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庆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的,卡车是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 2、如图所示,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如图所示,其示数为℃;甲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mins。

  • 3、如图是某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温度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 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只有丙正确 D、乙和丁正确
  • 5、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属于机械运动 B、暴雨导致的泥石流属于机械运动 C、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D、城市里滚滚的车流不属于机械运动
  • 6、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华同学想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的宽度,他一共测了5次,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3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小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45cm B、5次测量的结果不同是因为所选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 C、小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D、只要小华认真操作,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7、以下所给的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7mm B、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C、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37℃
  • 8、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正因为其环保的特点,太阳能汽车被诸多国家所提倡。如图所示的是科技人员设计的一种太阳能汽车,其质量为1.5×103kg , 前挡风玻璃和顶盖皆由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车身轻便灵活,加速性能优越。它的电池完全由太阳能供能——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在某次测试过程中,让该太阳能汽车沿平直路面匀速行驶34km , 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115

    (1)、当太阳光照射在电池板上给电池充电时,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选填“电源”“开关”或“用电器”);
    (2)、在测试过程中,该太阳能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若一辆热机效率为20%的燃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相同的功,则需要消耗多少L的汽油?(汽油的热值取3.4×107J/L , g取10N/kg
    (3)、该太阳能汽车上接收太阳能的电池板的面积为2m2 ,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5%,则在测试过程中牵引力做功消耗的能量,需要该太阳能汽车在太阳光下充电多少时间获得?请你为太阳能汽车的发展提出一条建议。(已知太阳以球面的形状向外均匀辐射能量,辐射的总功率为4×1026W ,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 , 半径为r的球面的面积为4πr2 , π取3.14,3.14×1.52=7.065 , 太阳光传播到地球表面后,能量仅剩70.65%)
  • 9、如图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表是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而记录的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食用油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实验中,通过(填选项)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用(填选项)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此实验方法是

    A.通电时间                                 B.物体升高的温度

    (3)、由表可知:从开始加热到42℃,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通过计算,食用油的比热容是J/(kg·℃)。
  • 10、如图,小阳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纸巾摩擦吸管一端使其带电。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排斥。说明纸巾和吸管摩擦,电子从转移到 , 最后纸巾带电(选填“正”或“负”)。
    (2)、把某个物体放在吸管另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是否带了电。
  • 11、如图所示是小航和小倩跟着老师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先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和乙表都有示数 B、再闭合开关S1 , 甲表示数大于乙表示数 C、再闭合开关S1 , 甲表示数等于乙表示数 D、再闭合开关S1 , 甲表示数小于乙表示数
  • 12、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胡和小邪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们使用如下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要完成这个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应按照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
    (3)、给水加热过程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时,是在水(选填“沸腾时”或“沸腾前”),烧杯中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越来越小,产生的气泡内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4)、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5)、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两个小组得到图丁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6)、加热过程会发现有水珠形成在烧杯壁上,则水珠会形成在烧杯的(填“外壁”或“内壁”)上。
    (7)、同组的小英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给三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
    A、 B、 C、
  • 13、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序号即可)。

    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 14、如图所示,“井底之蛙”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庄子·秋水》,用来比喻那些见识浅陋的人。请你从物理的角度,用光路图解释一下,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 15、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这是陆游笔下的省油灯。如图所示,省油灯的灯体如敞口碗状,有上下夹层,其原理是利用夹层里的水 ,使灯油温度降低,灯油蒸发速度变慢,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 16、如图是在中国空军航空开放日上,几架飞机并驾齐驱展现出优美的“舞姿”的情景(队形整齐不变),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 17、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小朋友互动的情况。该机器人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8、如图 1 所示,是小明同学做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帮助他正确读数,圆柱体的直径是cm;如图2 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 19、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物质

    水银(固)

    酒精(固)

    纯铁

    熔点/

    -38.8

    1083

    -117

    3414

    660

    1515

    1538

    (某种钢的熔点是1515

    A、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的地方不能使用 C、在气温为50的地方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D、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 20、取甲、乙、丙三个纸锥,让它们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照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如图是三个纸锥恰好到达同一高度时,照相机开始记录的同一段距离的运动闪光照片,下列有关这段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运动时间相同 B、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二倍 D、以丙为参照物,甲、乙向上运动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