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钢球质量mM , 分别从图中的位置由静止释放(hH),木块放置在水平面上。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比较铜球动能大小的,这种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若水平面是光滑且足够长的,木块被撞后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甲、丙两次实验,(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原因是
    (4)、汽车行驶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需要限速,能说明这一原因的是两次实验,原因是:当质量一定时,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 2、
    (1)、在图中将汽车拉出泥潭,画出用力最小的绕法。

    (2)、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地点,C点是小球摆动的右侧最高点,在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作出小球经过C点时所受重力示意图。请选出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并涂黑。

    (3)、如图甲所示,有一个氢气球带着一个小铁球在空中匀速上升,t0时刻时候绳子突然断裂。请在图乙中画出小球从绳子断裂到落回地面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随时间t的大致变化图像。

  • 3、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如果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 , 则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次;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 则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J

  • 4、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 , 重力势能(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5、我国ZTZ99G式主战坦克,它的动力机械是热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器。在热机的工作过程中,完成这一能量转化的冲程是
  • 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摩擦和绳重,分别用两装置提升相同的重物到同一高度,则F1F2(选填“>”“<”或“=”);若增加重物被提升的高度,则机械效率将 , 若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则机械效率将(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7、如图所示装置,工人用250N的拉力,在3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6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 物体被提高做的有用功为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

  • 8、如图甲所示,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 在10s内将重物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该过程中,力做功占比如图乙所示;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克服摩擦力做功为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

  • 9、夏天的南海东风水库比其他地方温度低些,因为水的比砂石和泥土大;烈日下的水泥路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内能。岸边花香四溢,这说明分子
  • 10、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加热10min时,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B、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C、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吸收的热量少 D、从吸热能力方面看,选择甲液体做冷却剂比乙液体效果好
  • 11、如图各情境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推而不动 B、搬而未起 C、推车前进 D、高举不动
  • 12、如图所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活塞面积为30cm2 , 气缸容积为150mL;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105Pa,飞轮1min转动1800r,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若1min消耗汽油10g,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求:

    (1)、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F;
    (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W;
    (3)、燃气对活塞做功的功率P;
    (4)、该汽油机的效率。
  • 13、某中学每天为学生提供开水,一天用电热水器将10kg的水从18℃加热到68℃,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1)、求在这一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若水吸收的热量全部被煤油吸收且使煤油温度升高了50℃,求煤油的质量;
    (3)、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吸收4.2×106J的热量,求水的末温。
  •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图甲为电路图,图乙为实物图,用同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去测量电流。

    (1)、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第1次实验时,小明依次测量A、B和C三处的电流,并记录在表中,C点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3)、换用不同电池完成测量后,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串联电路中电流 

    实验序号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1

    电流I/A        

    0.32

    0.32

    2

    电流I/A

    0.26

    0.26

    0.26

    3

    电流I/A

    0.20

    0.20

    0.20

    (4)、为使结论更具备普遍性,下一步最好选择与原来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这种从个别事实(多次实验)推理出普遍性规律的思维方法叫 法(选填“归纳”、“类比”或“控制变量”)
    (5)、实验后,小明猜想灯泡靠近电源正极的远近可能会影响灯泡亮度。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以下方案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开关与电流表位置互换 B、两灯泡位置互换
  • 15、如图甲是质量100g某物质的熔化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曲线图如图乙所示。

    (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两点的内能大小分别为E1、E2 , 则E1E2
    (2)、根据图像和相关知识,该物质从第6min至第8min共吸收  J的热量【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c=3×103J/(kg•℃)】。
    (3)、如果从开始记录到刚沸腾时,完全燃烧了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5g。根据图像信息和相关知识,此过程中的热转化效率是 %。
  • 16、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利用碳素纤维制成的、接上几节电池就可以发热的“发热纸”,通电后,用这种纸包装的食品香热可口,由此可知碳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这种“发热纸”在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内能。
  • 17、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香炉的内能,加热1千克水,使其温度上升2℃,则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焦。(C=4.2×103J/(kg•℃))
  • 18、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接在了小灯泡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S,一定会发生的是( )

    A、电源损坏 B、小灯泡L1不亮 C、电流表损坏 D、小灯泡L2不亮
  • 19、某博物馆文物展示台的结构如图所示,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以及报警电路组成,文物放置在金属片B上。对展示台实现报警功能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A、金属片B和弹簧在电路中属于用电器 B、当铃响时,灯亮度不变,这是因为灯和电铃是并联关系 C、文物被搬离开时,灯自动熄灭、电铃响 D、如果不法分子想盗窃文物,他应先剪断导线a
  • 20、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C、原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 D、原子核虽然很小,但是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