,和他那个干瘦得像柴禾棍一样的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在淀里捉鱼。刚一听这个职业,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说却是很苦的事。那风吹雨洒不用说了,每天从早到晚在那船上号叫,敲打鱼鹰下船就是一种苦事。而且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的,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老头儿是最心疼那两只鹰的,他说,别人就是拿二十只也换不了去;他又说:“那一对鹰才合作哩,只要一个在水里一露头,叫一声,在船上的一个,立刻就跳进水里,帮它一手,两个抬出一条大鱼来。”
老头儿说,这两只鹰,每年要给他抬上一千斤。鬼子第一次进攻水淀,在淀里抢走了他那两只鱼鹰,带到端村,放在火堆上烧吃了。于是,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老头儿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员。
老头儿乐观,好说话,可是总好扯到他那两只鹰上,这在老年人,也难怪他。这一天,又扯到这上面,他说:“要是这二年就好了,要在这个时候,我那两只水鹰一定钻到水里逃走了,不会叫他们捉活的去。”
可是这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鸡上去,他说:“你知道前几年,鬼子进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不知道起床,鸡也不知道撒窠,叫鬼子捉了去杀了吃了。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觉,鸡也不在窠里宿。有一天,在我们镇上,鬼子一清早就进村了,一个人也不见,一只鸡也不见,鬼子和伪军们在街上,东走走西走走,一点食也找不到。后来有一个鬼子在一株槐树上发现一只大红公鸡,他高兴极了,就举枪瞄准。公鸡见他一举枪,就哇一声飞起来,跳墙过院,一直飞到村外。那鬼子不死心,一直跟着追,一直追到苇垛场里,那只鸡就钻进了一个大苇垛里。”
没到过水淀的人,不知道那苇垛有多么大,有多么高。一到秋后霜降,几百顷的芦苇收割了,捆成捆,用船运到码头旁边的大场上,垛起来,就像有多少高大的楼房一样,白茫茫一片。
老头儿说:“那公鸡一跳进苇垛里,那鬼子也跟上去,攀登上去。他忽然跳下来,大声叫着,笑着,往村里跑。一时他的伙伴们从街上跑过来,问他什么事,他叫着,笑着,说他追鸡,追到一个苇垛里,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这样鬼子们就高兴了,他们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五六个鬼子饿了半夜找不到个人,找不到东西吃,早就气坏了,他们正要撒撒气,现在又找到了这样一个好欺侮的对象,他们向前跃进,又嚷又笑,跑到那个苇垛跟前。追鸡的那个鬼子先爬了上去,刚爬到苇垛顶上,刚要直起身来喊叫,那姑娘一伸手就把他推下来。鬼子仰面朝天从三丈高的苇垛上摔下来,别的鬼子还以为他失了脚,上前去救护他。这个时候,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了一个头号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人们看见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我问:“那个追鸡的鬼子炸死了没有?”
老头儿说:“手榴弹就摔在他的头顶上,他还不死?剩下来没有死的两三个鬼子爬起来就往回跑。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火从早晨一直烧到天黑,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
从水面上远远望过去,同口镇的码头就在前面,广场上已经看不见一堆苇垛,风在那里吹起来,卷着柴灰,凄凉得很。我想,这样大火,那姑娘一定牺牲了。
老头儿又扯到那只鸡上,他说:“你看怪不怪,那样大火,那只大公鸡一看势头不好,它从苇子里钻出来,三飞两飞就飞到远处的苇地里去了。”
我追问:“那么那个姑娘呢,她死了吗?”
老人说:“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到同口,你愿意认识认识她,我可以给你介绍,她会说得更仔细,我老了,舌头不灵了。”
最后老头说:“同志,咱这里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让人的。可是以前没有经验,前几年有多少年轻女人忍着痛投井上吊?这二年就不同了啊!要不我说,假如是在这二年,我那两只水鹰也不会叫兔崽子们提了活的去!”
