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产生的现象及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试着写出三条:①;②;③。(2)、丙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燃烧的现象为 。(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2、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 ⑤澄清石灰水 ⑥五氧化二磷⑦洁净的空气⑧高锰酸钾,用正确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如图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
(1)、图2中,试管(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者的木条燃烧更旺,理论上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观粒子为。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成能,储存在产物中。(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实验一,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实验一,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实验二,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 D、实验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3)、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理论值,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4)、从微观看,实验1和实验2的区别是。 -
4、化学中的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A、
B、
C、
D、
-
5、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mL B、2mL C、3mL D、4mL
-
6、将w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A、
B、
C、
D、
-
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②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⑥ -
8、饿砹霸树学习小组同学对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进行探访研究。该厂处理污水时会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分批次集中到初淀池,污水含有的主要溶质如图所示。按国家排放标准,需要将污水的pH值调节至7并除去其中的Ba2+、Mg2+才能初步达到排放标准。请你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继续完成探究活动。
探究一:锇砹霸树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初淀池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取初淀池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成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据此判断初淀池中溶液溶质一定有NaOH和 , 写出工厂中污水混合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探究二:
【提出问题】初淀池上层清液中还有没有其它离子呢?
【作出猜想】
①没有其它离子;
②还有Ba2+;
③还有(填离子符号)。
【实验验证】俄砹霸树学习小组同学另取初淀池上层清液于烧杯中进行下列燥作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烧杯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
产生。
猜想②成立
【继续探究】确定初淀池中上层清液溶质成分后,饿砹霸树学习小组的同学向废液中依次加入适量的下列试剂组合(先加前面的试剂,再加后面的试剂,每一步都反应完全),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试剂组合中能达到目的的有:。(填字母)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A.HCl和Na2SO4 B.Na2SO4和HCl C.Na2SO4和CO2
-
9、小巴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结合如图所示七种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1)、认识仪器:可用作热源的仪器是(填名称);(2)、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用图1组装制取装置,除ABCD外还需选择的仪器有(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操作规范:向仪器B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应先将仪器B摆放成如图2中的(填序号),加热粉末状固体时应将仪器B摆放成如图中的(填序号)。
-
10、中国“天宫”空间站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宇航员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空间站资源再利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水净化系统中使用了RO反渗透技术,该技术使用的反渗透膜能让水分子、氧分子穿过,这个过程的化学原理是(填操作名称);(2)、水电解系统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在氢氧燃料电池中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能到电能的转化;(3)、气体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一定温度,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试写出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2)、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填“甲”、“乙”或“丙”)相似。(4)、25℃时,甲的溶解度为g。 -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十万分之一。石墨烯可看作将石墨的层状结构一层层的剥开得到的单层碳原子。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的三百分之一,手机充电可以实现“秒充”;用石墨烯代替硅,可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是一种绝缘材料 B、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C、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有机物(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填“吸附”、“过滤”或“蒸馏)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如今使用高铁酸钾(K2FeO4)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4)、现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永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13、化学用语是化学的灵魂。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两个氧原子。(2)、
表示的化学符号。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4)、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14、小巴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CO和H2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于是将两者等体积混合,先后通过图甲和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以测定生成物的量。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已知:)
A、cba B、cda C、cbd D、aca -
1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从下图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B、氧化汞和氧气均是由分子构成 C、生成汞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生成汞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01:32 -
16、小鲁同学使用红磷通过课本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最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
B、燃烧匙
C、玻璃棒
D、酒精灯
-
1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 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
18、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25.0g贝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0g足量稀盐酸,不再产生气泡,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9、
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1-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
始终为黄色
长时间放置,溶液逐渐
从黄色变浅绿色
长时间放置,产生红
褐色沉淀
(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综合分析实验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实验编号
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时
24h后
2-1
铁锈和2%盐酸
铁锈、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
2-2
生锈铁钉和2%盐酸
生锈铁钉、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浅绿色
2-3
生锈铁钉和6%盐酸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铁锈逐渐
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浅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2-4
生锈铁钉和10%盐酸
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锈逐
渐消失,溶液很快由无色变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3)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________有关。(4)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5)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 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 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药品/编号
甲
乙
丙
丁
大理石
5g,块状
5g,块状
5g,粉末状
5g,粉末状
盐酸(过量)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
②上述实验研究中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4)、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H2O;
丙:CO2、CO、H2O。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①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②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③实验中观察到A中 ,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