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燃气灶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完全燃烧体积为V的燃气(燃气的热值为q),水吸收的热量为Q,则此燃烧过程中燃气放出的热量为 , 该燃气灶的热效率为×100%(本小题用题中字母表示)
  • 2、某同学刚把电热蚊香加热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家里空气开关立即“跳闸”。原因可能是插头内部发生了故障,从而使干路中的过大,导致空气开关自动切断电路。
  • 3、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如果能找到冰,可以让冰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将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活动基地并进行深空探索。
  • 4、“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接收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约为m/s
  • 5、如图所示,飞机的机翼是仿照鸟的翅膀设计出来的,气流经过机翼下方的流速比上方

    的流速小,机翼下方的空气压强比上方的空气压强 , 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飞机升得越高,受到的大气压越.

  • 6、如图所示,是五彩祝福鸡蛋。在鸡蛋着色的过程中,火龙果、橙子、紫甘蓝等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的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 , 温度越 , 色素进入越快。

  • 7、如图所示,学校足球赛场上的守门员接住射来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守门员通过戴上手套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力,可以更稳地接住球。

  • 8、如图所示,我国航天员在处于失重环境的中国空间站中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的冰墩墩将做直线运动,该现象可以用第一定律来解释。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5 年5 月,我国首批五座9000 吨级气膜粮仓充气成型,标志着中国第四代新型粮仓正式进入实践应用阶段.

    每座气膜粮仓直径为 24 m、高度达33 m.结构如右图所示,外层为 PVDF 材料的白色膜材层,反射太阳光且防水;中间层为聚氨酯材料层,导热系数远低于混凝土建材;内层为钢筋混凝土层,起主要支撑作用.气膜粮仓相当于给传统粮仓“穿上了一件雨衣和一件羽绒服”,其储存粮食的气密性和保温性都大幅提升.投入使用后,气膜粮仓集成氮气气调技术,将高纯度的氮气注入粮堆内部.均匀分布的传感器实时获取粮食温度、湿度等信息.

    气膜粮仓就像白色安全卫士,守护着粮食安全.

    (1)、聚氨酯材料具有优良的.(填材料属性)
    (2)、为减少粮食因变质产生损失,在气膜粮仓中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3)、9000 t粮食可以提供____万人一天的口粮.
    A、2.3 B、23 C、230 D、2300
    (4)、工程上,常用测量“压强差半衰期”的方法来检测粮仓的气密性.

    原理

    操作

    用风机将空气吹入粮仓内,使粮仓内外达到一定的压强差、停机后,由于漏气,粮仓内外的压强差逐渐减小.根据压强差衰减到一定程度的时间,判断气密性的好坏.

    测量人员仔细观察压强差的变化,当压强差下降到500 Pa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压强差下降到 250 Pa时,停止计时,秒表的示数即为本次测定的“压强差半衰期”.

    ①检测现场,某风机功率是 11 kW,送风量约为36000 m3/h,则该风机正常工作 1m in消耗的电能为J,吹进粮仓的空气质量约为kg,空气密度约为1.3kg/m3.

    ②粮仓内外压强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本次测定的压强差半衰期约为s.

    ③对照国家公布的《粮仓气密性分级表》,该气膜粮仓气密性达到级.

    级别

    压强差半衰期t(min)

    I

    1=8

    5≤t<8

    3≤t<5

    1≤t<3

    V

    l<1

  • 10、小明发现冰块在不同饮料中熔化快慢不同,决定探究影响冰块熔化快慢的因素.

    (1)、相同的0℃的冰块在某液体中熔化得快,说明相同时间内,冰块在该液体中吸收的热量(选填“多”或“少”).
    (2)、若将两个相同的0℃的冰块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ₖ、F盐水,与液体接触面积分别为S、S盐水 , 则 FF盐水 , S水S块水.
    (3)、为探究冰块熔化快慢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下列两个方案,应选用方案.

    方案一:如图1、2,取两个相同的0℃的冰块,一块直接放入水中,另一块竖切成4 小块放入相同的水中,记录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分别为t1、t2.

    方案二:如图3.4,在装满相同温度的水和浓盐水的玻璃杯中,分别放入相同的0℃的冰块,盖上杯盖使冰块保持浸没,记录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分别为t3、t4.