1945年(选自《孙犁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看似随意,其实颇具匠心,鬼子追大红公鸡,鸡逃引出红衣少女,少女消灭鬼子后脱身,情节起伏多变。 B、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红衣少女“直直地立在苇垛上”“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C、本文描写苇垛“白茫茫一片”,又写苇垛着了火,“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描写真切生动,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红衣姑娘来表现的,文中的老人只是故事的线索人物、次要人物,起到了引出主人公、串连情节的作用。(2)、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篇小说也有这样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老人以日常聊天的方式讲述战争的故事,淡化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展现战争中的人情美。 B、文中多处描绘白洋淀“芦花”“苇垛”等景色,展现了地方独特风貌,营造了清新美好的意境之美。 C、文中塑造了在战争中成长和觉醒起来的百姓,表现出他们美好的精神品质,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D、本文语言华丽,具有韵律美,多处运用方言和修辞,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体现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情趣。(3)、孙犁曾说:“美好的东西,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极致。”请结合文本,概括白洋淀百姓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4)、有人说,孙犁另辟蹊径,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处理战争题材,给作品留下更多回味和阐释空间。请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人物、环境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做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各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所谓Testcase(标准案件,参照执行案件,判例案件)。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我在前几篇杂话中已说过,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每个人都注重修身,注重克己,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那么理想的礼治秩序就可能形成。 B、那些出于自私的目的偷偷地越出规矩的人被认为是理想的礼治秩序里的败类,乡下人认为司法处会包庇他们。 C、教育在乡村调解中发挥着作用,参加调解的人都是读书知礼和有权威的人,发言的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D、只依靠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并不能建立法治秩序,重要的是要引导人民应用,改革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人们把生活各方面的规则内化成习惯,这也成为人们维持礼治社会的重要方式。 B、文中“子不教”是“父之过”的“连坐”之法,表明了乡土社会中的长辈应该负起教化的责任。 C、法官为保护个人权利,在处理诉讼中,并不考虑道德问题和伦理观念,以期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D、作者认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蜕变阶段,法治秩序的建立是需要过程的,部分地区的人们法律观念并没有那么强。(3)、从文中看,现代的司法难以在民间推行有哪几个方面的阻碍?请简要概括。(4)、下面这则调解案例证明了文中哪些说法?请简要分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勇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看上去就不是好东西,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
-
10、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参考以上两句名言,谈谈你对“青春”的理解与体悟。请以“青春沉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标题自拟,不少于 800字。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科学研究发现,步行是增加人体血液流动、让身体肌肉获得运动的简单有氧训练,有益于人体健康,随着微信运动等计步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晒步数”,以为每天达到一定的步行量,似乎就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氧训练,进而 ① 。但是手机里显示的一天累计走了一万步,并不等于运动了一万步。
实际上,微信朋友圈晒的步数,大多是指手机记录的步数,通常来自手机上的内置传送器。只要手机的位置变了或重心移动了,手动脚不动也会产生步数,因此, ②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运动能否对健康产生增益效果,很大程度上, ③ , 如果你步行的强度很低 , 就不能引起身体良性的应激反应。一般来说、要不间断行走 30分钟以上,对健身才更有效。所以说,虽然微信运动等计步工具的确可以很好地计算出你日常的步行量,但是从对健康的增益来看,单纯只看步数意义并不大。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盯着那条紧逼而来的鲨鱼,心想,尖齿盗,你尽管来吧。 B、面对如此精美的画册,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称贺起来。 C、为此,今晚我将乐于前来,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D、没有必要刻意去追逐幸福,只要你抬头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相随。(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答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____①____ , 打着“还原真相”为幌子歪曲历史、打着“不合常理”为幌子抹黑英雄,在网络上反复出现 , 引发如潮的谴责。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 5月1日起施行。当此之时,以全网互动形式倡导“崇尚英雄”、热议“精忠报国”活动,也是对这一法律的生动践行。(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都、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____②____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____③____ , 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地遗忘。”“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还在维续。无论是 _④__ 的知名英模英烈,还是普通网友讲述的“年老失聪的外祖父”“沉默寡言的父亲”“当年小学的代课教师”,都将在人们自发参与、互动传播中,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光阴荏苒 旷日持久 披肝沥胆 耳熟能详 B、曾几何时 旷日持久 恪尽职守 了如指掌 C、曾几何时 经年累月 恪尽职守 耳熟能详 D、光阴荏苒 经年累月 披肝沥胆 了如指掌(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着“还原真相”,为幌子歪曲历史、打着“不合常理”为镇子抹黑英雄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如潮的谴责, B、以“还原真相”为名歪曲历史、打着“不合常理”的幌子抹黑英雄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如潮的谴责。
