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硒元素有防癌作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的核电荷数为34 B、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 2、乘坐高铁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携带酒精喷雾消毒 B、按指示标志有序上下车 C、用湿毛巾擦拭带电插座 D、在车厢内点燃檀香
  • 3、202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修复”。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使用氢能源公交车 B、焚烧秸秆以增加土壤肥力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 4、下列传统工艺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木版年画 B、酿制糯米酒 C、剪裁丝绸布料 D、编织竹篮
  • 5、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 ,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MnCO3+O2Δ__2CO2+2MnO2

    (1)、MnCO3中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氧化物”)。
    (2)、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温度不高于℃。

    (3)、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230gMnCO3通过焙烧最多制得MnO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6、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小华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但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方案二】如图2、图3、图4所示。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将滤纸折叠成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花,在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细线固定在瓶内,按照图2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3和图4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

    (2)图3和图4的两瓶中观察到的相同现象是 , 不同的现象是

    (3)图3、图4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写出两个被控制的量

    【方案三】如图5所示(已知:NH3+HCl=NH4Cl)。

    (4)①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塞紧皮塞。过一会儿后观察到有白烟(白烟为氯化铵)。从图中白烟产生的位置,可以说明

    ②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实验结论】

    (5)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有关。

  • 7、

    Ⅰ.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陶土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称量发现:在陶土网上收集到的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出现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Ⅱ.小红按如图2所示的改进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白色固体中含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氮化镁(Mg3N2);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3),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

    (3)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产物中的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并往其中加入适量的

    b.在试管口放置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①生成的气体;

    ②试纸由红色变成色。

    猜想正确

    【反思与交流】

    (4)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 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 , 合理的解释是:

    (5)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 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所选装置中还缺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应该先撤导气管,后熄酒精灯,否则造成的后果是
    (3)、小红同学要检验CO2 , 她采用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明同学探究B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F所示。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B装置应如何改进才符合要求
  • 9、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以下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其中“b”指标可以通过加入 达到, “c”指标可以通过 操作达到。

    (2)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①矿泉水 ②自来水 ③蒸馏水 ④汽水 ⑤糖水

    (3)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①氧元素 ②水分子 ③氧原子 ④氧分子

    (4)右图为电解水的装置。b管中的气体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属节约用水是 (填序号)。

    ① 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②不间断放水刷牙

    ③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④用洗衣水冲厕所

  • 10、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为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不可能是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乙的质量比为13:16
  • 1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
  • 12、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的颗粒大小和分散程度,也会影响燃烧的效果 B、纳米铁粉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__Fe2O3 C、激光手电照射为反应提供所需温度 D、气球的变化为先变大后变小
  • 1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法匹拉韦安全性好、疗效明确,已知法匹拉韦的化学式为C5H4FN3O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匹拉韦由15个原子构成 B、法匹拉韦由五种元素组成 C、法匹拉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法匹拉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
  • 14、研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影响因素。取粗细相同的铁丝进行实验,记录如下图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

    铁丝种类

    燃烧现象

    含碳0.03%的铁丝

    极少火星

    含碳0.08%的铁丝

    少量火星

    含碳0.15%的铁丝

    明显火星四射

    A、所用铁丝均为单质 B、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 C、铁丝中含碳量越低,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 D、火星四射可能与铁丝中的碳和氧气反应有关
  • 15、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 1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3个氧原子:O3 B、氧化铝:AlO C、2个氨分子:2N2 D、镁离子:Mg2+
  • 17、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徐寿与他人合译《化学鉴原》
  • 1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胶塞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
  • 19、“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钠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不同——质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和氧分子
  • 20、春季学校甲流严重,各个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各项防护措施,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测量体温 B、佩戴口罩 C、统计排查 D、杀菌消毒
上一页 663 664 665 666 6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