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B、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O2 C、KOH D、CaSO4
  • 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各组物质中,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相同的一组是
    A、汞、氨气 B、镁、氯化钠 C、水、干冰 D、磷、氯化氢
  •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花棚里香气扑鼻——分子不断运动 C、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分子自身体积变小
  • 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 6、科学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的是
    A、拉瓦锡——元素周期律 B、门捷列夫——原子论 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 D、道尔顿——测定空气成分
  • 7、纯碱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取6g纯碱样品放在烧杯中并不断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38.8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Na2CO3        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质量比是        

    (2)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是        g。

    (3)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8、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 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 9、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①;②;③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编号);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3)用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编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

    (5)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装置编号),收集氢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编号)。

  • 10、常温下A、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C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I、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 , E的化学式是
    (2)、写出图中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图中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11、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③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1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其中会形成酸雨的是(填化学式);
    (3)、甲烷(CH4)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
    (2)、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三个铵根离子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NaOH

    Ca(OH)2

    适量的Na2CO3

    B

    CuO

    Cu

    在氧气中的灼烧

    C

    CO2

    CO

    点燃

    D

    O2

    H2O

    浓硫酸,干燥

  •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2+ , Cu2+ , OH- B、Na+ , Cl-SO42- C、Na+ , H+CO32- D、Fe3+ , Cl-NO3-
  • 16、豆浆被誉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异黄酮属于氧化物 B、异黄酮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C、异黄酮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D、异黄酮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8、

    小焦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的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一: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在进行实验前,要注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玻璃管右侧加乳胶管,用止水夹夹住乳胶管,再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填“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表明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常温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缓慢或不分解

    木条复燃

    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氯化铁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还需要证明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经实验证明,氯化铁(FeCl3)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63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3)由实验1和2对比得出结论是

    (4)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温度,还有

  • 19、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2)、若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则需要对该装置进行以下改进。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为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给装置B加一个分液漏斗,则优点为。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的原因为
    (4)、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应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收集一瓶(容积为500mL)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预先应用量筒量取mL的水加入该集气瓶中(不考虑水蒸气的影响)。
    (5)、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室常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可选用装置B为发生装置 B、可选用装置D为收集装置 C、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n端 D、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沾有酚酞溶液的试纸放在m管口,若试纸变红则已收集满
  • 20、如图所示,已知A、B、C、D、X均为初中常见物质。②③④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通常情况下,只有X是气体,其余均为固体,其中A呈暗紫色,B为淡黄色。反应①常用于实验室制取X,反应③的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④会生成黑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物质的化学符号:
    (2)、A→X转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D—X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D在X中燃烧的现象:
上一页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