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氧气制取”系列实验研讨活动。

    【实验一】实验室制氧

    (1)图一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E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E收集氧气,当________,导管伸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氧气。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

    【实验二】家庭制氧

    (3)①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玲自制了一个家庭简易制氧机如图F所示,这个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②若想利用F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速度,小组同学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a导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b.将b号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c.将a 和b导管同时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4)将150g质量分数为18%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为7.5%,需要水的质量________g。

    (5)若得到0.8g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2、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冶金等场景。

    Ⅰ、制盐:

    “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1)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填“能”或“不能”)产生温室效应。三大化石燃料除了天然气,还包括:石油和

    (2)制盐的原理是卤水通过(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得到粗盐。

    Ⅱ、采矿和冶炼锡:

    (3)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这五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4)采矿:常温下,锡露置于空气中能保持金属光泽。以锡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金属工艺品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磬、色泽历久常新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锡还广泛用于电子信息、化工及航天工业等。古代水中淘取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 , 难溶于水)与操作的原理相似,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

    (5)冶炼: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鞘(指鼓入空气)熔化……点铅勾锡……”。鼓入充足空气的目的是 , 涉及的反应之一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锡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 2 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7 C、由图1和图2:若烧杯内的物质R是硝酸钾,则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②③ D、将t2℃下硝酸钾、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硝酸钾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 4、下列对应变化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Mg、Al、Fe金属 B、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C、向一定温度下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aO D、向一定温度下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 5、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 NaOH、NaCl、CuSO4三种固体

    B

    鉴别H2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C

    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 提纯KNO3

    蒸发结晶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

    A、A B、B C、C D、D
  • 6、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通过对比说法错误的是

    A、图1 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 C、图3 实验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图4实验比较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7、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厨余垃圾沤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

    用木炭烧烤食物

    木炭燃烧放热

    D

    用氦气填充气球

    氦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稳定

    A、A B、B C、C D、D
  • 8、理清化学概念间的关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见的化学概念间的关系有包含、交叉等。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9、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加热仪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燃烧而陶瓷灯头未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物质具有可燃性 B、常温时未燃烧的酒精灯一经点燃就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酒精喷灯比酒精灯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酒精灯不慎被碰倒后,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 10、以H2O、CaBr2(溴化钙)、Fe3O4为原料进行气固相反应可以实现水的分解制得H2 , 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生成HBr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243:1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过程中只有氢、氧、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__O2+2H2
  • 11、我们刚开启一瓶可乐饮料,会在瓶口看到大量白雾,在瓶内看到气泡(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看到的白雾是小水珠 B、气体不能做溶质 C、平时喝的可乐饮料是乳浊液 D、开启可乐前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变
  •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铁离子:2Fe2+ B、两个氮分子:2N2 C、氖气:N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2+O
  •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 14、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过滤悬浊液 B、称量NaOH的质量 C、滴加石蕊试液 D、加热固体试剂
  • 15、校园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B、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以导致酸雨 D、空气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氧及一氧化碳
  • 16、宋代李重元在《忆王孙 ·夏词》中写到“过雨荷花满院香”。从微观角度分析,花香飘满院的合理解释是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 17、

    碳-氧循环作为自然界的重要循环,对保持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I.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如图一所示。

    (1)图一中转化iv为植物的________作用。

    (2)写出一个有关转化i的化学方程式。

    (3)转化iv中的反应之一为:+绿+

    ①淀粉属于下列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②为探究该反应能吸收二氧化碳,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甲、乙中植物均已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水槽中的培养液含有硫酸铵,硫酸铵可作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光照一段时间后,甲中的植物叶片能检测到有淀粉生成,而乙中的不能,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

    Ⅱ.太空空间站内的碳-氧循环如图三所示。

    (4)富集CO2常采用图四的方法。“分子筛“的作用类似于________(填操作名称)。

    (5)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O2+4H2__570580KX+2H2O ,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每位航天员每天需要的氧气大约为0.8kg , 若其中80%的氧气来自电解水,试计算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 18、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准备了以下物质:铝丝、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设计了多组方案。
    (1)、写出一组比较铝、铜活动性顺序所需要的物质。
    (2)、写出比较铜、银活动性顺序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同学提醒,若选用铝丝,要先用砂纸打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为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需要注意的操作事项有什么?(写一条即可)
    (2)、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CO2的原理。
    (3)、用C装置收集某气体时,气体需从b导管口通入,则该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 20、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步骤

    现象

    I.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C热水中

    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

    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

    白磷燃烧

    (1)、80°C热水的作用是什么?(写一种即可)
    (2)、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证据是什么?
上一页 434 435 436 437 4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