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小明同学在帮助老师处理实验室固体废弃物时,对其中一包固体废弃物很感兴趣,这包固体废弃物可能由木炭粉、铁粉、氧化铜、碳酸钾、硝酸钡、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科学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HCO3的水溶液显碱性;NaHCO3+NaOH=Na2CO3+H2O

    【实验探究】

    步骤I: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甲。

    步骤II: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B。

    步骤III:取干燥后的滤渣甲用磁铁完全吸引得到固体乙,称量剩余滤渣,其质量为10g , 然后向剩余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无气体产生,滤渣完全溶解,得到溶液C。

    步骤IV:将固体乙加入到溶液C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干燥,得到干燥固体丙。

    【实验分析】

    (1)、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若向滤液A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3)、步骤II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
    (4)、若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5)、由以上实验可知,原固体废弃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将气体从导管口(填“b”或“c”)通入。
    (4)、已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应将气体从导管口(填“b”或“c”)通入。
  • 3、下图为氟、钠和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3)、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对水消毒是处理饮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为自由氯,而自由氯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副产物三氯甲烷CHCl3。二氧化氯ClO2不与水中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在控制CHCl3生成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工艺可有效控制毒副产物CH4Cl3的生成。

    自来水厂常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制备ClO2 , 然后将ClO2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ClO2受热、见光易分解。

    (1)、ClO2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结合本文,你对保存ClO2的建议是且放在阴凉处保存。
  • 5、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现有三种物质:A.氧气   B.金刚石   C.氯化钾,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①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②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③可用作钾肥的是

    (2)、石墨、活性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的用途可以是

    A.用于制铅笔芯

    B.用作电极

    C.用于切割大理石

    ②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其(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 6、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校兴趣小组开展了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探究活动。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化学式)。
    (2)、下列做法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C、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 7、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水
    (2)、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8、如图为KNO3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时,KNO3NH4Cl的溶解度相同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H4Cl溶液 C、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NH4Cl中混有的少量KNO3 D、分别将等质量的50℃的KNO3NH4Cl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NH4Cl的质量
  • 9、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10、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并列”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纯净物

    酸溶液

    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

    Y

    混合物

    酸性溶液

    浓溶液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B、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C、服用含AlOH3的药物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等症状 D、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比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 1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中有2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0:3
  • 13、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用于工业炼铁。已知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FeC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2 C、+2 D、+3
  • 14、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NaCl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溶液序号

    资料卡片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5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

    NaCl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0的溶液是
    A、 B、 C、 D、
    (2)、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5.7% B、6.0% C、6.4% D、13.8%
    (3)、下列关于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 C、将④加热至50℃,溶质的质量变大 D、向④中加NaCl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15、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铈的原子序数为58 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140.1g C、铈属于金属元素 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 16、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下列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A、空易拉罐 B、空矿泉水瓶 C、香蕉皮 D、废旧报纸
  • 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裁剪窗花 B、酒精挥发 C、镁条燃烧 D、干冰升华
  • 18、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小嘉同学用1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现,若注入H2O2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剧烈而引发事故。请你帮小嘉从如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O2发生装置,要求能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填标号)。 请写出实验室中H2O2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了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外,还可以改变反应其他条件,以控制反应速率,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编号

    15%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催化剂及用量

    加入水体积/mL

    收集20mL氧气所需时间

    a

    50

    20℃

    1g MnO2

    50

    t1

    b

    50

    20℃

    1g FeCl3

    50

    t2

    c

    50

    20℃

    1g CuCl2

    50

    t3

    d

    30

    20℃

    1g MnO2

    70

    t4

    e

    10

    20℃

    1g MnO2

    V

    t5

    f

    50

    30℃

    1g   X

    50

    t6

    (2)实验a、d、e用于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e组实验过氧化氢溶液初始浓度为。(15%H2O2溶液密度取1.0g/cm3)

    (3)实验测得t1<t2<t3 , 则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已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且实验测得t1<t2<t6<t3则该小组使用的催化剂X为(选填“MnO2”,“FeCl3”,“CuCl2”)

    (5)b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少量红褐色固体,查阅资料可知:该固体是氯化铁与水反应生成的无催化活性的氢氧化铁固体。据此小组预测:可以往b组实验中滴加少量稀盐酸以提高b组实验的反应速率,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6)Cu2+属于重金属离子,常用铁粉置换成铜单质,上述实验需g铁粉来回收全部Cu2+。(精确到0.1g)

  • 19、

    我国运城盐湖(湖水富含NaClNa2SO4)地区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治畦、利用日光晒盐的地方。当地开创的“垦畦浇晒”产盐法,发展成熟于隋唐时期,至今仍在沿用。“垦畦浇晒”的工艺流程见图1,NaClNa2SO4的溶解度曲线见图2。

    Ⅰ.古法制盐分析

    (1)古代劳动人民利用盐湖水“晒”盐的原理是结晶。

    (2)当蒸发畦中的盐湖水变得“模糊”时,工人将盐湖水经沟渠引入结晶畦,为防止泥沙等杂质进入结晶畦,工人会在沟渠不同位置设置多个表面带有许多小孔的盐板,这一过程称为“过箩”除杂,“过箩”除杂与实验室中的操作原理相似。

    (3)该工艺最终所得卤水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4)当气温较低时,所制得的粗盐中Na2SO4含量较高,这是因为。为除去粗盐中的Na2SO4 , 可使用溶液对粗盐进行淋洗。

    Ⅱ.实验室制盐

    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取某区域的盐湖水样品(主要含Na2SO4NaCl及少量MgSO4CaSO4),他们从中获取NaClNa2SO4的主要过程如下:

    (5)除Mg2+、Ca2+所用的试剂分别为

    (6)将“溶液A”在80℃蒸发浓缩,至有少量固体析出。小华同学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析出的少量固体是NaCl , 但检验后却发现是Na2SO4。请作出合理解释

    (7)小华同学停止蒸发浓缩,经、过滤得到大量Na2SO4固体及母液。后续从母液中获取NaCl固体。

  • 20、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性质和应用

    (1)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良好的性。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反应。

    (3)铁锈中一定含有Fe2O3 , 可能含FeCO3 , 在某铁锈样品中加入(填操作及现象),证明不含FeCO3

    (二)钢铁的冶炼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4)将铁矿石和煤捣碎的目的是

    (5)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填名称)元素的含量。

    (三)CH4还原Fe2O3的探究

    【资料】

    CH4也具有还原性,能与Fe2O3反应生成CO2H2O和铁单质或铁的氧化物。

    ②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48.0gFe2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对反应及产物等作探究。

    (6)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CH4 ,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H4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

    (7)反应后装置B、C增加的质量比为

    (8)控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继续通CH4至冷却,A中剩余固体35.2g为Fe和FeO的混合物。则剩余固体中FeO的质量为g。

上一页 427 428 429 430 4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