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处理废水,达标排放 C、随意开采,破坏植被 D、焚烧垃圾,净化环境
  • 2、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3、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NH3 B、N2 C、NO2 D、NO
  • 4、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B、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C、锌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5、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Cl-35.5)

    A、C+O2__CO2 B、2CO+O2__2CO2 C、H2+Cl2__2HCl D、2H2+O2__2H2O
  • 6、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食物腐烂变质——分子的种类不变,但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B、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C、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空气、液氧 B、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C、氮气、二氧化碳 D、河水、澄清石灰冰
  • 9、实验时应细致观察、准确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有关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产生了白色固体 C、生成了MgO2 D、放出大量的热
  • 10、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泥水 B、点燃酒精灯 C、连接仪器 D、制取装馏水
  • 11、长沙有许多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下列非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官烧陶 B、菊花石雕 C、民间剪纸 D、线刺湘绣
  • 12、对于有中风史或60岁及以上且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摄入低钠盐发生中风、重大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均低于普通盐,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中碳、氢、氧、钠原子的个数比是
    (2)、苹果酸钠盐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苹果酸钠盐(C4H5O5Na)相对分子质量是
    (4)、苹果酸钠盐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5)、若某病人每天食用6.24g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为g
  • 13、为了实现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保证空间站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中国研制出了“超级净水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水电解系统中发生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水电解时常常加入氢氧化钠等物质的目的是为了
    (2)、在水净化系统②中使用了类似于滤纸的反渗透膜,它能让水分子、氧分子穿过,这个过程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 若要在实验室实现这一步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要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选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性。
    (3)、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做了一个实验:在“水球演示”中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变成大水球,加上颜料后,变成蓝色水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
    A、在太空中水分子不能运动 B、在太空中分子间也有间隔 C、在太空中水不能溶解颜料 D、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变成大水球,说明水分子本身变大
    (4)、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①中产生的氢气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会反应生成水和A物质,A物质中一定还有(填“氢元素”、“氧元素”或“碳元素”)
  • 14、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十三中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的组成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用燃烧法探究水的组成

    (1)点燃氢气前先要 , 然后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气体(如图甲所示),观察到火焰呈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水雾出现且烧杯外壁发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活动二】用电解法探究水的组成

    该兴趣小组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氢氧化钠),再接通直流电源。

    (2)实验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然后又用合理的方法检验了负极产生的气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继续探究】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改变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记录如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

    电压

    反应时间

    6V

    9V

    12V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实验结论】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电压和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不选择6V以下电压的原因是

    (4)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写一条)。

  • 15、

    基础实验

    ⅰ、制取O2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现要收集O2进行硫燃烧的实验(如图2),最好选用收集装置(填字母)。

    ⅱ、O2的性质实验

    (2)

    操作

    现象

    结论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填字母)

    a.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产生大量白烟

    c.发出淡蓝色火焰

    d.发出蓝紫色火焰

    O2能支持燃烧。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跨学科实践

    图3是家用“氧立得”化学制氧器的原理示意图,十三中化学兴趣小组尝试用“氧立得”制O2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制氧气原理:将过碳酸钠固体(Na2CO33H2O2)和二氧化锰粉末加入水中,过碳酸钠溶于水后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Na2CO33H2O2Na2CO3+H2O2;生成的H2O2发生反应制得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提升】

    (4)某“氧立得”部分使用说明如下表所示,其中A剂、B剂的成分是过碳酸钠或二氧化锰。则A剂的成分为(填“过碳酸钠”或“二氧化锰”)。

     

    A

    B

    平均供氧速率(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

    适用情况

    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

    保健吸氧

    配方二

    2袋

    1袋

    500

    25

    一般缺氧

  • 16、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且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得多。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看,臭氧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臭氧(填“属于”或“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 O3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大气中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出现空洞,它会引起(填字母序号)。

    A.光合作用增加             B.动物生长的更好

    C.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D.太阳照射时间长

    (4)、生活中可采取______(填字母序号)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使用无氟冰箱 C、减少CONO等气体的排出
  • 17、①和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F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氟的原子序数为
    (2)、图中A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m的值为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其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3)、CE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其中C所对应的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4)、图中CD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5)、氨气作为燃料电池和内燃机常用的燃料,具有节能环保、易存储等优点。如图是氨气(NH3)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②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甲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化学反应类型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A、A B、B C、C D、D
  • 19、利用加热高锰酸钾与排水法制取氧气的先后顺序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B、给物质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收满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再盖住玻璃片 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 2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2 B、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O22 C、氢氧化钡的化学式:BaOH2 D、两个氮原子:N2
上一页 467 468 469 470 4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