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 B、冰水混合物 C、干冰 D、洁净的空气
  • 2、

    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知道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氧气是纯氧?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如图),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如下表)。

    集气瓶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带火星的木条情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实验结论】

    (1)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知,

    【小组讨论】

    (2)上述实验中利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证明氧气是否是纯氧,利用了氧气的性。

    任务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与氧气浓度和铁丝粗细有关系吗?

    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下列五组实验。

    实验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34%

    47%

    60%

    73%

    86%

    直径0.2mm的细铁丝

    不燃烧

    稍有燃烧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直径0.5mm的粗铁丝

    不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稍有燃烧

    剧烈燃烧

    【收集证据】

    (3)实验⑤中细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4)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铁丝燃烧越

    (5)其他条件相同时,铁丝燃烧与铁丝粗细的关系是

    【小组讨论】

    (6)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装置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在A-E中选择)。取用试剂时,应选用的仪器是。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当时开始收集气体,当时,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
    (3)、装置D可用来收集氧气的原因是;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若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应把F装置的端(填“a”或“b”)接入量筒。
  • 4、A、B都是无色气体,在自然界中B可以转化为A,C是暗紫色固体,D是无色液体,E是红色固体,F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G是黑色固体。(“”表示可以互相转化,“”表示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A , G
    (2)、自然界中B转化为A的途径叫 , B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
    (3)、写出在纯净的A中反应转化为F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和现象
    (4)、写出D转化为A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5、回答问题
    (1)、空气是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的气体。

    ①科学家研制的人造空气可供航天员呼吸。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0%,比地球上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填“大”或“小”);

    ②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③澄清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变浑浊,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④空气可以用于工业上制造硝酸(HNO3)和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

    ⑤下表为成都当天的空气质量数据,由此可知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

    污染项目

    PM2.5

    PM10

    SO2

    CO

    NO2

    污染指数

    69

    95

    9

    0.8

    42

    你认为降低这种首要污染物这一效果采取的有效措施可是。大气检测到的SO2、NO2会引起等环境问题。

    (2)、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①唐代化学家马和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则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填“阳气”或“阴气”)。

    ②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反应中生成氧气的是

    A.食物腐败          B.煤炭燃烧          C.植物光合作用          D.人的呼吸

    ③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填字母)。

    A.深海潜水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气割气焊

  • 6、为探究分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动手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查阅资料可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Ⅰ的实验探究,观察到 , 说明了
    (2)、小组同学对图Ⅰ实验进行改进,共同设计了如图Ⅱ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填“a”、“b”或“同时”)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为了快速观察到实验现象,可进行的操作是
  •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过氧化氢分解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C、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8、下列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A、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冷却溅落的熔化物,防止瓶底炸裂 B、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读出消耗氧气的体积 C、排水法收集氧气中,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收集的气体更纯 D、硫在氧气中燃烧中,吸收热量,使装置冷却
  • 9、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B、是否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是否属于构成物质的微粒 D、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使鱼能在水中生存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生产化肥 C、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D、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所以可用于霓虹灯的填充气体
  •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应正放在桌面上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等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 12、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海水 B、稀有气体、铁粉 C、四氧化三铁、澄清石灰水 D、冰水共存物、液态氧
  • 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NO2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15、氢氧化镁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Δ__MgO+H2O。在上述反应中,若消耗580g氢氧化镁,理论上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多少?
  • 16、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碱石灰是CaONaOH的混合物,能作干燥剂且吸收CO2 , 通入C装置中物质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H2的现象是
    (4)、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CO的现象是
    (5)、测定半水煤气中H2CO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

    Ca(OH)2ICuOCa(OH)2

    若步骤Ⅰ、Ⅱ中溶液均足量,步骤Ⅳ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g , 步骤Ⅴ的Ca(OH)2溶液质量增加bg , 则半水煤气中H2CO的质量比为(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 17、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

    (1)、实验1中,电子秤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集气瓶口与电子秤能紧密贴合)
    (2)、实验2中反应前称得质量为m1 , 红磷充分燃烧后冷却,待冷却至室温后松开瓶塞,称得质量为m2,m1m2(填“>”“=”或“<”)。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3)、实验3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实际问题。

    12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发生反应,反应完成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O2质量/g

    8

    16

    24

    32

    CO2质量/g

    11

    22

    34

    44

    上述表格中组数据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

  • 18、图是某小组设计的可用于制备并验证CO2性质的装置。

    (1)、写出仪器A名称: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此装置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要用装置Ⅱ收集一瓶CO2 , 检查收集满的方法是 , 此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利用I、Ⅲ装置组合,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验证CO2的有关性质。请完成下列表格

    装置Ⅲ中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变浑浊

    Ca(OH)2反应

    (替换装置Ⅲ,向烧杯挡板右侧通入CO2

    实验结论:

  • 19、请从下列实验用品中选择合适材料,验证燃烧条件之一。(用品:蜡烛,火柴,小木条,煤块,大理石,酒精灯,酒精棉球,水棉球,烧杯,镊子,坩埚钳,铜片,三脚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结论

  • 20、建立“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素养。
    (1)、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2)、图一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离子符号为

    ②图二表示的CDEF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3)、碳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__CO2 , 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4)、请写出你从化学方程式C+O2__CO2中获得的信息有
上一页 867 868 869 870 8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