    (4)、①采用方案一进行实验,发现 t2<t1, , 得出的结论是.

    ②采用方案二进行实验,发现 t3t4, , 得出的结论是.

    (5)、在用方案二进行实验前,小明根据“向积雪的公路上撒盐,盐能尽快地融雪”,预测冰块在浓盐水中熔化得更快.他的推理是否正确? , 请说明理由:.
  • 11、学习小组利用电子秤、注射器做“测量液体密度”实验.

    电子秤置于水平桌面上,将量程为10 ml的空注射器放在秤盘上,按“清零”键,数码显示屏显示“0.0”,再放上质量为 100g的标准砝码,数码显示屏显示“100.0”,可认为电子秤只测量了砝码的质量.

    (1)、撤掉砝码,若用注射器吸取10 ml水,放在秤盘上,数码显示屏应显示“”.
    (2)、将此电子秤和注射器改装成准确度高的电子密度计.如图,在数码显示屏右侧贴一张标签纸,请完成密度计的读数面板设计.

    (3)、请完善操作说明书。

    电子密度计操作说明书

    1.将电子秤放置于平稳无风的水平台面上,按电源键开机;

    2.  , 按“清零”键;

    3. 

    4.将注射器放在秤盘上,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开机状态下按电源键关机。

  • 1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 R的阻值.

    (1)、如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电流表示数有变化,则故障是 .(写出一种可能的情况)
    (3)、排除故障,闭合开关前,小明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04 A,由于没有螺丝刀,无法调零.继续实验,电流表示数为0.28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读数为V,电阻R 的阻值为  Ω.多次测量后,为了画出通过电阻R 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应注意什么? .
    (4)、小明画出了如图3的图像.发现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04 A,此数值恰与电流表未调零时的示数相同,他认为这是一种巧合.他的观点是否正确? , 请说明理由:.
  • 13、小华和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实验应选用(选填“薄”或“厚”)茶色玻璃板,并准备两个相同的棋子A、B.
    (2)、小华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再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使它与棋子A 所成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 , 在方格纸上标记棋子A、B的位置A、B1.
    (3)、小明将棋子B放在 B1 位置,调整棋子A 的位置,使它与棋子B所成的像重合,在方格纸上标记棋子A的位置A2.如图,A2与A.不重合的具体原因是.
  • 14、某电水壶内部电路简化后如图.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水壶处于加热状态.水烧开后温控开关S2 自动断开,电水壶处于保温状态.已知电阻R1为22Ω,保温时通过 R 的电流为0.2 A,c=4.2×103J/(kg·℃).求:

    (1)、将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70℃,水吸收的热量Q;
    (2)、电水壶处于加热状态时的电功率 P;
    (3)、电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时,1min消耗的电能W.
  • 15、某无人快递配送车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500 cm2.对地面的压强为1×105Pa,在大小为400 N的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g 取10 N/ kg.求:

    (1)、配送车所受阻力 f 的大小;
    (2)、配送车与货物的总质量m.
  • 16、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1,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作出苹果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标出A 处的磁感线方向和电源正、负极.
    (3)、如图3,卫生间吸顶灯从A 点发出的一束光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 17、现收藏于扬州市博物馆的东汉铜卡尺如图1.小明观察后仿制了一把卡尺,活动长爪滑动到最左侧时,其端与刻度尺“0”刻线对齐.如图2,用此卡尺测量透明胶带卷的外径和厚度,测得外径为cm,内径为cm.

  • 18、某款人形机器人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安装在腹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的实像.该机器人跑步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有力的作用.以并肩运动的陪跑员为参照物,机器人是的.机器人跑完21km路程用时约为2 h40 min,平均速度约为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19、如图是兄弟二人抬水的场景.扁担相当于杠杆,若以哥哥的肩为支点,弟弟对扁担的作用力是动力,哥哥将水桶悬挂点向自己移动一段距离,动力臂 , 阻力臂 , 弟弟对扁担的作用力.(填变化情况)

  • 20、如图,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所测孔连接的是线.多个用电器同时插入插线板都能独立工作,各用电器是联的.断开插线板上的开关,所有插孔都不能供电,表明开关连接在路上.三孔插座中间的插孔接地,将用电器的 与大地相连,目的是防止触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