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时,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根据“夏天晒盐 , 冬天捞碱”推知,曲线甲是的溶解度曲线 D、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活动设计不合理的是A、用碳素墨水书写需长期保存的文件 B、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C、将盛放肉类的包装袋抽成真空状态保存 D、用灼烧法区分真丝和人造丝
-
3、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C、图中x=8 D、钼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 B、可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明矾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
5、下列场所,张贴的标志不正确的是A、
洗手池 B、
浓硫酸储罐 C、
酒精运输车 D、
加油站
-
6、火柴燃烧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划火柴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由此推测火柴的原料可能有A、硫粉 B、二氧化锰 C、铜粉 D、木炭
-
7、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下列物质的微观粒子是分子的是A、氯化钠 B、汞 C、液氧 D、氖气
-
8、无人机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下列制作无人机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玻璃 B、铝合金 C、塑料 D、碳纤维
-
9、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带领团队研发了稀土分离技术,使我国他自主分离稀土产品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徐光宪 C、屠呦呦 D、道尔顿
-
10、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双面使用纸张 B、推广化石能源 C、分类投放垃圾 D、乘坐公共交通
-
1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蚕丝织布 B、甲骨刻字 C、楠木制舟 D、黏土烧陶
-
12、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葡萄糖(C6H12O6)的全人工合成,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 B、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D、该合成过程还需要含氢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
13、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 B、节约用水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使用节能家电
-
14、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超薄的光学晶体——菱方氮化硼晶体。氮化硼()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
15、某学习小组利用图1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实验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由图可知,实验中先推的是注射器a的活塞 C、m点之后的压强变大主要是因为反应放热所致 D、pq段过程中三颈烧瓶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 B、 C、 D、2O
-
17、“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描述。“雨水”之后降雨量增多。从分子角度看水蒸气形成雨滴的过程中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间隔变小 C、水分子不断运动 D、水分子质量变大
-
18、“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可燃性
B
晾晒衣服,湿衣变干
分子不断运动
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向煤炉扇风
加快空气流通,提供充足氧气
A、A B、B C、C D、D -
19、
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发现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产生了气体,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1)猜想一:该气体是CO2;猜想二:该气体是SO2;猜想三:该气体是。
【查阅资料】
①SO2能与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②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设计】
【现象与分析】
(2)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CO2。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
(3)若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4)有同学认为,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产物中,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理由是。
-
20、实验室常用下列A、B、C装置制取气体,D、E、F装置收集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下同)。(3)、用锌粒和稀硫酸作原料制取氢气,可选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与B相比,装置C的优点为。(4)、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固体和CaO固体)的固体混合物作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较纯净的CH4 ,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