C、以“还原真相”为名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幌子抹黑英雄,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如潮的谴责。
D、打着“还原真相”的幌子歪曲历史、打着“不合常理”的幌子抹黑英雄,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如潮的谴责。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崇尚英雄、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寻找英雄 B、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寻找英雄、崇尚英雄 C、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崇尚英雄、寻找英雄 D、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4)、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不拘于时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而耻学于师 D、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5)、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D、虽有槁暴,不复挺着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凋零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句子是“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通过写琵琶女的不幸,结合自己在宦途中所受的打击,唱出了“ , ”的心声。(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4)、《劝学》中“ , ”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意境苍凉,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全词用典较多,内容大多跟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上阕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议。”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虽有嘉肴 ,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也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①学半。”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②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③ , 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④ ,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古之学者,比物丑⑤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敩xiāo,教导,使觉悟。后作“教”。②严:尊敬。③尸:祭主。④节:树的枝于交接处。目:纹
理不顺处。⑤丑:通“俦”,齐。
(1)、下列对文中画双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B、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C、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D、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B、北面,即北面称臣,古代君主面见臣子时坐北朝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朝拜。与之相反的词是南面,即南面称王。 C、六艺经传:“六艺”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现今《乐》已遗失,“六经”便成了“四书五经”中的“五经”。 D、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3)、下列对两则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用三组对比,分别从今人错误的态度、父母错误的认识和士大夫荒唐的行为三方面说明当时不从师的坏风气,行文呈递进关系,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B、《礼记·学记》提到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 C、《礼记·学记》将“善学者”与“不善学者”进行对比,强调了善学者借助师长的重要性;以设喻的方式,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D、《师说》选文第一段将对比重心放在批判对象上,从反面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学记》选文第三段则将对比重心放在善于学道者上,从正面解说增进学问的方式。(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5)、材料二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石山上
峻青
篝火,一堆连着一堆,在山脚下燃烧着。
熊熊的火光,撕破了夜的黑幕,照见了篝火后面的敌人的影子。他们有的端着枪在篝火的旁边走来走去,有的在烤火,有的在东倒西歪的睡大觉。熊熊的火光,也照见了山脚下面的乱石纵横的山路,光秃秃的枯树,冻了冰的发光的小溪。一个正在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住了脚步,侧起耳朵听了一下,山坡上面,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在狂风怒吼的树下,他断不定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像洪水冲破了堤岸,又像暴雨横扫着山野。他眯起眼睛,竭力地向那响着声音的地方望去,可是,火光晃着他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他端起枪来,砰砰地向山上打了两枪,山上没有响枪,可是,那声音却还在响着。
