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毛笔是中国独有的发明。随着社会发展,制作毛笔笔头的材料不断变迁,下列其制作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蚕蛹蛋白丝 B、钛镍合金丝 C、聚酯纤维 D、碳纳米管纤维
-
2、下列图标与如图所示实验无关的是A、
用电 B、
护目镜 C、
热烫 D、
明火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H+ B、H C、2H D、H2
-
4、下面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 B、牛奶 C、牙膏水 D、肥皂水
-
5、“霓虹灯火照天明,夜色街头气象新。” 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可能是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空气
-
6、
某兴趣小组阅读课外资料时,了解到钡餐是一种造影剂,在X光照射下显示胃肠道有无病变。常见的钡餐是难溶于水的药用硫酸钡,对人体无害,但是可溶性钡盐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提出问题I】碳酸钡也是难溶于水的钡盐,是否能做胃肠道检查的钡餐?
【实验I】在实验室中模拟碳酸钡与胃酸主要成分的反应,如下图。
【表达交流I】
(1)试管内有无色气泡冒出,固体逐渐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因此医疗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
【提出问题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猜想二: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实验Ⅱ】
(2)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并进行如下的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向试管a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________
有氯化银生成
②
向试管b中滴加(4)________
溶液显红色
溶液显酸性
【表达交流Ⅱ】
(3)若只做①,不能证明猜想二成立,因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通过①、②分析:猜想二成立。
【反思拓展】
I.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Ⅱ.若不小心误食可溶性钡盐,急救的方法之一是用某稀溶液洗胃,以除去重金属
(4)下列物质可用于急救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 B. 溶液 C. 稀 -
7、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研制出抗疟药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琥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衍生抗疟药,下列关于青蒿琥酯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该物质由55个原子构成
-
8、某种手机电路板主要含有Fe、Cu、Ag、Ni(镍)等金属及非金属基材,某工厂回收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已知:
(1)、电路板热风处理的目的。(2)、操作①的名称是。(3)、滤液①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Ni2+和(填离子符号)。(4)、生成滤渣 Ni的化学反应方程为。(5)、滤液②中滴加NaOH,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6)、滤液③中的溶质是。(7)、滤液④中的溶质为。(8)、最后步骤⑤中如何分离滤渣 Cu、Fe?。 -
9、
铁制品容易生锈,但将铁加热熔入金属铬,可制成不锈钢。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比较铬、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阅资料】铬是一种抗腐蚀性强的银白色金属。硫酸亚铬(CrSO4)溶液呈亮蓝色,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化成碱性硫酸铬[Cr(OH)SO4],其溶液呈绿色。
【提出猜想】
(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猜想一:Cr>Fe>Cu,猜想二:Fe>Cr>Cu,猜想三:。【实验探究】
(2)步骤1: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步骤2:将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三支装有等量、等浓度稀硫酸的试管中。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将铁片放入稀硫酸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逐渐变为色
猜想成立
Ⅱ
将铬片放入稀硫酸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铬片逐渐 , 溶液变为蓝色
Ⅲ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分析解释】
(3)请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SO4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变成绿色,其原因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rSO4+O2+2X=4Cr(OH)SO4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Cr(OH)SO4中的Cr化合价为。【反思评价】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质疑:金属和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对反应速率造成影响,因此上述实验结论不够科学。建议用铬片、铜片和溶液进一步验证铬、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1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 若选用F装置收集气,气体应从(填“a”或“b”)下同)端通入;也可先将集气瓶装满水,让气体从导管进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选用C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以下原因可能的是 。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B、集气瓶在移出水面前未盖玻璃片 C、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塑料瓶外壁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3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i.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曲线是。
A.MN段 B.NP段 C.PQ段
ii.PQ段与NP段相比可以得出结论:。
iii.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
11、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其中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 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 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 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依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填“吸收”或“释放”)CO2。(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3)、用NaOH溶液吸收C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i.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ii.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12、如图为我国古代“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的部分场景。“以士擊(即砖坯)垒作两个方头炉,一炉中著铜盘,使定,即密泥之,一炉以炭烧石胆使作烟(氧化铜),以物扇之,其精华(硫酸)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开取任用”。“炼石胆取精华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反应1:CuSO·5H2OCuO+SO3↑+5H2O↑,反应2:SO3+H2O=H2SO4。(1)、将铜制成铜盘,是利用了铜的性。铜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性。(2)、“炭烧石胆使作烟”中“烟”的颜色是。(3)、古人将烧石胆产生的气体称为“蚀气”,说明已认识到硫酸具有性。(4)、“精华尽人铜盘”,用“铜盘”不用“铁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5)、古人制取完硫酸后,用泥封闭炉门“却火”,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13、下列实践活动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
B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C
回收铝质易拉罐
铝易与氧气反应
D
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
14、“体验科学,传承科学”。校园科学节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节目:将去壳熟鸡蛋放在充满CO2的抽滤瓶瓶口,打开弹簧夹,迅速注入NaOH 溶液,关闭弹簧夹,并振荡抽滤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鸡蛋被“吞入”瓶中。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1)、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12%。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B、蛋白质主要由C、H、O、N 等元素组成,不能人工合成 C、淀粉酶能够促使淀粉食物消化,它不属于蛋白质 D、肉类、鱼类、蛋类和青菜等食物富含蛋白质(2)、配制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量筒(3)、关于以上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鸡蛋被吞入瓶中是因为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利用紫色石蕊能检验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 C、该实验不能直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将药品换成烧碱固体和水也能观察到鸡蛋被吞入瓶中
-
15、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淀粉属于有机小分子 B、“深地一号”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石油气就是乙醇 C、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Fe比Ca活泼 D、“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布放钛合金永久测绘基点——钛合金耐腐蚀
-
16、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火柴杆中含有碳元素
B. 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Ca(OH)2溶液
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D. 证明铜生锈需要CO2、O2
A、A B、B C、C D、D -
17、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为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C、升温可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 D、将t2℃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
18、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参加反应的甲、反应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 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19、“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化学为冰雪盛宴助力(1)、某些滑雪板底座用到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属于 (填字母)。A、合成材料 B、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2)、亚冬会期间,可用纯电动汽车,为运动员提供出行服务,此种汽车行驶时的能量转化为: 能→电能→机械能。(3)、运动员食用的米饭、面包中富含的淀粉属于(填营养素种类),淀粉进入人体后代谢的主要流程:淀粉→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其中葡萄糖所含的三种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
20、水垢的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混合物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在时Mg(OH)2恰好完全分解,时CaCO3恰好完全分解。(填“t1~t4”中对应时间点)(3)、12.9g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写出计算过程)。(4)、某时刻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此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