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用谷物粮食酿酒 B、黑火药爆炸 C、活字印刷中的胶泥刻字 D、用黏土烧制陶瓷
-
2、
絮凝剂常用于水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水样的体积/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
静置时间/
浊度去除率/
①
200
0
20
12.48
②
200
0.2
20
76.54
③
200
0.3
20
84.60
④
200
0.4
5
64.45
⑤
200
0.4
10
70.85
⑥
200
0.4
15
81.04
⑦
200
0.4
20
86.02
⑧
200
0.5
20
88.15
⑨
200
0.6
20
86.49
(1)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絮凝剂时,量取100mL水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写名称,下同),称量5g硫酸铁时应选择的仪器是。(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填序号)。【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 -
3、
同学们围绕分子的基本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如图1所示为探究氨分子运动性质的实验改进装置。

查阅资料: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用注射器抽取浓氨水,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填“左侧”或“右侧”)滤纸条变红的速率更快,说明。
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

(3)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字母)。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
4、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电解水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请你回答:

(1)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a为________(写化学符号,下同),b为___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B. 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b中的气体 C. 该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化学符号)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氢气所需时间如图:

(3)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时,随着电压的增大,电解水速率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4)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________。
-
5、根据下图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 C: , H:。(2)、常用作较多量药品反应的容器是(填序号,下同),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3)、仪器D在使用时要注意(答一点)。(4)、若要加热少量的硫酸铜晶体,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填“”、“”或“”);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填“”、“”或“”)。在用酒精灯固定给有试剂的部分加热前,要先预热,即。上述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有裂纹,请你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5)、如图是小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装置图,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6)、用图甲所示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会出现的现象是(填图乙中字母序号)。
-
6、
氢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发现、生产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Ⅰ.18世纪,科学家利用铁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和“易燃空气”(即氢气)。
(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从其燃烧产物分析,理由是。
(3)1969年,科学家利用催化剂二氧化钛(反应条件)实现光分解水制氢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Ⅱ.2023年我国建成首座氨制氢加氢站。氨制氢的一种生产流程图如图所示。

(4)从微观看,步骤I的氨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5)步骤Ⅱ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6)步骤Ⅲ的分子筛只让氢分子通过而阻止其他分子通过,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7、燃料的变迁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1)、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沼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上火下泽”,说的是沼气在水面逸出而燃烧,说明沼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填“能”或“难”)溶于水,上述材料说明沼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石蜡等物质,这里主要利用了物质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酒精的化学名称是乙醇,①它是一种无色具有醇香味的液体,②易溶于水,③易燃烧,④是一种常用的燃料。以上描述中,属于乙醇用途的是(填序号)。(4)、乙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新型环保燃料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能源危机,乙醇汽油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8、
【跨学科实践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自制简易净水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任务一:生活调查】生活中直饮水机,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________操作相同;步骤②中用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任务二:原理探究】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图1所示装置对浑浊的河水(已经静置)进行过滤。请回答相关问题:

(2)图1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图1中,除了上述错误外,还有的错误是________。
(3)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2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4)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设计并制作简易净水器】

(5)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要选择安全环保的材料制作外壳 B. 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 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具有疏松结构 D. 颠倒蓬松棉、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的顺序不影响净水效果 【任务四:展示并评价作品】
(6)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 得到的净化水是蒸馏水 B. 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 制作简单,操作简便 D. 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任务五:归纳总结】
(7)分离混合物有多种方法,比如:蒸馏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________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对以上分离方法进行整理,分离混合物的思路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之间________,可以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物。
-
9、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通过,其原理是利用各微观粒子的不同,分离获得淡水。(4)、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
10、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和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自相结合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2)、请用上面微粒图示表示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图示。(3)、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碳原子不同,由此说明物质的决定了物质的。 -
11、如图是从河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 B、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
12、小明做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被破坏 B、该反应过程吸收热量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13、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 B、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水结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蔗糖是甜的,白醋是酸的——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
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燃烧氢气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 B、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
15、在实验室里,酒精应存放在贴有下列何种图标的药品柜里A、
B、
C、
D、
-
16、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
17、下列情况表明物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 B、有气体或沉淀产生 C、分子改变,原子不变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的间隙
-
18、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移走蒸发皿
C、
连接仪器
D、
液体的倾倒
-
19、在实验室中,稀硫酸溶液盛放在下列哪种容器中A、
B、
C、
D、
-
20、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小昊发现近来妈妈经常服用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补充钙元素。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决定对该补钙剂做一些探究。下图所示为该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小浩取了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34g。请你帮他解决下面的计算:
(1)、反应结束,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