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持测定铟、铱、锑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是A、汤姆孙 B、卢瑟福 C、道尔顿 D、张青莲
-
2、物质的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中含有不同种分子的是A、液氧 B、四氧化三铁 C、高锰酸钾 D、白酒
-
3、科学家将液氮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下列有关液氮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氮由氮原子构成 B、分离液态空气时液氮分子没变成其它分子 C、液氮由氮元素组成 D、超导材料在液氮的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
4、下列符号表示意义最多的是A、O B、 C、 D、
-
5、健康人的头发每克约含铁130mg、锌167~172mg、硼7mg等。这里铁、锌、硼是指A、原子 B、元素 C、单质 D、金属
-
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分子可分的是A、蜡烛燃烧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C、碘的升华 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
7、常温下,向盛有50gK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说明:KCl溶液早中性)(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g。(2)、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精确到0.1%)。
-
8、
小桂同学家里承包了一块土地,准备种植特色农产品甘蔗。由于担心该地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合种植甘蔗,特邀请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甘蔗适宜在pH范围是6.1-7.7的土壤中生长。植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大量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任务一:探究甘蔗长势不好的原因
【提出猜想】
猜想一:土壤酸性较强
猜想二:土壤碱性较强
【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测量结果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农田里三份不同位置的土样,干燥后分别与蒸馏水按一定质量比在三个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试样1:pH=4
试样2:pH=5
试样3:pH=4
猜想________正确。
步骤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三个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滴加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任务二:探究土壤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原因
【调查分析】
(2)经调查,该土地之前的承包者为使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生长茂盛,施用了大量化肥硫酸铵,于是推测土壤的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肥料硫酸铵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A. 磷肥 B. 钾肥 C. 氮肥 D. 复合肥 【设计实验】
(3)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土壤含有硫酸铵
步骤②:取“任务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
有________生成
【实验结论】
(4)土壤中含有硫酸铵,猜想成立,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任务三:探究化肥的作用
【信息检索】几种化肥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能使土壤呈酸性的肥料有硫酸铵、过磷酸钙;使土壤呈碱性的肥料有氨水、碳酸铵、钙镁磷肥;
能使土壤呈中性的肥料有碳酸氢铵、硫酸钾。
【交流研讨】
(5)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建议向该甘蔗田施加碳酸铵。向田中施加碳酸铵的作用为________。【总结提升】
(6)任务完成后,经过本次项目式探究,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但对土壤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产生了争执,请你选择你支持的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________。 -
9、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以下常用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为。(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正确连接的顺序是(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碳酸钡(BaCO3)用于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业上以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下图,已知:焙烧温度为1000-1200℃,BaS易于水。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的名称是;(2)、重晶石进入“焙烧”前需粉碎的目的是;(3)、BaSO4又名“钡白”,B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焙烧”时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若重晶石原料中含93.2%BaSO4 , 理论上100t的重晶石可制得BaCO3的质量是。
-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1 H
氢
1.008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He
氦
4.003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0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第三周期中金属元素有(填元素符号);(3)、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叫做族,分为主族、副族、VII获和0族。主族用字母“A”来表示。共有七个主族,依次用IA族、IIA族、IIIA族、IVA族、VA以族、VIA族、VII A族表示。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①甲同学研究了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提出将氦元素放在第IIA族,甲同学的依据是;乙同学进行了反驳,认为氦元素属于0族元素的一种,乙同学的依据是。
②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你分析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族。
-
12、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生产生活中铁、铝及其合金制品随处可见。(1)、常见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
①常温下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②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可与废弃易拉罐作为同一类投放的是(填字母序号)。
A.废旧电池B.废弃口罩C.厨余垃圾D.废旧铁锅
(2)、①金属锈蚀造成浪费。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将铁粉加入盛有Zn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据此判断,滤渣中含有(写化学式,下同);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13、我国提出要在2026年达到“碳平衡”的要求,“碳平衡"是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实现“碳平衡”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更大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潮汐能、太阳能、(列举一种即可)的发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2)、转变能源结构,采取技术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如将工厂废气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②为实现“碳平衡”,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填字母序号)。
A.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
B.节约纸张,保护森林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
14、请在A~E五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聚四氟乙烯B.氢气C.熟石灰D.煤E.石蕊F.石墨
(1)、属于化石燃料的是;(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4)、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5)、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6)、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
15、取一定质量CaCl2与盐酸混合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A、溶液的pH B、烧杯中固体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H+ B、H+、Ag+、、 C、Na+、Ca2+、、 D、Na+、Mg2+、Al3+、Cl-
-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
-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将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
1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B、利用金刚石裁玻璃 C、CO2和CO都有毒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
20、下列各组物质中,俗称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消石灰—CaO B、水银—Ag C、苛性钠—NaOH D、苏打—NaO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