当鬼子打枪的时候,宫班长和战士们已经冲到了离火堆不远的地方,他们在水沟沿上的一堆岩石后面停了下来。紧随在他们后面的人群,也都在离火堆稍远一点的地方停了下来。当这些怀着紧张的心情的人们气喘吁吁地收住了脚步的时候,他们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静。在这深沉的寂静中,他们听见了篝火燃烧着的毕剥声,寒风吹着松树的呜呜声,溪水在冰下奔流的叮咚声,饥饿了的战马的嘶鸣声,鬼子们叽哩哇啦的说话声。这寂静在继续的深沉着,扩大着,变成了一种难耐的紧张,在叩击着人们的心。宫班长伏在潮湿的沟沿上,用力地紧贴着地面,把头从枯草中探出来,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面前的火堆,他看见了隐在火堆后面的密集的敌人和那无数枝黑洞洞的枪口,铁似的下颚又剧烈地蠕动起来了。他知道,火光照耀,是非常不利于突围的,他要设法弄熄几处篝火,把这个火网撕破。突然,他的眉毛一扬,迅速地把棉大衣脱了下来,轻轻地砸开了小溪里的薄冰,把棉大衣放在水里浸了一浸,向着大老矫把手一挥,就向火堆那面猛扑过去。大老矫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他看见班长像一道闪电似的窜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湿淋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扑灭了篝火。于是,他端起机枪,就向着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紧接着,南面和北面的战士,也都用手榴弹炸息了山头上的几堆篝火,杀开了一条血路,立刻,寂静的山谷,突然震天动地的沸腾起来了。滚滚的人群,就像一道冲破了堤坝的洪水似的,顺着黑黝黝的山谷,猛烈地倾泻出来了。
敌人被这意外的打击弄昏了,他们慌乱地怪叫着,谩骂着,跌跌撞撞地奔跑着,乱成了一片。大老矫冲出火网外面,把机枪架在一个小山岗上,猛烈地扫射着慌乱的敌人,几天来积压在心底的怒火,此刻总算爆发了。黑洞洞的枪口,在漆黑的夜间,吐出了一串串耀眼的火花,照亮了他的因激动而变红的脸。人群潮水似的在汹涌地倾泻着。
这里是被累年的山洪冲刷成的一道长而深的山谷,它从半山腰里,弯弯曲曲地一直通到山脚下。靠着马石店村的一个放牛老人的指引,班长选择了这样一个好的突围地点。敌人的火网在这里被撕破了一个缺口,潮水似的人群,就像一股汹涌的山洪,顺着弯弯曲曲的深谷,从山腰间直冲下来。深谷两旁高地上的篝火被扑灭了,谷口周围是一片黑暗,虽然在这浓密的黑暗中,仍然闪烁着机枪、步枪射击的火光,但是深谷仍然保障了大部分突围群众的安全。
这时候,敌人已经从突然震惊中清醒过来了,但是,他们的兵力来不及集中,一时间又弄不清突围的确实地点,只有盲目的乱打枪。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砰砰叭叭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呜哩哇啦的喊叫声。
一片大骚动,大喧嚷,好像天要塌下来一般。
然而,在突围的人群中,却是一片坚毅的沉默。除去杂沓而紧张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以外,什么声音都听不见。老头子们咬着牙忍住咳嗽不声不响的往外冲,母亲们用奶头塞住婴儿的嘴不声不响的往外冲,前面的一个倒下了后面的立刻把他背起来不声不响的往外冲。
大老矫继续在射击着,和他在一起的是小张,他们不断地变换着阵地,敌人始终弄不清他们有多少人,有几挺机枪。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们不断地回头向山谷里张望,山谷里乌沉沉的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千万脚步踏着乱石的一片巨大的轰鸣,这声音把大地都震动起来了。从这巨大的脚步声中,他们觉得似乎是他们两人用两双有力的手,在撑住了这个网口,于是,他们感到了一种特别的兴奋。
现在,在他身旁的只有小张一个人,然而,他们并不感到孤单,他们继续在射击着,撑住了网口。
人群,继续从撕破了的网口里,汹涌地向外倾泻。
(选自峻青《马石山上》,有删改)
注:《马石山上》是峻青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写成的。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数千名群众被围困于马石山区。路过此地的八路军胶东军区的 10名战士,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帮助身陷绝境的群众突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着枪“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下来侧耳听了一下,又砰砰打了两枪。体现出战斗打响之前的紧张氛围。
B、“伏”“贴”“探”“凝视”等词语细致刻画了宫班长的沉着冷静,只有准确掌握敌情,才能制定有效的作战方案。
C、大老矫准确领会了班长手势的含义,“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向着敌人猛烈扫射,掩护班长顺利地扑灭了篝火。 D、突围的人们“不声不响的往外冲”,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用“坚毅的沉默”粉碎了敌人的图谋。(2)、文中最后两段多次写到“网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张“网”是鬼子布下的围捕之“网”,控诉着日本鬼子的凶险和罪恶。 B、大老矫和小张不断变换射击阵地,撕开日本鬼子疯狂的阴谋之“网”。 C、在英勇善战的战士和成熟的中国民众面前,杀人网织得再巧再密也属徒劳。 D、从撕破的“网口”里突围,冲出去的不只有群众,也难免有漏网的鬼子。(3)、本文和茹志鹃的《百合花》所讲的故事都发生在战争年代,都表现战火中革命战士特有的青春情怀,但刻画英雄形象的手法不一样。请结合文本情节作概括分析。(4)、文中随着篝火的熊熊燃烧直到完全熄灭,小说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人物形象也逐步展现。请结合文中各处相关内容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社会结构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
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个关系网络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儒家最考究的“人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而后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群己界线从来也是不清不楚的,国也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所以,可以着手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推出来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重新审视费孝通水波纹比喻之后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费孝通心目中的“差序格局”是一种立体多维的结构,既包括横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远近亲疏的“差”,也包含纵向的等级化的“序”。依我看,这个讲究尊卑上下的差序格局靠四个基本机制来维系。
第一,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失衡来维系尊卑大小的差别,而这种不平衡不对称又经由一系列伦理规范而加以合法化。在这个机制下,位在上者比位在下者享有更多的权利,也因此而可以对位在下者施行权力;而位在下者则对位在上者负有更多的义务,特别是服从或听话的义务,同时在权利和权力两方面则处于劣势。例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四伦都体现着这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称不平衡的特点。而当朋友关系发展到结义兄弟时,上尊下卑的不对称机制便会通过“兄弟”一伦的规范而发挥作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后的关系模式以及梁山泊众好汉之间的等级差别便是这方面的例子。
