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三部汽油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和汽油机输出机械能的柱状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选填“甲”“乙”或“丙”)的热机效率最高,为。若丙消耗2kg汽油,假如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J,丙输出的机械能为J。(汽油热值为4.6×107J/kg

  • 2、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代榨油时的情景。锅中的胡麻(芝麻)通过翻炒温度升高,这主要是通过的方式增加胡麻的内能;“翻炒时,人感觉到热”中的“热”是指(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 3、为了引导市民文明出行,规范佩戴头盔,共享电动单车,某共享电动车研发组研发了如下开关。如图所示为某电动单车,使用前先摇晃车把检查电量,此时开关S1闭合,只有电量指示灯L1亮起;确认电量充足后扫码开锁,此时开关S2闭合,当骑行者拿出头盔并佩戴后,开关S3闭合,日间行车灯L2亮起,电动机M提示启动,日间行车的灯损毁不会影响共享电动车的电动机启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灯泡L1L2L3都不发光。若只有一个灯泡的灯丝发生了断路,现用一根导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连接a、b点,三只灯泡仍都不亮,则(  )

    A、灯泡L1一定断路 B、灯泡L2一定断路 C、若再将导线连接c、d点,三个灯泡仍都不亮,则L2一定断路 D、若再将导线连接c、d点,三个灯泡仍都不亮,则L3一定断路
  • 5、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  )
    A、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B、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气球“粘”头发 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 D、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 6、小雨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先在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初温为20℃、质量为100g的水和某液体M,再各放入一个温度传感器,然后使它们冷却凝固。若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c=4.2×103J/kg , 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M的比热容为2.8×103J/kg B、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强 C、t2t4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从20℃刚好降到0℃时,水放出的热量小于M放出的热量
  • 7、氢发动机是用气态氢作为燃料,代替传统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氢气燃烧的生成物为水。某氢气发动机汽车的四冲程内燃机转速为2400r/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的越充分,它的热值越高 B、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该车内燃机1s对外做功20次 D、氢气燃烧的生成物为水,所以氢发动机的效率可达100%
  • 8、铜的比热容小于铁的比热容,现有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从铁块传给铜块 B、热量从铜块传给铁块 C、温度从铁块传给铜块 D、温度从铜块传给铁块
  • 9、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柴火烧水 B、压缩空气发热 C、冬天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
  • 10、在冬天,关于热水袋的内能、热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袋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热水袋温度升高,一定是从火炉那里吸收了热量 C、热水袋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热水袋内能增大,一定是从火炉那里吸收了热量
  • 11、厨房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和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高压锅更容易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低 B、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冻肉,由于温度低,所以没有内能 C、水烧开了壶嘴冒“白气”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刚洗过的碗上沾有水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 12、科学揭秘:遇水就亮的灯泡不消耗电能吗?小明逛夜市时,发现有摊主在叫卖一种不消耗电能、遇水就亮的灯泡。小明认为这与物理课上所学知识矛盾,于是买了一个灯泡,将其放入自来水中进行测试。

    水面对应的位置

    a

    b

    c

    灯泡的发光情况

    不发光

    不发光

    (1)小明猜想灯泡遇水就亮的原因是:灯泡内部装有提供能量的 , 灯泡遇水后电路形成路从而发光;

    (2)小明观察到灯泡底部结构由a、b、c三部分组成,如图甲所示,a、c为金属,b为塑料。如图乙,将灯泡缓慢浸入水中,观察灯泡发光情况,收集到证据如表;

    (3)小明拆开灯泡塑料壳,如图丙所示,证明了猜想正确,灯泡遇自来水发光说明自来水是 , 发光是将电能转化为和内能;

    (4)小明将灯泡取出并擦干,不放入水中,如何再次让灯泡发光

  • 13、展会展示了多平台的人工智能软件,小明在学习摩擦起电后得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那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带什么电呢?他利用不同人工智能平台查询的三份资料如下。

    人工智能甲:

    问:用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上什么电荷?

    答:在摩擦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丝绸上,橡胶棒带上正电,丝绸得到了电子,就带上了负电。

    人工智能乙:

    问:为什么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答: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的本领如表:

    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一强)

    玻璃

    毛皮

    丝绸

    橡胶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人工智能丙:

    问:丝绸与橡胶棒谁的电子束缚能力强呢?

    答:根据我查到的资料,橡胶棒束缚电子的能力比丝绸强哦!

    (1)、人工智能的回答持有相同观点的是。(选填“甲、乙”“乙、丙”“甲、丙”或“甲、乙、丙”)
    (2)、小明设计实验验证人工智能甲回答的观点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用(选填“毛皮”或“丝绸”)分别摩擦橡胶棒和玻璃棒;摩擦后的玻璃棒一定带;用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摩擦后的橡胶棒;摩擦后的玻璃棒(选填“排斥”或“吸引”)摩擦后的橡胶棒则人工智能甲是正确的。

  • 14、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 此时混合液的密度(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且混合均匀后,分子(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方。(选填“上”或“下”)。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如图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

  • 15、小云同学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取200g水进行。

    (1)、图甲所示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3)、图丙所示的图像可得,水加热到第5min后水温不变;小云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是否可行?请说明原因
    (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min 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J。[c=4.2×103J/kg°C]
  • 16、如图是冰箱内部简化的电路图,请在相应的虚线框内填上电动机和电灯符号.

  • 17、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的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用毛皮快速摩擦整张橡胶板,用干燥的手指在橡胶板上写一个“大”字,将橡胶板平放,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橡胶板缓慢竖起,随着橡胶板上干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像胶板上显现出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后橡胶板带上负电 B、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C、因为人体是导体,在橡胶板上写“大”字时能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 D、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 18、人们常在节日中品读传统文化、表达美好祝愿。关于下列节日习俗中一些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春节写春联,墨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元宵煮汤圆,汤圆浮出水面前,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小 C、端午赛龙舟,队员奋力冲刺,使用的船桨是费力杠杆 D、中秋共赏月,月饼掰开后难以复原,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 19、下列设备工作过程中没有使用热机的是(     )
    A、拖拉机 B、电瓶车 C、火箭 D、战斗机
  • 20、“天上掉馅饼,外卖飞着来”时代已经来临,如图是深圳海岸城美团外卖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无人机充电时,无人机电池相当于电源 B、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外卖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无人机携带外卖在空中悬停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和无人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