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业制取硝酸(HNO3)的流程如下图。

    (1)、步骤①是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
    (2)、步骤②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来进行分离。
    (3)、步骤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4)、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2、如图中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分别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且C为常见的液体;B和D均为气体单质,且B是一种具有助燃性的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 试回答:

    (1)、气体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E的化学式为
    (2)、气体D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气体D之前,一定要检验该气体的
    (3)、向F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出现的现象X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G为黑色固体,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请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
  • 3、生活处处有化学。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矿泉水
    (2)、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
    (3)、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4)、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家用净水器中使用了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6)、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浑浊河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或其意义填空。
    (1)、磷元素
    (2)、氖气
    (3)、铵根离子
    (4)、3个二氧化氮分子
    (5)、9个钙离子
    (6)、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离子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所以凡是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 6、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C、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D、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 7、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相中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塞紧橡胶塞
  • 9、为了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B、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C、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 10、运载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B、火箭点火 C、隔热材料熔化 D、整流罩脱落
  •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所示装置:

    【讨论与探究】

    (1)甲组是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实验时会把上端系有小气球的玻璃导管插入单孔橡胶塞,并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口,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锥形瓶中反应的现象是

    (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实验。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填“平衡”或“不平衡”);此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通过测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实验结论】

    (3)通过甲,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

    【反思与交流】

    (4)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

  • 12、某科技小组用铁屑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

    (1)、打磨过的铁丝也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其实验现象是
    (2)、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Ⅰ的名称是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以上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4)、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4、如图是硫粉、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有少量水,其中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15、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由图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图乙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字母)。D形成离子的符号是。B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 16、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市场上有“含碘盐”“含氟牙膏”“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商品,这里的“碘、氟、锌”应理解为(填“单质”或“元素”)。
    (2)、“月下赏梅”时闻到了梅花的清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空气成分中可以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填“氮气”“二氧化碳”或“稀有气体”)。
    (4)、硫酸锶(SrSO4)常用于制陶器,其中硫元素为+6价,则锶元素(Sr)的化合价为价。
    (5)、图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因为其具有性。

  • 17、归纳和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氢气、氧气、水蒸气——可燃性气体 B、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PM2.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 D、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氯化钾——氧化物
  •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CO3__CaO+CO2 B、C+O2__CO2 C、Fe+O2__Fe2O3 D、CuSO4+2NaOH=CuOH2+Na2SO4
  • 19、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A、9   10 B、9   19 C、10   19 D、10   10
  • 20、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铁钉 D、称量
上一页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