第二,通过对资源的控制来维系尊卑大小的差别。以家庭生活为例,家长通过“家产共有”的方式而使其他成员依附于自己。根据同一逻辑,在帝国时期,皇帝可以随意剥夺其臣民的私有财产,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三,通过非正式的礼俗和正式的法律来惩罚敢于向尊卑上下差序提出挑战的社会成员,并因此而进一步巩固建立在差等之上的秩序。前者如位于下者不可以对位在上者直呼其名;后者如《大清律》规定,杀夫罪要重于杀妻罪,伤害兄长之罪重于伤害幼弟之罪,而辱骂父母的逆子甚至可以判处绞刑。这里,罪行和惩罚之轻重取决于罪犯与受害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以下犯上,自然要罪加一等,因为在私人生活中的犯上往往会埋下在公共生活中作乱的种子。这便是孔子说的:“其为人也孝师,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第四,通过某种制度化的社会流动渠道使许多人得以逐渐或突然提升自己的社会位留,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尊严。这种流动机制在改变个人位置的同时强化了尊卑上下的等级结构本身,因为每一个历尽艰辛爬到上层的人都自然会尽力维护尊卑之差等,以便自己可以充分享受苦尽甜来的满足。这在私人生活中便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的变本加厉:在科举制度中是“十年寒窗苦,终为人上人”式的踌躇满志;在官场上则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迫不及待。
(摘编自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材料三:
当社会急剧转型、农村迅猛发展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从《乡土中国》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这一层面的意义,我们便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上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黄光国在其书《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继承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则分别适用着不同的交际法则——公平法则、人情法则以及需求法则,以此来分析中国人情关系中的游戏规则及其思考过程。这种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是从自己这个中心向外推出去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B、阎云翔认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不仅有横向上的亲疏远近的关系,而且有着纵向上的讲究尊卑上下的等级化特征。 C、阎云翔认为,差序格局中不同等级的权利与义务是失衡的,这种失衡性会经由一定的伦理规范调整加以均衡化。
D、梁治平与费孝通观点相似,他认为传统不只是曾经的过去,也是当下的存在,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 B、材料一用形象化的比喻,阐述“差序格局”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接着论述了这一社会结构格局“推己及人”的联系方式,强调了“克己”成为重要德性的原因。 C、材料二从伦理规范、资源控制、奖惩机制以及社会流动诸方面,阐明讲究尊卑上下等级差异的传统社会结构“差序格局”得以维系的原因。 D、材料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索了《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虽然作者完全否认“差序格局”理论在当代的适用性,但是也有人延续发展了这一理论。(3)、下列《论语》中的语句,和“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的特征表述不一样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其身正,不令而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材料二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说明。 -
18、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社会,网络成为我们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人人都能自由发表言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理性发声?
针对以上文字,请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一天的北京城,②曾经是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开始的。
③“瘦”的叫钟楼、“胖”的叫鼓楼,④它们是古代北京的报时台。⑤时辰更替之际,⑥人们总是先闻鼓声,⑦绵延108响的钟声随后被撞了出来。
从鼓楼往地安门方向,赶街人的双脚,( 甲 )。万宁桥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桥下 A的大运河水,在西侧屯居成为一个叫什刹海的湖,这个湖,赋予一座伟大城市生息起居的灵动之气,滋养着中轴线上的灵秀之美。
有水必然有山。山水之间的诗意组合,昭示出北京中轴线对大自然的谦恭情怀。
从地安门往南走,是皇家御苑景山。从山脚到山顶,有庄严的殿,闲适的阁,飞动的亭,静心的庙。
站在山顶上的万春亭,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呈现的北京之美,尽收眼底。半城宫墙半城树,一色江山满人间。中轴线上一脉相连、左右对称的各类建筑,高低起伏、 B 。许多挺拔的城楼,相互瞭望地矗立在苍穹之下,即便穿越过历史的风烟,仍旧那样安详、稳重。这大概就是北京城独特的“壮美秩序”。
大美中轴,美在何处?美在建筑,美在景观;美在布局,美在节奏;美在历史,美在文化;美在城市的品格,( 乙 ),美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谐。
(1)、文中第一、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在表述或标点上存在着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序号:修改为:。
序号:修改为:。
(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甲乙。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A:B:。
(4)、请另选城市或景点,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完整,使用与画线句相同的修辞手法,表达流畅。(5)、文中加点的“瞭望”一词,有人说使用错误,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家史采访活动中,爷爷回忆幼年境况时,用《陈情表》中的“ , ”来形容外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亲戚、家里也无人照看门户的情形。(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界非凡,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意境相似。(3)、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春”与“秋”,是最好的两个季节,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也把“春”与“秋”同时吟进了诗词里,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