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04cm、26.00cm、26.02cm、26.9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cm。
  • 2、如图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具有性。

  • 3、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音叉的声音是通过传到人耳的,敲击音叉和吹笛子的声音明显不同,那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 4、根据图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比乙的响度大 B、甲和乙的音调不一样 C、甲比丙的响度小 D、乙、丙的音色不同
  • 5、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蒸发和沸腾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B、游泳者身上的水正在升华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D、图中狗吐出舌头并不断哈气,是为了减慢舌头上的水分蒸发
  • 6、如图所示,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液化 B、雾凇的形成---升华 C、露珠的形成---凝华 D、湿衣服变干---汽化
  • 7、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声波震碎玻璃杯
    C、体检时使用的B操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 8、如题2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9、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凝华 B、熔化 C、凝固 D、液化
  • 10、定量计算在电学学习中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②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阻值为15Ω,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0A,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0A。求:

    ①电源电压;

    ②R2的阻值。

  • 11、某同学在家使用煤气炉烧水,完全燃烧一部分煤气后放出了2×106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4kg的水吸收后,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70℃,煤气的热值q=4.0×107J/m3 ,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试求:
    (1)、此过程中消耗的煤气为多少?
    (2)、(2)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3)、该炉子的热效率为多少?
  • 1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利用电压恒为3.0V的电源、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1A”)、电压表和电流表做了如下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如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4

    R/Ω

    5

    10

    20

    30

    I/A

    0.4

    0.2

    0.1

    0.07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第4次实验数据不是实验测量得出的,其理由是  ;②排除第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 13、小明用三个电压表和两个灯泡,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该选择规格 的小灯泡做实验。
    (2)、小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两只灯泡均不亮,电压表V1无示数,电压表V2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为6.3V,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导致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V.
  • 1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该装置粗测花生米的热值,过程如下:用电子秤取30g水放入烧杯中,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水中,并连接电脑;取0.7g花生米穿在细铁丝上,点燃花生米,立即移到烧杯正下方,给水加热,传感器获得温度一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c水=4.2×103J/(kg•℃))

    (1)、实验中花生米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来显示;
    (2)、①实验过程中老师提醒小明要适当转动花生米。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根据乙图像,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J/kg。在实验中小明看到花生米燃烧冒大量的黑烟,这会导致测得的热值真实值。

  • 15、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能量转化原理如图所示,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就会启动,既能向车轮输送能量,又能给蓄电池充电。在某次测试中,测试前蓄电池已储存的电能为2.5×108J,测试中全部由内燃机提供能量,燃料的热值为4.5×107J/kg,汽车以5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了1h,受到的阻力恒为4000N,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10%,若在该测试中,共消耗了10kg燃料。则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J,该汽车内燃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是  %。

  • 16、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标有“25Ω,2A”字样。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V,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压逐次下调,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U/V

    2.5

    2.0        

    0

    1.5

    1.2

    I/A

    0.25

    0.22

    0.2

    0.18

    0.16

    R/Ω

    A、第3组实验中电压表示数为零,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是小灯泡短路 B、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C、第5组实验数据不能通过实验得出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1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时,小明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0Ω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V,记下电流表示数;分别将电阻箱R阻值调为20Ω和30Ω继续完成该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通过导体的电流 B、该探究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是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C、该探究实验可选用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 D、R的阻值由10Ω调为20Ω后,需要将滑片P向A端移动
  • 18、小明在前往科技馆的路上想起了之前学习过的电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B、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都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 19、由电源、开关、导线和两只灯泡组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2V和1V,则(  )
    A、两灯可能并联 B、两灯一定是并联 C、两灯可能串联 D、通过两灯的电流一定相等
  • 20、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