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海水盐差能发电的装置。甲、乙两块渗透膜将容器隔成三个区域,分别加入海水和纯水,甲渗透膜只能让海水中带正电的钠离子通过,乙渗透膜只能让海水中带负电的氯离子通过,此时容器就变成了一个电源,把小灯泡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B、该发电装置左边是电源的负极 C、该发电装置内部,只有负电荷在发生定向移动 D、该发电装置不做任何改变,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 2、兴义杠子面是“贵州名点风味小吃”,小翠运用劳动课上学习到的烹饪技能为家人制作了美味的杠子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滚烫的杠子面含有的热量多 B、随着杠子面的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小 C、当杠子面完全冷却后,其内能为零 D、刚出锅的杠子面“热”得烫嘴,其中的“热”表示的是内能
  • 3、在学习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如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材料

    尼龙

    尼龙

    尼龙

    长度(cm)

    55

    55

    80

    横截面积(mm2

    1

    0.5

    1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A与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处所缺数据为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4、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若在实验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3)、小车在通过AB段的路程为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m/s,
    (4)、在测量AB段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5)、小车在由A到C段运动过程中,若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v2(选填“>”“<”或“=”)
  • 5、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 6、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驶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为参照物。(以上均选择“汽车”或“地面”)

  • 7、小明和爸爸从榆林返回西安的高速公路上,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图乙所示是某时刻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车全程的平均车速为90km/h B、从标志牌到西安车速不得超过120m/s C、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至少行驶15分钟才能到达西安 D、如果汽车以图乙中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通过的路程为180km
  • 8、如图是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拍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4.5cm C、小球在DF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
  •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丁三者具有相同的频率 B、甲、乙、丙三者具有相同的振幅 C、乙的音色与甲、丙的不同 D、甲、乙、丙三者具有相同的频率
  •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中能听到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D、图丁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11、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 1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 1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坐公车时,座位上的你相对于司机是运动的 B、卡车配合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 14、如图所示是禁止鸣笛标志,下列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它相同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航母指挥员戴耳罩 C、高速公路旁的隔声板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 15、如图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甲: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 B、乙: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丙: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和海底的情况 D、丁: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
  • 16、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1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23 , 接着以15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13 , 那么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A、7.5m/s B、10m/s C、11.25m/s D、12.5m/s
  • 17、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莲的茎中间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那一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2℃ B、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18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
  •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15V不变,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1.6A。

    (1)、只闭合S2时,电压表V1示数是多少?
    (2)、只闭合S1S2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2A。则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多少?
    (3)、若将电流表A1替换为电压表V3 , 只断开S2时,V1示数为2V,电压表V2的示数是多少?
  • 20、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乙中A、B、C、D是实验用的几种电阻丝(S代表导体的横截面积)。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甲中M、N之间接入不同导体时,可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判断导体的电阻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法;
    (2)、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M、N之间应接入图乙中的(填字母);这样做是为了控制横截面积和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法;
    (3)、若在M、N之间接入导体A、B,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的关系;
    (4)、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如果接入M、N之间的导体电阻阻值比较接近,实验现象不明显,你的解决办法是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他把M、N与旧日光灯管中的钨丝连接,闭合开关S后,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小,这说明温度升高,钨丝的电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