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1)、“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2)、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的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选填“元素”“单质”或“原子”)。
-
2、某实验小组用图甲装置,通过红热的玻璃导管引燃红磷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乙相符的是
A、气体总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
3、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4、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壤中含有钇元素的矿物盐,该盐被命名为“嫦娥石”。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为39 C、钇原子的核内有39个质子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
5、如图甲所示为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用于吸收有毒物质 B、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促进燃烧 C、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氧气 D、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氧气已经耗尽 -
6、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索还原的产物与温度的关系,走访了某钢铁厂。工程师用SDTQ热分析仪对该反应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温度下所得固体的质量,推导对应的固体成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图中:。(3)、用炼铁时,还原的温度应不低于℃。(填“400”“600”或“800”)(4)、用此方法、从500吨赤铁矿(含的质量分数为40%)理论上可以提取多少吨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
7、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2)、在沉淀池中,通常会加入少量明矾,其作用是。(3)、石英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利用了活性炭的结构。(4)、不同臭氧质量浓度对霉菌在矿泉水中存活情况的影响分析曲线如图所示,当臭氧质量浓度为时,对霉菌的杀灭效果较好。在1年的保持期内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霉菌的阳性存活率差异,(选填“大”或“小”)
(5)、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如图所示。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可以通过“超滤”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钾、钙等矿物质 B、水分子 C、蛋白质 D、泥沙(6)、专家建议不宜长期饮用矿泉水,你认为理由是。 -
8、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此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1)、【提出猜想】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是:
猜想I:只有;
猜想II:只有;
猜想III:和的混合物。
(2)、【进行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取一定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烧杯底部有不溶物。
初步判断可能含
b
过滤a中混合物,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滤液待用。
有产生。
该白色固体一定含。
c
将步骤b中产生的气体净化后通入步骤b的滤液中。
滤液无明显变化
证明猜想正确。
(3)、【实验分析】①用反应方程式表示该白色固体的形成原因:。由此可知,澄清石灰水应保存。
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含有的方法还可以是向步骤b滤波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 , 则说明含有 , 溶液不变色,则没有。
③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操作,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若经过过滤后的滤液仍较混浊,其原因可能是。(写一点即可)
(4)、【拓展延伸】石灰水用完后,除去瓶壁的白色固体方法是:。 -
9、某兴趣小组用塑料瓶自制了图1的简易供氧器。(1)、利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应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加入到(填字母)塑料瓶中,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在另一塑料瓶中可装入少量的水,以便于观察。
(2)、验证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3)、在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备少量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 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收集装置可选。
(4)、某同学制得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种) -
10、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姚颖方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月壤在光伏电解水和光热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性能和选择性。
嫦娥五号月壤是月球表面非常年轻的玄武岩,这种矿物中富含铁、钛等人工光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成分。研究团队采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月壤材料结构进行了多次分析,明确嫦娥五号月壤中主要的晶体成分大约有24种,其中可作为人工光合成的良催化剂有钛铁矿、氧化钛、羟基磷灰石、以及多种铁基化合物等8种,同时,月壤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和囊泡结构,这种微纳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月壤的催化性能。
研究团队针对月球环境,提出利用月壤实现地外人工光合成的可行策略与步骤(如第17题图所示)。这项工作为建立适应月球极端环境的原位资源利用系统提供了潜在方案,并且只需要月球上的太阳能、水和月壤。基于该系统,人类或可实现“零能耗”的地外生命保障系统,真正支持月球探测、研究和旅行。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第1步存在能量转化,先将太阳能转化为能,然后用于分解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 也可以将其表示为的形式,则钛铁矿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第3步二氧化碳加氢的光热催化反应,月壤作催化剂,可生成甲醇()和水,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 生成的甲烷也是月球基地的重要物质,试写出其中一种用途。(4)、月壤表面具有丰富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月壤的催化性能。 -
11、沈括是我国宋代科学家,其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抱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文中描述的制铜工艺如下: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 , 硫酸铜溶液是色。(2)、步骤④“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3)、铜是一种(选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应用广泛,请写出其中的一种用途:。 -
12、与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 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的再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除外,另一种生成物为 B、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C、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 D、参加反应的与质量比是 -
13、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一可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燃烧 B、实验一可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实验二可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实验二可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 -
14、以下个人生活方式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A、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麻烦 C、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D、自觉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
15、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刷油漆防止铁窗生锈
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B
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堆
隔绝氧气
C
用铝合金制成门窗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反应
D
炒菜时,能闻到香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A B、B C、C D、D -
16、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铜粉与氧气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球在反应过程中先鼓起后变瘪 B、黑色的物质为生成的氧化铜 C、若氧气不足,则该实验前后质量不相等 D、橡胶塞的作用是使锥形瓶内外没有物质交换 -
17、在实验室里,以下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氧气与二氧化碳
闻气味
B
鉴别黄铜片与纯铜片
相互刻画
C
鉴别和
点燃,在火焰上罩干冷烧杯
D
除去硬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过滤
A、A B、B C、C D、D -
18、实验安全是完成实验探究的保障,在探究蜡烛燃烧现象时,不相关的安全标识是A、护目镜
B、明火
C、热烫
D、用电
-
19、以下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进行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四步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制取
B、收集
C、检验
D、验满
-
20、空间站通过电解水的方式获得氧气和一种燃料,其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收集的气体是一种燃料 C、该实验可用于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甲管生成的气体与乙管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