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取及其性质检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择C装置作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收集选用装置________。
(3)用进行性质检验

A.图2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实验中观察到A中紫色石蕊布条不变色,B中紫色石蕊布条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
②C中可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B.图3装置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试管中的盐酸倒入盛有大理石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天平指针会向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Ⅱ.“水草培育”气肥自动补充器,如图4所示。

(4)设计原理:采用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补充气肥 , 水草需要吸收气肥进行________作用。
(5)动手制作:使用时,将导管放入水草培育缸,调节输液调节器,控制输液袋中溶液的________,导管末端连接多孔玻璃泡的作用是________。
-
2、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
氢内燃车: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据测算,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
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提取。
太阳能汽车:以太阳能电池驱动,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依据图可知,镍氢电池优于锂电池的性能指标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依据图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铝空电池提供的能量密度最大
b.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
c.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
(4)、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但氢能目前还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原因有(答一点即可)。(5)、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硅和过量的焦炭高温条件下进行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如图蕴含了古代净水、酿酒中的原理。
(1)、“水为食之先”,《熠石篇》中介绍了用明矾使河水变得清澈的技术。明矾中所含铝离子的符号是 , 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性。(2)、净化后的水用于酿酒,《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①在甑桶中的粮食加入酒曲,发酵酿酒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在灶内燃烧木材时,为使燃烧更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是。将酒糟放入甄桶中,加热一段时间后,酒坛中收集到清澈的酒精,此法叫(填“过滤”或“蒸馏”)。
③“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④在实验室常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温度/℃
体积
浓度/%
①
5
5
—
20
②
5
5
二氧化锰粉末
20
③
5
5
二氧化锰粉末
40
④
5
5
氧化铁粉末
20
⑤
5
10
二氧化锰粉末
20
A、①⑤探究有无催化剂的影响 B、②③探究反应温度的影响 C、③⑤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影响 D、④⑤探究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5、中科院团队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一种固体催化剂)可合成氨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B、b的化学式为 C、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 -
6、“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纱布包裹佐料炖肉
利用了过滤的原理
B
用糯米酿制米酒
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
C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D
用电吹风热风档快速吹干湿衣服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A、A B、B C、C D、D -
7、色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氮原子个数比为 B、含有27个原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由四种元素组成
-
8、下图为碳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类别—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是金刚石 B、可以是高温条件下和碳发生反应 C、d可能是碳酸钙 D、发生化合反应 -
9、市场上有很多“富硒产品”,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信息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硒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 D、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0、《清顶香茶》中记载:“日出卧龙日暮色,月生青顶月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煮茶时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B、分子的总数增大 C、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D、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A、 B、 C、 D、
-
12、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检验氢气纯度
C、过滤
D、移走蒸发皿
-
13、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收藏了许多革命文物,有草鞋、彩陶罐、石雕方砚、木板漆画等,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编织草鞋
B.烧制陶罐


C.雕刻石器
D.锯断木板
A、A B、B C、C D、D -
14、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核雕
B.剪窗花
C.酿酒
D.缝制刺绣扇子
A、A B、B C、C D、D -
15、2025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发展光伏发电 B、教科书循环使用 C、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D、夏天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低
-
1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了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1)、小明将石灰石磨成粉末,发现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原因是。(2)、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多少克碳酸钙。________
-
17、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一)测定溶液pH的方法
(1)小刚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试纸测的变化如图1所示,横坐标是表示滴加溶液的体积,滴加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二)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由图2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三)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小明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明同学继续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和猜想三:有和
(3)小林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
(4)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加入干净的铁丝
实验现象
________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相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18、习总书记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者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这也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关于二氧化碳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将干燥的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1)、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看到烧杯中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1)、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2)、向装置A中的锥形瓶中装入锌粒,从分液漏斗中滴入稀硫酸,可用于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若用装置C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填“a””或“b”)端通入,从另一端排出。(4)、实验室制取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从D—G中选填装置序号)。 -
20、工业上可利用物料循环的方法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I的名称是。(2)、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