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铁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比较实验甲、乙、丙可得到结论:;(2)、比较实验乙、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原因是;(3)、比较实验可知: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A、选两个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比较浮力大小 B、选两个体积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比较浮力大小 C、选两个密度相等,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比较浮力大小(5)、铁块的密度为kg/m3;图戊中盐水的密度为kg/m3;(6)、实验方案改进如图己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好物体,然后固定好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使物体处在空烧杯中,不接触烧杯底,然后缓慢往烧杯中注水,直至水面浸没物体一定高度。与原实验装置相比,此实验装置的优点:。
-
2、小红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砖块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所示。(1)、本实验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2)、改进实验后,比较两图的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可用此结论解释的是(选填字母);
A.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B.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3)、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说明;(4)、如图丁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此时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图丙中相比(选填“更深”“更浅”或“一样深”);(5)、小红在进行该实验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A、B两块,如图戊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她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她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6)、小红进一步思考:如果将海绵换成长木板,(选填“能”或“不能”)探究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
3、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器材有长木板、带钩的长方体木块、钩码和毛巾。(1)、如图甲、乙、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 , 滑动摩擦力越大;(3)、乙图中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撤去弹簧测力计后,木块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时,木块上面的钩码受到向(选填“左”或“右”)的摩擦力;(4)、由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5)、将甲图中的木块从中间切开,然后叠放在一起,如图丁所示,这时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实验戊所示,在用力将木板向右拉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选填“A”或“B”)的示数反应了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中(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
4、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浮子流量计
某种气体浮子流量计的结构如图所示,一个上粗下细的锥形管,管内倒放着一个圆锥体浮子。工作时,竖直安装该流量计,气体从锥形管下端流入,然后流过圆锥体浮子与锥形管之间的环形空隙,从上端流出,浮子上下端产生气压差形成浮子上升的力。如果浮子受到气流的升力较大,就会向上移动,环形空隙加大,气体流速变小,浮子的升力就会变小,这样浮子最终稳定在某一位置,这个位置的高低就反映了气体流量的大小。
(1)根据文中内容可知,浮子上端气体流速浮子下端的气体流速;
(2)圆锥体浮子所受气体浮力很小,可以忽略。对于某个浮子流量计,气流对浮子的升力和流速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浮子的质量为m。当浮子稳定在某一高度时,气体流速的表达式为v=;
(3)浮子流量计能反映的最大流量是有限的,如果要让这个浮子流量计能反映更大的流量,则该圆锥体浮子选用下面哪种材料制作更合适。
A.铝 B.铁
-
5、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浸在水中,进行比较,你会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填“>”“<”或“=”)因为hAhB , 所以pApB , 所以FAFB。
-
6、如图所示,甲图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中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像。已知ρ水=1.0×103kg/m3 , g=10N/kg,不考虑液面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圆柱体的质量为0.9kg B、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5N C、圆柱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D、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300Pa
-
7、某人用钓鱼竿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如图所示,对钓鱼过程的下列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鱼离开水面后,鱼不受水的浮力 B、鱼离开水面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 C、鱼离开水面后,钓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会增大 D、鱼离开水面后,鱼的重力没变
-
8、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无人机对细线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无人机匀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无人机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无人机空中悬停时,若重物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重物将不会落向地面
-
9、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物理学家马德堡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C、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完成了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D、当物体漂浮在水面时,不适用阿基米德原理
-
10、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正确的是( )A、水堵头不受水的压力作用,但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B、水堵头不受水的压力作用,也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C、水堵头受水的压力作用,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D、此时水堵头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
11、根据下列学科实践活动,回答问题。
自制定值电阻改装家用灯泡
小明家里灯泡坏了,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个与原来灯泡外形相似的灯泡,如图甲所示。
[设计与制作]
(1)若将此灯泡直接接入家庭电路中,灯泡会烧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给灯泡(串/并)联一个Ω的定值电阻;
(2)小明想自制这个定值电阻,他找到一卷电阻丝,规格如图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和其长度成正比,则需截取cm的电阻丝,并将其绕制在(陶瓷/铜)管上完成制作,如图丙所示。
[检验与测试]
(3)完成电阻的制作后,小明想通过测量验证该电阻是否达到他算得的阻值。他利用电源(3V)、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设计了方案1,如图丁所示。
①小明发现方案1无法进行,原因是;
②小明又找来电阻箱 , 设计了方案2和方案3,如图戊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他选择了方案 , 要快捷的测出的阻值,他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4)小明用两根带有鳄鱼夹导线,将制作好的电阻与灯泡一起接入家庭电路。闭合开关,发现自制电阻立刻烧断。
[反思与评价]
(5)小华认为小明利用自制定值电阻改装家用灯泡的整个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请你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提出一点建议:。
-
12、小明学习了热机的知识后,对汽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家新购置的一台我国某品牌的混合动力汽车引起了他的关注。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的实践小组开展了对混动汽车的研究。
【项目分解】
①了解某品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来源
②了解某品牌混合动力汽车简单的控制电路
【项目实施】
(1)、 了解某品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来源①如图甲所示,小明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对该汽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即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图乙为四冲程内燃机的各冲程的示意图,则一个工作循环合理的 顺序应为(填字母)。
