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锌粒
B、加热液体
C、添加酒精
D、过滤
-
2、下列各项中,体现铁的化学性质的叙述是A、铁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B、铁在时能够熔化成液体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熔化的铁在模具中可铸成铁器
-
3、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氧化铜与碳粉的反应实验,并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资料】反应过程中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CO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成气体的成分作如下猜想:①只有二氧化碳;
②只有一氧化碳;
③。
(2)、写出猜想①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观察到装置B、D、E中都有明显的变化发生,说明猜想 成立,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组分析讨论后认为:CO可能是反应生成的CO2和过量的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装置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反应停止,待A装置中玻璃管冷却后倒出固体残留物,其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 。 -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1)、仪器X的名称为。(2)、实验室运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作为药品,制取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时,各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名称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
5、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是。
①玻璃刀 ②铅笔芯 ③钻探机的钻头 ④干电池的电极
(2)、二氧化碳是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请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X的化学式为(填化学式)。 -
6、小明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整理,其中X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X的化学式为。(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④的实验现象是。(4)、由反应②可知,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
-
7、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物质或微粒的符号:(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炭不完全燃烧后的产物。(3)、镁离子。(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8、在化学反应中,已知25克A与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当反应有6克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A、10g B、5g C、25g D、20g
-
9、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C表示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描述不正确的是A、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B、镓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GaCl3 C、图C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D、镓属于金属元素且和B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10、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单质 B、该反应中A、B、C的分子个数比为1:2:3 C、反应后,反应物A有剩余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
11、图甲为供氧器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防止输出氧气的管道堵塞,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B、制氧剂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加湿过滤仓中水的作用是控制反应速率 D、图乙用作加湿过滤仓时,b管与病人相连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氧气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 C、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13、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的是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碳 D、臭氧
-
14、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 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试剂的气味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 D、实验后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
15、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有三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固体质量减少,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
16、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请回答以下问题:(1)、碳酸钙中钙、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若实验测得某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则100g该贝壳中钙元素的质量相当于多少克氧化钙(CaO)中含有的钙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17、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洁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氯化铁。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通过压强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及数据记录】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36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1)、由实验2和(填实验序号)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由实验3,4,5比较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2)、写出实验3反应的符号表达式。(3)、小明认为:不采用压强传感器,还可用100mL量筒、水、秒表、集气瓶等,通过测量 , 也可判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快慢。(4)、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填一种) -
18、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回答:(1)、图中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应在导管口时开始收集。若用F装置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中水未装满(填“会”或“不会”)影响测量结果。(3)、乙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电石与水反应来制取乙炔,则发生装置可选(填字母),若用D收集乙炔,则气体应从(填“b”或“c”)端进。
-
19、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反应,如图1所示。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用燃着的木条去点气泡,发现气泡能被点着,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课上老师利用水电解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在水电解器中加入的水溶液,至充满管A和B(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如图2所示,请回答。(1)、水蒸气与铁粉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实验过程中,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说明。(3)、水电解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管A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4)、有关图2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水中加入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B、该实验能验证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D、该过程中分子未改变,改变的是原子种类
-
20、6G融通世界,携手共创未来,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于4月16日在南京召开。硅(Si)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1)、硅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图1中硅元素位于第周期。(3)、图2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4)、B与C所对应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