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依照课本的实验方案,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单质铜。他们联想到碳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提出对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猜想1:只有CO

    猜想2:

    猜想3:CO和CO2

    [查阅资料]

    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到CO2不变色,但遇微量CO立即变为蓝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dCl2+CO+H2O=Pd+CO2+2HCl

    [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仪器没有画)

    [实验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干燥纯净的氮气;②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固体混合物;③加热数分钟后,观察到装置A直管中黑色固体变红……④实验结束。

    [结论及讨论]

    (2)步骤①的目的是

    (3)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B中和装置C中 , 得出结论猜想3正确。

    (4)B、C装置能否交换位置,其原因是

    (5)甲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设计从环保角度考虑,还存在不足之处,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6)同学们进一步实验,测定产生的CO与CO2质量比为14:11,写出装置A中的总化学方程式

  • 2、学习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查阅资料】酸性物质,比如稀醋酸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向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学们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

    (1)、请和同学们来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可能是CO2使石蕊变红

    C

    小花不变色

    ②可能是使石蕊变红

    B

    小花不变色

    猜想错误

    ③可能是CO2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猜想正确

    (2)、同学们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此对比实验方案是(填实验方案序号)。
    (3)、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加约13体积的水,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4)、二氧化碳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灭火,主要利用了其以下哪些性质_____(填字母)。
    A、光合作用 B、不能燃烧 C、不支持燃烧 D、密度大于空气
  • 3、气体的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2)、B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3)、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液体要没过a仪器下端口形成液封,目的是 , 与A装置相比,F装置的优点是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使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填“c”或“d”)口处,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证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5)、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时,可选用装置E收集。由此可推断,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4、小明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名称是
    (3)、操作③应进行的操作是 , 经过操作③以后得到蒸馏水。
    (4)、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用氯气消毒,其中消毒原理是氯气(Cl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HCl),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向经过上述规范净化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再将其注入如图所示。电解器中进行水的电解实验。由图可知,玻璃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 5、图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选填序号,下同)
    (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原因是
    (4)、C与D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6、“价类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组成物质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依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干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
    (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之间的不同。
    (3)、图中点对应的物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4)、D为碳酸,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碳酸很不稳定,请写出碳酸转化为物质C的化学方程式:
  •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肥皂水 ②氮气 ③干冰 ④金刚石 ⑤活性炭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2)、可用于作保护气的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可用来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
  •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2)、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3)、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 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填空,或写出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2个磷原子
    (3)、钙离子
    (4)、碳酸根离子
    (5)、H2O中数字“2”的含义
  • 10、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知识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下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O2的含量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D、比较MnO2和Fe2O3对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
  • 11、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H2O和H2O2的都由氢氧元素组成,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12、“千金藤素”是我国科学家近期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抑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它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 , 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千金藤素含有83个原子 B、千金藤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2:6 D、千金藤素碳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3、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尼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丁由原子构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甲与牛成的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14、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A、a=5 B、中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
  • 15、我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之首,图甲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属于金属元素 B、图乙中x的值是2 C、铁原子的中子数为30 D、铁原子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容易得到电子
  • 1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石灰浆刷墙

    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铅笔芯做简易电池电极材料

    铅笔芯具有导电性

    D

    室内使用木炭烧烤时,应保持空气流通

    木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

    A、A B、B C、C D、D
  • 17、下列各选项中,后者是对前者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压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二者分子的构成不同 C、蓝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 1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氧体,产生大量白烟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 19、下列做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家中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电灯检查泄露情况 C、实验时碰倒了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将试管刷在试管内轻轻转动或上下移动来刷洗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上一页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