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
    (1)、加热试管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2)、现有一个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该白膜是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气体生成的,该层白膜可用除去。
  • 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附近小河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1)、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2)、为了净化河水以供生活使用,一村民买了一台活性炭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来除河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如图是净水器的一部分,其出水口为(填“a”或“b”)。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84消毒液对不锈钢等金属制品有较强的腐蚀性,但对聚丙烯塑料腐蚀性较小,因此常用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容器盛放。75%的酒精也可用于消毒,在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过程中,室内禁止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撒漏,空气中浓度不能超过3%,以防止发生火灾,为此应保持室内通风。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毒方式必须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遇明火发生燃烧风险。

    (1)、84消毒液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室内使用固体酒精做火锅燃料时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以防酒精不充分燃烧产生气体引起中毒(填化学式)。
  •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物质是杂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CO2(CO)——点燃 B、KCl固体(MnO2粉末)——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CO(CO2)——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 6、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且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H2 B、钙离子:Ca2+ C、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O22 D、2个氮分子:2N
  • 7、水和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沉淀、过滤、吸附可以得到纯水 D、空气污染物有NO2、SO2、O3
  • 8、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的用途很广泛,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能形成酸雨 D、空气中稀有气体的量太少,不具备任何价值
  •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将铁钉加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析出铜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C、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D、花香四溢——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 11、高氯酸钾(KClO4)曾用作固体火箭推进剂材料之一,下列有关高氯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四种元素 B、属于氧化物 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64
  •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汽水 B、液氧 C、冰水 D、水蒸气
  • 13、小明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加热 B、过滤 C、倾倒液体 D、滴加液体
  •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对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9 B、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 15、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A、 B、 C、 D、
  • 16、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海市蜃楼 B、盲人摸象 C、钻木取火 D、南辕北辙
  • 17、

    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图1是按课本进行的实验,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 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图2与图1相比,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实验延伸】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微型实验。

       

    【查阅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二者接触会反应产生白烟,白烟是氯化铵(NH4Cl)固体。

    (3)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像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

    ①产生白烟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②由图3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填“快”或“慢”)。

    (4)准备两套(甲、乙)如图3所示的装置,将甲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乙装置放在比室温高30℃的环境中、乙出现白烟现象比甲快,原因是

    【拓展实验】

    (5)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如图4。

       

    图4实验中,最先出现白烟的位置与图3实验相反,说明相同条件下

  • 1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3)、若实验完毕后没有回归室温就读取注射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忽略气球体积变化),会导致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
    (4)、进行实验时,若硬质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中预留空气体积为5mL(其它操作均无错误),请你思考该实验能否成功,原因是
    (5)、如图1是兴趣小组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压强变化曲线。已知燃烧匙内为足量红磷。

    分析图2,CD段压强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图2,DE段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 19、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在A中试管口添加一种实验用品是 , 其作用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20、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分析流程并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名称是
    (2)、分离空气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Ⅰ、分离液态空气法: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氮气氧气(选填“>”、“=”、“<”)。

    Ⅱ、用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氮气氧气(选填“>”、“=”、“<”)。

    (3)、化学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填“化合”、“分解”)反应。
    (4)、反应②是氨气与Y在低温加压条件下生成尿素的同时还生成水,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上一页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