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物理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沿江区域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04cm、26.00cm、26.02cm、26.9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cm。
-
2、如图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具有性。

-
3、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音叉的声音是通过传到人耳的,敲击音叉和吹笛子的声音明显不同,那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
4、根据图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比乙的响度大 B、甲和乙的音调不一样 C、甲比丙的响度小 D、乙、丙的音色不同 -
5、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蒸发和沸腾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B、游泳者身上的水正在升华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D、图中狗吐出舌头并不断哈气,是为了减慢舌头上的水分蒸发 -
6、如图所示,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雪的形成----液化
B、
雾凇的形成---升华
C、
露珠的形成---凝华
D、
湿衣服变干---汽化
-
7、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声波震碎玻璃杯
C、体检时使用的B操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
8、如题2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9、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凝华 B、熔化 C、凝固 D、液化
-
10、定量计算在电学学习中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②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阻值为15Ω,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0A,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0A。求:①电源电压;
②R2的阻值。
-
11、某同学在家使用煤气炉烧水,完全燃烧一部分煤气后放出了2×106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4kg的水吸收后,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70℃,煤气的热值q=4.0×107J/m3 ,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试求:(1)、此过程中消耗的煤气为多少?(2)、(2)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3)、该炉子的热效率为多少?
-
1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利用电压恒为3.0V的电源、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1A”)、电压表和电流表做了如下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如表格:实验次数
1
2
3
4
R/Ω
5
10
20
30
I/A
0.4
0.2
0.1
0.07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第4次实验数据不是实验测量得出的,其理由是 ;②排除第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
13、小明用三个电压表和两个灯泡,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该选择规格 的小灯泡做实验。(2)、小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两只灯泡均不亮,电压表V1无示数,电压表V2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为6.3V,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导致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V. -
1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该装置粗测花生米的热值,过程如下:用电子秤取30g水放入烧杯中,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水中,并连接电脑;取0.7g花生米穿在细铁丝上,点燃花生米,立即移到烧杯正下方,给水加热,传感器获得温度一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c水=4.2×103J/(kg•℃))
(1)、实验中花生米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来显示;(2)、①实验过程中老师提醒小明要适当转动花生米。这样做的目的是;②根据乙图像,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J/kg。在实验中小明看到花生米燃烧冒大量的黑烟,这会导致测得的热值真实值。
-
15、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能量转化原理如图所示,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就会启动,既能向车轮输送能量,又能给蓄电池充电。在某次测试中,测试前蓄电池已储存的电能为2.5×108J,测试中全部由内燃机提供能量,燃料的热值为4.5×107J/kg,汽车以5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了1h,受到的阻力恒为4000N,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10%,若在该测试中,共消耗了10kg燃料。则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J,该汽车内燃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是 %。

-
16、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标有“25Ω,2A”字样。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V,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压逐次下调,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U/V
2.5
2.0
0
1.5
1.2
I/A
0.25
0.22
0.2
0.18
0.16
R/Ω
A、第3组实验中电压表示数为零,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是小灯泡短路 B、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C、第5组实验数据不能通过实验得出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1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时,小明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0Ω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V,记下电流表示数;分别将电阻箱R阻值调为20Ω和30Ω继续完成该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通过导体的电流 B、该探究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是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C、该探究实验可选用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 D、R的阻值由10Ω调为20Ω后,需要将滑片P向A端移动 -
18、小明在前往科技馆的路上想起了之前学习过的电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B、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都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
19、由电源、开关、导线和两只灯泡组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2V和1V,则( )A、两灯可能并联 B、两灯一定是并联 C、两灯可能串联 D、通过两灯的电流一定相等
-
20、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