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化学老师告诉我们,生活处处有化学,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吧。
    (1)、今天妈妈准备的早餐中有牛奶,牛奶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填六大营养素),同时还补充了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填化学符号)。
    (2)、在厨房的料理台上有一瓶食醋,它和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食醋中含有(填化学符号)。
  • 3、初三化学学习中,同学们学过很多的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我们可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生活中铁制品生锈,我们可以用盐酸除锈,写出化学方程式:
  • 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当前,全球疫情依然严峻,过氧乙酸(CH3COOOH)作为一种消毒剂,在新冠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除过氧乙酸外,酒精、NaClO等也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点即可)。
    (2)、乙醇,俗称酒精,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消毒剂。在配制溶液时将75mL酒精和25mL水混合时,发现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
    (3)、市场销售的“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NaClO),其中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5、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小木条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C

    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

    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

    D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 6、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守恒观

    B.能量观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

    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②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C.微粒现

    D.分类观

    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氯化钠是由原子构成的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A、A B、B C、C D、D
  • 7、新冠疫情时,部分患者出现发烧症状。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它的化学式为C13H18O2 , 有关布洛芬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布洛芬是氧化物 B、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 C、布洛芬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8、棉花地里的棉花因为缺氮导致叶片发黄,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A、K2SO4 B、NH4NO3 C、Ca(H2PO4)2 D、CaCO3
  • 9、下列生活经验没有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 10、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钢制单杠 B、塑胶跑道 C、排球 D、尼龙跳绳
  • 11、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U型管内左边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 12、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取暖时在屋里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 C、杜绝吃含有任何添加剂的食品 D、燃放烟花爆竹易产生SO2等空气污染物
  • 13、我国有约3.4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适宜种植耐盐碱水稻土地的pH为8.8~9.2,呈碱性。下列溶液也呈碱性的是
    A、小苏打溶液 B、食盐水 C、柠檬酸溶液 D、白醋
  • 14、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内,都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    B、    C、    D、   
  • 15、2023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的水虽多,但仍存在很大的淡水危机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煮沸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 1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存放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称量氢氧化钠
  • 17、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融化 B、花香四溢 C、铁钉生锈 D、海水晒盐
  • 18、取40g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将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倒入其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整数部分)
  • 19、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若将B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一种即可)。
    (3)、若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中,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

    (4)、实验室若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B→→F,验满的方法是
    (5)、同学们在体育考试中,做引体向上时,将“镁粉”抹在手掌上以增大摩擦力。“镁粉”到底是什么物质呢?与老师交流后,了解到“镁粉”【化学式可表示为Mgx(OH)yCO3】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白色固体,分解产物全部是氧化物。为了确定“镁粉”的化学式,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定量探究:

    【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

    ①依次连接装置A→D→C,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加入14.2g“镁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D装置增重1.8g,C装置增重4.4g(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不考虑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同学们通过分析计算,最终确定“镁粉”的化学式为

  • 20、已知A为黑色固体物质,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常温下C、F均为无色气体。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反应①中A的作用
    (2)、反应②的反应条件;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个F→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写出能实现G→F的化学方程式
上一页 571 572 573 574 5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