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所有原子数目不变 D、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
2、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图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属于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符号为P C、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蒸发结晶 B、
添加固体 C、
量取液体 D、
测定溶液pH
-
5、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你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6、
市面上有一种新兴的纸——石头纸,这种纸不易撕破,防水防油且无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这种石头纸是否耐酸腐蚀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探究石头纸与稀盐酸的反应
【查阅资料】
Ⅰ.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一般为80%左右,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一般为50%~75%。碳酸钙在高温下可以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Ⅱ.石头纸表面还存在一种由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涂层,该有机涂层有可燃性。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将石头纸剪碎后放入小烧杯中,倒入5mL稀盐酸浸没石头纸,并没有观察到石头纸表面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为什么石头纸浸入稀盐酸中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
【做出猜想】
(1)猜想一:可能是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猜想二:可能是稀盐酸的浓度太小。
猜想三:可能是。
【分析讨论】根据上述资料,排除了猜想一的可能性。为了验证其他猜想是否正确,小贝同学决定继续按如下步骤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1:取2g大理石于试管中,倒入5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迅速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固体表面均产生气泡,
步骤2:用坩埚钳夹持石头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移到陶土网上方,待火焰熄灭后,取2g灰烬放入试管中,倒入5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迅速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实验结论】
(3)综上分析,猜想成立。
【反思总结】石头纸因表面的有机涂层耐酸腐蚀,使用时应注意远离火源。
任务二: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
【设计实验】
小斯同学设计图甲实验装置:称取一定质量的石头纸,将灼烧后的灰烬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碳酸钙的含量。
小特同学设计图乙实验装置:利用数字化实验直接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再转换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碳酸钙的含量。
【分析讨论】
(4)图甲中水面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根据图乙的数据,计算出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61.4%,低于查找资料中的80%,若不考虑仪器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 , 他另取少量的石头纸灰烬于烧杯中,(将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最终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正确。
-
7、小贝同学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仪器有②③⑦⑧(填序号),检验氧气的方法是。(2)、若用二氧化锰、H2O2溶液和装置甲制取氧气,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实验后,为了进一步回收二氧化锰,可将反应后的物质(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
-
8、
2025年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完成下面小题。
I.团队开发了一种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可以用注射的方式补充电池中的锂离子。
(1)锂(Li)原子(填“失去”或“得到”)一个电子变成锂离子(Li+)。
(2)电动汽车中常用到锂电池。电动汽车代替燃气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锂电池的一种电极材料,磷酸亚铁锂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
II.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碳酸锂,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4)写出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滤液Ⅱ中含有的溶质除少量碳酸锂外,还有(写一种)。
(6)在洗涤槽中,使用热水洗涤滤渣的原因是。
-
9、苏打水可以调节酸碱平衡,但过量饮用可能导致碱中毒。(1)、苏打水中的溶质为小苏打(NaHCO3),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3)、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20℃时,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写一种)。
-
10、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我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笔:笔头是毛笔的核心部分,由多根毛发或聚酯纤维等束成。其中聚酯纤维属于(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2)、墨:《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松木灼烧得到松烟(炭黑),松烟由松木(填“充分”或“不充分”)燃烧形成。(3)、砚:砚为研墨的工具,通常由石、泥、玉、青瓷、紫砂等多种材质制成。氧化铁是青瓷砚的着色剂,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
11、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际领先!我国乙二醇绿色化生产再进一步
2024年10月17日,我国科研团队开发的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技术中试成功,将助力推进乙二醇绿色化生产。
乙二醇的化学式为(CH2OH)2 , 它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凝固点是-12.9℃,有毒,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乙二醇可作防冻剂,在涤纶纤维、涂料等产品生产中应用广泛。传统方法生产乙二醇主要以石油、乙烯或煤炭为原料,存在原料不可再生、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能耗高等缺点。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作为原料,是发展乙二醇绿色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方向,可降低对石油和煤炭的消耗,并减少碳排放。
(1)、写出乙二醇的一条物理性质。(2)、乙二醇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与传统方法相比,其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
12、在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跨学科实践活动后,小明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合理的垃圾分类、有效的垃圾回收与利用必不可少。完成下面小题。(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属于有害垃圾的是A、矿泉水瓶 B、过期药品 C、果皮 D、废纸盒(2)、下列回收废旧金属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破碎机将大块金属变小 B、用稀硫酸长时间浸泡铁钉,除去表面的铁锈 C、用碱溶液除去铜表面的油脂 D、从汽车用过的铅酸蓄电池中回收铅(3)、易拉罐的主要材质为铝和马口铁(镀锡钢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鉴别铝和马口铁 B、铝质易拉罐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C、回收利用易拉罐既能节约金属资源,又能节约能源 D、将回收的铝质易拉罐再加工可得到铝锭
-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B、维生素C可作为补药长期大量服用 C、KNO3属于复合肥料 D、炉具清洁剂和厕所清洁剂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
14、医疗上常根据人的生理需求配制溶液。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 B、生理盐水 C、眼药水 D、硫酸钡悬浊液
-
15、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反应生成20g水 B、元素观:酸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转化观:一定条件下,氢氧化钙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钠 D、微粒观:铁由铁分子构成
-
16、微观示意图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对于如图所示的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除去硫酸中的盐酸,可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17、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改变 C、没有催化剂,石油化工生产的相关化学反应就不会发生 D、催化剂不可以回收利用
-
18、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有金属光泽和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B、金刚石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C、CO、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CO、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9、如图是硫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物质a为白色固体 B、常温下,物质b有刺激性气味 C、实验室常用物质c的稀溶液作干燥剂 D、物质d可能是Na2S
-
20、202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有CO、CO2、SO2等 B、利用煤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制得焦炭 C、工业生产中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D、炼焦工业中使用脱硫装置,可减缓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