②我国自行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服务于生活。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并不工作,蓄电池通过某种方式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也可以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当车辆需要全力加速时,内燃机和蓄电池还可以同时向车轮输送能量。混合动力车启动时,蓄电池的能最终转化为汽车的 能。
(2)、 了解某品牌混合动力汽车简单的控制电路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如图丙所示。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 L1 立即亮起,再闭合 S2 , 车前大灯 L2 也亮起。从下列电路图中选出符合这一情况的电路是____。
A、B、
C、
D、
(3)、汽车中有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其中上端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 M 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接并接入电路中,金属滑块 M 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细杆上。当汽车静止时,滑块 M 上的金属细杆与红、绿灯一端的触头(图中箭头)都不接触。当汽车向前启动时, 灯亮。(4)、 【项目拓展】根据以上研究学习,请你说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不同于普通汽车的优点:。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敏感电阻器
敏感电阻器是指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湿度、光亮、压力等)改变自身阻值的大小,从而实现其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因此常用于一些传感器中。常用的主要有热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等。
(1)、为了节约用电,居民楼里的楼道灯用两个感应开关(图 1 中 S1、S2)控制,S1 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S2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做到白天灯灭,天黑有人灯亮。则感应开关 S1 由实质是电阻(选填“热敏、压敏、光敏”)。(2)、“开车不饮酒,酒后不开车”是每位司机都必须遵守的交通法规。用来检测酒驾的呼气酒精测试仪是由酒精气体传感器(气敏电阻器)制成,其中传感器 R1 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2 甲所示,工作电路如图 2 乙所示,由图甲可知,传感器 R1 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被检测者喝酒时,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测试仪示数越大,则应选(选填:“电流”或“电压”)表为酒精测试仪。(3)、如图 3,甲为一种抗压检测器电路。某次检测时将要检测的材料样品(不计质量)水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 S,将一重物从样品正上方由静止自由释放,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并最终静止在样品上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 I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 3 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 随压力 F 变化如图 3 丙所示(一次函数)。已知电源电压保持 12V 不变,定值电阻 R0=20Ω。求:①0~1s 时间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为Ω;
②图乙中 I1 的大小为;
③测试期间,重物与样品撞击时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N。
-
14、恒温箱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化工等行业部门,图示为某恒温箱的工作原理图。S为电源开关,通过控制温控开关S1 可实现“保温”“加热”两个挡位间的切换。电源电压U=220V,R1、R2 是电热丝,R1=440Ω,“加热”时恒温箱的电功率 P加=550W。将恒温箱两气孔封闭,闭合开关 S,S1 置于“加热”挡位,箱内温度从 20℃升至设定的恒温温度,用时 130s,该段时间内的加热效率为80%。恒温箱的容积 V=2m3 , 箱内空气密度ρ=1.3kg/m3 , 箱内空气的比热容 C=1.0×103J/(kg.oC)。求:(1)、“保温”时恒温箱的电功率;(2)、电热丝R2 的阻值;(3)、恒温箱的恒温温度。
-
15、实践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体重计,电路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 R0=10Ω,体重计秤盘下方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随秤盘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 12V 保持不变,电流表接 0~0.6A 量程。当开关接通,体重计中未站人时电流表示数为 0.12A,求:(1)、该体重计的待机功率;(2)、一名体重为 800N 的同学站在该体重计上,电流表的示数;(3)、该体重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
-
16、为完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好学的小明同学从实验室取得以下器材:电压恒为3V 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规格为“40Ω;1A”的滑动变阻器,5Ω、1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1)、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2)、小明先将 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时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选填“短路”或“断路”);(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 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直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接着断开开关,用 25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为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 P;(4)、另一爱动脑的小江同学使用的是规格为“50Ω;1A”的滑动变阻器,为了使5Ω、10Ω、25Ω电阻器都能顺利完成实验,应控制 R 两端电压不低于V;(5)、学习非常积极的刘妤晨同学想测量一个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同样积极的小红同学帮她找来一个定值电阻 R0 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图丁所示:
①先闭合开关 S、S1 , 记下电压表示数 U1;
②再断开 S1 , 记下电压表示数 U2 , 则 Rx(表达式用 U1、U2、R0 表示)。
-
17、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星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2)、 图乙实物图中,电流表测量图甲中(选填“A”、“B”或“C”)处电流;(3)、在测量电流的过程中, 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4)、小星接着测量 A、B 两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如下表所示,C 点的电流如图丁所示。他便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同组的小王认为实验次数太少,应该更换(选填“不同”或“相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多次实验;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0.66
0.42
(5)、他们按照上面的操作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 其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
18、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液面等高的水和煤油如图所示。同组的同学立即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你认为问题的所在是;(2)、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选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3)、 纠正错误后进行实验得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乙可判断出 a 物质是(选填“水”或“煤油”);
②给质量同为 100g 的液体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据此判断液体甲的比热容为。(不考虑加热过程中的各种能量损失)
A.2.1×103J/(kg·℃) B.4.2×103J/(kg·℃) C.2.52×103J/(kg·℃) D.8.4×103J/(kg·℃)
-
19、如图甲所示为电路中某段导体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由此可知通过此段导体的电流方向向(选填“左”或“右”);使用电流表测量其通过的电流大小,如图乙所示,读数为A。
-
20、如图所示,是一款小型制冷空调风扇。在扇叶下方的水箱中加有冰块,冰块在水箱中因室温较高会发生熔化现象。当扇叶转动时水箱喷嘴会喷出水雾,水“雾”在风力作用下会加快发生汽化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都会大量的热量,达到降低室温的效果。若加入冰块质量为 100g,在室温下从﹣10℃升温到 0℃用时 10min,然后又经过 20min 全部变成水,那么冰在熔化时从室内至少吸收了J 的热量,c水=4.2×103J/(kg•℃),c 冰=2.1×103J/(kg•℃);冰升温过程中吸收热量如果由热值为 3×107J/kg 的木材完全燃烧提供,那么需要木材质量至少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