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少量的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看到瓶内出现  , 是由于水蒸气 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使得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原因是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选填“强”或“弱”),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 (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 3、酒驾易造成交通事故,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检测司机是否酒驾,图中的 R1为定值电阻,R2是一个气敏传感器,它的电阻值会随着其周围酒精蒸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检测时,喝了酒的司机对着气敏传感器吹气,则( )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用丝绸分别摩擦a、b两根玻璃棒,手持b玻璃棒靠近被吊起的a玻璃棒,会观察到a玻璃棒被b 玻璃棒吸引过来 B、乙图中,将发光二极管 (LE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沿箭头方向流入,LED发光 C、丙图中,闭合开关,两灯均发光,将其中一个灯泡拧走,另一灯泡继续发光 D、丁图中,闭合开关,用一根导线接在L2两端,则L1、L2都不亮
  • 5、如图甲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a、b、c、d分别为四个接线柱,P为滑片,将它连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的 M、N两点之间,使P 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增大,那么正确的连法是 ( )

    A、a、d B、c、d C、a、b D、b、d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电子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导体的电阻越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C、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 7、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对物体加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中与实际吻合的是( )

    A、甲图中,对试管内的水加热,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内能增加 B、乙图中,对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不断增大 C、丙图中,对物体加热,物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丁图中,对电阻丝加热,灯泡将变亮
  • 8、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搓手取暖

    8摩擦发热

    B、热水袋驱寒 C、压缩空气升温
  • 9、下列物理量的值中合理的是 ( )
    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B、四冲程汽油机的效率可达100% 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D、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 10、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在A点鸣笛,2s后驾驶员在B点听到回声,已知汽车的速度为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时,汽车距离大山多远?
    (2)、驾驶员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大山多远?
    (3)、此汽车长10m,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990m隧道,求汽车完全在隧道里的时间有多长?
  • 11、在探究声音有关实验时,小李和小张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如图②所示,小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的一端,小张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传过来的声音,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不能听到铃声,在此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可以得知,如果实现移民月球,同一栋房子噪声污染(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原因是(说对一方面即可给分);
    (4)、如图④所示,为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尺子在不断振动;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 , 重做几次实验,探究本实验中,要用大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力去拨动尺子,这种物理实验方法我们称为(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 12、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填“能”或“不能”)传声。
  • 13、小明要测量自己50m跑的平均速度和后30m的平均速度,他请来甲乙丙三位同学协助,
    (1)、按以下步骤进行测量:

    ①在操场上量出50m的直线路程:

    ②请甲、乙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距离起点m处和m处:

    ③请丙同学站在起点处做发令员、当丙大声喊“预备——跑”的同时迅速向下挥动小红旗表示跑步开始:

    ④小明跑完全程,两位计时员从听到“跑”声开始计时,分别用秒表记下小明跑到自己所站位置的时间。

    (2)、步骤①中,要在操场上量出50m的路程,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A、量程20cm分度值1mm的塑料直尺 B、量程1m分度值1cm的木尺 C、量程5m分度值1mm的钢卷尺 D、量程100m分度值1cm的皮卷尺
    (3)、有同学提醒小明,步骤④的操作方法不当,你的改进建议:
    (4)、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请你帮他填写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内容。

    前20m所用的时间t1/s

    全程50m所用的时间t/s

    所用的时间t2/s

    全程50m的平均速度v/m·s-1






  • 14、
    (1)、小明练习使用刻度尺时测出一小块长方形木条的长度为2.00cm,请在图中补画完整。

    (2)、下图需用三角板辅助测量壹元硬币的直径,请在图上画出三角板正确的放置方法。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记录如下:

    时间/秒

    5

    10

    15

    20

    路程/米

    10

    20

    30

    40

    在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t图像。

  • 15、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显示的噪声为94.6(填写单位)。

  • 16、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说法正确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一定会给人以享受;而噪声使人烦躁,有害人的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振动总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噪声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可从消声、吸声、隔声等措施减弱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 17、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实验时应选择较(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这样才容易产生摩擦起电现象;

    (2)林红同学用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电荷相互 , 异种电荷相互

    (3)林红用纸巾与塑料吸管摩擦后,发现塑料吸管和纸巾都能吸引不带电的泡沫小球,这说明吸管和纸巾带了“电”,判断的根据是

  • 18、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加热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如图甲、乙)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选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这是为了运用法进行实验(选填“比较”或“控制变量”);
    (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通过(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同学们做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乙图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4)、烧杯中的水第3min的内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min时水的内能。
    (5)、烧杯中的煤油在第2min时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min时的比热容。
  • 19、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 20、小刚双手对搓后感觉手上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经测量发现球皮表面温度升高,这一现象说明对气体 , 气体内能增大。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