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对吹灭蜡烛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将钢制管体内气体加热到320℃,快速推动活塞,仍能吹灭蜡烛(石蜡着火点约为19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蜡燃烧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热气吹灭蜡烛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C、不加热钢制管体,快速推动活塞,也能吹灭蜡烛 D、钢制管体出气口离蜡烛的远近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2、“单中心铁”可作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后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D、“单中心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
3、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的医用酒精给教室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烧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用镁制造照明弹
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A、A B、B C、C D、D -
4、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NO与生成的NO2含有等质量的氮元素 B、反应Ⅱ中,NO2与HNO3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 C、转化过程中,氮、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NO>NO2>HNO3
-
5、过氧乙酸()是常用的消毒剂,常温下易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的化学式是 D、过氧乙酸是由、、原子构成
-
6、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已知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C、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镓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
-
7、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加压后能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C、水沸腾时掀开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相同
-
8、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中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C、食品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约占78%,约占21%
-
9、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如“面”象征长寿、“鱼”代表富裕等,其中“面”富含的营养物质是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
10、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下列扎染过程所用到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棉线 B、塑料薄膜 C、棉麻布料 D、铁制扎花针
-
11、2025年全国两会中指出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加强水质监测 B、回收废弃塑料 C、大量施用化肥 D、积极植树造林
-
12、《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代制砖的过程,下列步骤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选泥 B、制坯 C、装窑 D、烧制
-
13、春节档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记录,电影中有很多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场景。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降低着火点 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空气 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降低温度 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红磷不是可燃物
-
14、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乙试管中铁钉生锈
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B
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
纯铝上留下划痕
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
C
探究CO2的性质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探究浓硫酸的性质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A、A B、B C、C D、D -
1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混合物
方法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钙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MgO固体(难溶于水)后过滤
C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取样,分别通入CO2 , 观察现象
D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
16、如图通过加热铜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粉加热后由红色变为黑色 B、气球先膨胀变大,冷却后缩小 C、不可以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 D、反应前锥形瓶内铜粉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
-
17、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g(见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106.28g(见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g。(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g)。 -
18、
某同学对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阅读资料】①用与钙加热制得;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③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的制备】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D的作用是;
(2)制备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色,该同学据此判断: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
【的性质探究】
取少量上述装置C中的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该同学继续探究。
(3)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4)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
猜想四: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说其理由。
-
19、实验室里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制取气体(橡皮塞、导气管及试剂略去)。(1)、制取一瓶纯净的 , 若要使用双孔橡皮塞,需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2)、用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该方法制取 , 其发生装置需补充一种玻璃仪器,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仪器。(3)、实验室里配制溶液:
①把1.0g高锰酸钾溶解于水配制成4.0g溶液。
②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如下图,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填写仪器名称)。
③配制上述实验中所用的溶液,若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序号)。
A.固体本身不纯 B.量水时仰视读数
C.向烧杯中倒水溶解时部分水洒出 D.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
20、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如何将氮气在常温下转化为氨气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一种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该过程中的LiOH属于(填“酸”“碱”或“盐”)。(2)、过程I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