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实验小组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小明使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

    (1)、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
    (2)、为了比较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的吸热本领,小明提出了两种比较方案:

    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②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3)、 小明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
    甲液体的温度/℃2023262932343842465054
    乙液体的温度/℃2026323846505660657176

     加热4min后,液体升高的温度多,吸热能力较强的是液体(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4)、小红选用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已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5:4 , 则图像①反映的是液体(选填“a”或“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红发现,每加热2min液体a的温度升高5 , 则图中t1=℃。(不计热损失)

  • 2、 如图是小强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过程:

    (1)、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小强按照图甲连接电路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
    (3)、 按照图甲测量完L1两端的电压后,继续测量L2两端的电压。为了节省时间,小强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用此方法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所连的电路,他要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图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找出这根接错的导线,在它上面画“×”,并用笔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

    (5)、右表是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分析第1、2次数据初步得出结论,可推断第3次实验中,L2两端的电压UBC=V. 

    次数

    AB间的电压UAB/V

    BC间的电压UBC/V

    AC间的电压UAC/V

    1

    0.9

    1.9

    2.8

    2

    1.4

    1.4

    2.8

    3

    1.7

     

    2.8

  • 3、 
    (1)、如图甲,电流表的分度值是A,读数为A;图乙,电压表读数是V;图丙,电阻箱的读数为Ω。

    (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正确连接电路后,电流表在A、B、C处测得的电流示数均如图乙所示,则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3)、在实验中,通过多次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来测量ABC处的电流,目的是____(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 4、
    (1)、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 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连成实物电路。

    (3)、 如图是一种防倾斜报警电路原理图,通过电铃、灯泡提示被检测装置的倾斜情况(电铃和灯泡的工作电流相同)。图中S为重力开关,金属棒a可绕悬挂点O自由转动。当物体处于竖直方向时,a在导线A、B中间;当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时,灯泡L1亮、电铃响;当a向右偏离竖直方向时,灯泡L2亮、电铃响。请按上面的要求把电路连接完整。 

  • 5、如图是小勇连接的实验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只灯泡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来排查故障。假定该电路中灯泡L2已断路,则当他用导线连接L2两端时,L1 , L2(均选填“不发光”或“发光”)。更换灯泡L2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选填“L1流向L2”或“L2流向L1”)。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测(选填“L1”“L2”或“电源”)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6.2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此时灯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V和V。

  • 7、如图甲所示,一根长条形的物体接触金属球后发现金属箔张开,则只通过该现象(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图乙是一种电位器,调节旋钮能改变台灯的亮暗程度,电位器必须与灯泡(选填“串”或“并”)联。图丙,若要实现沿逆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泡变亮,必须将接线柱B接入电路。

  • 8、 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现象。如图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若该热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飞轮转速是r/min。

  • 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中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其中乙是态分子的排列模型,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选填“甲”、“乙”或“丙”),由图甲变成图乙的过程,物体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0、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燃料,火箭上升过程中燃料的质量减少时,燃料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完成各项任务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返回舱的内能。
  • 11、佛山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V,导线一般是用金属做的,因为金属是体。
  • 12、右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2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 13、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AB为固定端,P为滑片。若想使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阻变大,则应将(  )接入电路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 14、在下列A、B、C、D这四个电路图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 1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 16、风力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  )
    A、电能→机械能 B、光能→电能 C、机械能→电能 D、电能→内能
  • 17、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的横截面积 C、导体的长度 D、导体的材料
  • 18、通过阅读伽利略发现单摆等时性的故事,激发了小明的探究热情,他用一端系一个小球的细线做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观察到单摆摆动过程中,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小明提出问题: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A:可能跟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

    猜想C:可能跟小球的质量m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铁架台细线和小球,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天平(目前没有学习,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m)和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数据如下表:

    序号

    细线长度L/cm

    小球质量m/g

    摆动角度θ/°

    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00

    10

    3

    2.0

    2

    200

    10

    3

    2.8

    3

    200

    10

    5

    2.8

    4

    100

    15

    3

    2.0

    ①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法。

    ②要验证猜想C应该对比两次实验。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 ,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均选填“长”或“短”)
    (4)、爱思考的小明对单摆与摆长的关系很感兴趣,以下是他查阅的资料: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单摆的周期,单摆周期的平方跟摆长成正比。根据上述实验结论、他查阅的资料和上表的数据,推测要制作周期为1s的单摆,细线的长度大约是(     )
    A、25cm B、50cm C、75cm D、150cm
  • 19、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智能手机

    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智能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GPS和电子邮件功能。可以下载应用程序、音乐、图片视频等等。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1)、接听电话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辨别打电话的人;当手机倍速快速播放视频时,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2)、关机时,手机屏幕(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此时有人会把屏幕当成镜子使用,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射;
    (3)、有人为了防止玩手机被人偷看到屏幕内容,在屏幕上贴了手机防窥膜,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32。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选填“能”或“不能”)防止正上方的窥视。
  • 20、爱好音乐的小华,平时喜欢吹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拆开自己的口琴,发现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1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铜片在气流的冲击时振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1)、口琴吹出优美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对着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在图甲中,C区是音区(选填“高”、“中”或“低”);
    (3)、当吹同一个气孔用力越大时,发出的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大;
    (4)、停止吹气后仍会“余音未绝”,其原因是____;(选填“A”、“B”或“C”)
    A、这是声音的回声 B、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C、铜片在继续振动
    (5)、如图乙所示,示波器中声音的图形是口琴的是。(选填“A”或“B”)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