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物理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沿江区域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充分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风斩落叶 B、柜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 C、路过面包房闻到香味 D、墙内开花墙外香
-
2、2023年10月,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十七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如图是神舟十七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过程中,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神舟十七号是静止的 B、对接成功后,以神舟十七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运动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空间站组合体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为参照物,空间站组合体是静止的 -
3、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8dm B、中学生的臂展约为25cm C、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min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
4、如图所示为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大桥全长55km,汽车限速。
(1)、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一辆汽车进入大桥后先以的速度行驶15s,接着以的速度行驶5s,求在20s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5、小明用每0.5秒拍照1次的频闪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纸锥下落的照片,进一步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纸锥从A到E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 判断的依据是相同的时间纸锥下落的距离;(2)、右侧为纸锥从E下落到F过程的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m/s。 -
6、如图所示,小红敲击音叉发声,再使它与悬挂着的乒乓球 ,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
7、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小朋友互动的情况。该机器人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调大机器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
8、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地点相同方向匀速骑行,骑行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他们骑车时,速度较快的是同学,其速度为m/s。

-
9、“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优优在周末与爸爸并排跑步时用“智能手环”记录了一段时间内跑步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 折算成速度为。在跑步过程中,优优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

-
10、“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师生宣誓的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对师生来讲,宣誓声不属于噪声 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
11、学物理、识生活。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A、1.1km/h B、1.1m/s C、11m/s D、11km/h
-
12、荀子《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中“跬”为单脚迈出一次的距离。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跬”的距离最接近( )A、0.1m B、0.6m C、2cm D、50dm
-
13、编钟、石磬和骨笛均是我国出土的古代乐器,其中编钟和石磬是打击乐器,骨笛是管乐器,用它们演奏时( )
A、敲击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编钟的力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敲击石磬,石磬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吹奏骨笛,其发出声音的音色与编钟、石磬不同 -
14、如图所示的智能音箱装有声纹识别功能,只识别“主人”的声音,而对于其他人的命令不予理会。音箱识别“主人”指令主要靠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
16、如图甲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小车A和小车B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B向左运动。如图乙是小车A和小车B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第15s末两车正好相遇。(小车均可看成长方体)
(1)、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m/s?(2)、如图乙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第10s末时相距多少m?(3)、如图丙所示,每一条道均为6m宽,一行人正开始以2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横穿马路,长度为5m、宽度为2m的小车C此时也在向正前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距离人的行走路线25m,小车C始终行驶在该车道的中间,为了使行人安全通过,小车C的行驶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
1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小孔大用中学生常用的中性笔笔帽上的小孔是出于保护青少年的安全,确保如果有人误吞笔帽时仍有空间进行呼吸,因此也被称为“救命孔”如图甲、乙。国家因此制定了相关标准,书写笔、记号笔、修正笔和水彩笔的笔帽应符合下列3条规定中的至少一条:1:笔帽尺寸足够大。2:笔帽上需要有一个横截面积至少为平方毫米的通气小孔。3:笔帽上的小孔最小通气量为。
(1)、中性笔握手的位置上有一层橡胶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笔与手之间的摩擦,笔尖滚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选填“滑动”“滚动”或“静”摩擦。(2)、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这种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法的科学原理是: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小时,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3)、中性笔笔帽上的小孔会使笔帽内外的气压选填“相同”或“不同” , 摘笔帽时更容易;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平均流速可达。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国标要求的最小通气量,则通气孔的横截面积至少为。(4)、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由于气管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小,若医生至少需要1N的力作用在笔帽上才能将笔帽取出。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 , 则此时肺内气压大约是 Pa。外界气压 -
18、我国很早就有使用滑轮的记载,如图甲的汉代砖刻便记录了矿山使用滑轮做起吊机械的场景。借助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篮子质量不计 , 质量为60kg的采矿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70kg的矿石从矿坑匀速提起,10s内矿石上升了2m。忽略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工作时矿工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 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
19、独轮车俗称“手推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科技发明成果,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如图空载时车总质量为30kg、最大可装货物70kg。若某次满载使用时50s匀速行驶了60m。已知独轮车满载时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独轮车正常行驶时的平均速度;(2)、独轮车满载时受到的重力;(3)、独轮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 -
20、中国人民海军372潜艇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掉深”危机,全艇官兵仅用180秒成功处理险情,创造人类潜艇史上的奇迹。这一消息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掉深”是由于海水密度突变导致浮力骤减,造成潜艇急速下沉。于是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绳、烧杯、金属块及密度不同的液体 , 通过实验寻找“浮力大小随液体密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种类
金属块的重力
测力计示数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酒精
水
盐水
(1)、金属块的重力为N,金属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3)、由此判断发生“掉深”时,潜艇是由海水的____;
A、高密度区驶向低密度区
B、低密度区驶向高密度区(4)、关键时刻,全艇官兵在40秒内开启应急供气阀门,向所有水舱供气,通过排出水舱内的水,减小潜艇受到的 , 阻止“掉深”;(5)、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