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B、科学探究与实践: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 C、化学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科学思维: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 2、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甲、丙相对分子质量比为4:15 D、若继续反应至丙为55g , 参与反应甲的质量刚好等于乙的质量
  • 3、用W形管进行如图微型实验,将H2O2溶液推入管中与MnO2接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处粉末是水炭粉,可观察到发出白光 B、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连接吸收生成物,以免污染空气的装置 C、MnO2能增大H2O2分解生成O2的质量 D、用W形管进行微型实验可以节约试剂
  • 4、若表示1个水分子,表示1个甲烷分子。则的化学式为
    A、CO B、CH4O C、C2H4 D、C2H6O
  • 5、“天宫”建造全面展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舱外太空行走 B、航天员的呼吸作用 C、接收图像信号 D、抓取月球土壤样品
    (2)、生产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异氧酸酯(C15H10N2O2),关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含有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 C、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3)、制造载人飞船时使用大量钛合金。根据下图所示,下列关于钛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B、核电荷数为22 C、化学性质与氦元素相似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 6、下列生活用水的四个情景中,描述错误的是
    A、将自来水煮沸可降低其硬度 B、茶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中生物靠易溶于水的氧气呼吸 D、用水灭火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7、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8、科学无止境,下列科学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是
    A、张青莲 B、拉瓦锡 C、闵恩泽 D、门捷列夫
  • 9、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金属。
    (1)、“胆水炼铜”是我国首创的冶铜方法,其原理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该反应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
    (2)、通过捶打可将金属铜加工成形状各异的精美铜制品,这是利用了铜的性。
    (3)、铜制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生锈,俗称铜绿,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氧气、水和长时间接触导致的。
    (4)、绘画所用绿色颜料来自孔雀石颜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了测定该颜料中碱式碳酸铜的含量,小明取了10.00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 测得产生的C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颜料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 10、某工厂的废气中含有N2NOCOSO2及粉尘。常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和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处理该废气,其工艺流程如下:(流程中每一步均完全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SO2能被CaOH2吸收

    (1)、除尘器是利用带孔的滤筒除去悬浮在气体中的浮尘,该操作与(填操作名称)的原理相似。经过除尘器后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工厂废气经过上述处理,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其中,通过沸腾炉可将CO除去,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沉淀室中加入石灰浆的目的是
    (4)、氧化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反应。
    (5)、吸收塔中,将石灰浆从顶端喷淋注入而不是直接倒入的原因是
  • 1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的废旧电器是一座“金属矿山”,某废旧电器中含有锌、铜、镍(Ni)三种金属,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铜和镍,做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镍(化学式:NiSO4)能溶于水。

    实验一: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提出猜想】兴趣小组结合已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以下猜想。

    (1)猜想一:Ni>Zn>Cu;猜想二:Zn>Cu>Ni;猜想三:

    【进行实验】

    (2)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镍片上有气泡产生;

    铜片上无明显变化

    猜想错误

    ②先用试管取打磨过的锌片,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NiSO4溶液

    锌片上

    猜想三正确

    实验二:从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的废旧电器中回收铜和镍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

    (3)步骤①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步骤②中生成金属C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评价】

    (4)合理开发城市“金属矿山”的意义是(答1条即可)。

  • 12、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 , 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制氧机、化学制氧……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化学制氧常用H2O2作为原料。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造成氧气中毒、呼吸抑制、视网膜病变等不良影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供氧方式主要有(写出一种即可)。
    (2)、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差异。
    (3)、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过程是(填“Ⅰ”“Ⅱ”或“Ⅲ”)。
    (4)、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O2 , 证据是
    (5)、用H2O2制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6)、健康人不能高流量吸氧的原因(写一条)。
  • 13、CuSO45H2O和KCl在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下图是CuSO45H2O和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CuSO45H2O

    23.1

    27.5

    32.0

    37.8

    44.6

    61.8

    8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物质M为CuSO45H2O B、a点对应的温度t1<30 C、将40℃时70g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要加水50g D、将50℃时M、N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4、在煤的综合利用中,中国科学家研发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剂,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涉及的物质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B、该反应两种生成物中单质与氧化物的质量比为44:2 C、该反应中金原子的质量不断减少 D、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 1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关于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给新建铁护栏刷油漆

    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防锈

    B

    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堆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灭火

    C

    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中含有甲烷可做燃料

    D

    清理鱼缸并通入空气

    O2能供给呼吸

    A、A B、B C、C D、D
  • 16、大蒜被称为“蔬菜中的药材”。新鲜大蒜头中含蒜氨酸C6H11NSO3 , 大蒜头受撞击后,蒜氨酸会转化成大蒜素C6H10S2O , 大蒜素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遇热即失去抗菌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蒜氨酸和大蒜素的组成元素相同 B、一个蒜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O3分子 C、大蒜煮熟食用比生食抗菌效果更好 D、大蒜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高于蒜氨酸
  • 17、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的碳粉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B

    比较黄铜片和纯铜片的硬度

    将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画

    C

    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稀硫酸和食盐水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18、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物质由元素组成,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 19、“见微知著,睹始知终”的智慧可用于化学学习。下图为碳单质的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六种碳单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B、石墨、石墨烯和石墨炔是同种物质 C、六种物质含有同种原子,但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金刚石非常坚硬,除它之外,其余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 2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描述与化学用语对应正确的是
    A、硫酸钾:K2S B、2个氮原子:2N2 C、两个硝酸根离子:2NO3 D、Fe2O3中Fe的化合价:Fe+22O3
上一页 559 560 561 562 5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