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物理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沿江区域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我国很早就有使用滑轮的记载,如图甲的汉代砖刻便记录了矿山使用滑轮做起吊机械的场景。借助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篮子质量不计 , 质量为60kg的采矿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70kg的矿石从矿坑匀速提起,10s内矿石上升了2m。忽略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工作时矿工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 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
2、独轮车俗称“手推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科技发明成果,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如图空载时车总质量为30kg、最大可装货物70kg。若某次满载使用时50s匀速行驶了60m。已知独轮车满载时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独轮车正常行驶时的平均速度;(2)、独轮车满载时受到的重力;(3)、独轮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 -
3、中国人民海军372潜艇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掉深”危机,全艇官兵仅用180秒成功处理险情,创造人类潜艇史上的奇迹。这一消息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掉深”是由于海水密度突变导致浮力骤减,造成潜艇急速下沉。于是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绳、烧杯、金属块及密度不同的液体 , 通过实验寻找“浮力大小随液体密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种类
金属块的重力
测力计示数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酒精
水
盐水
(1)、金属块的重力为N,金属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3)、由此判断发生“掉深”时,潜艇是由海水的____;
A、高密度区驶向低密度区
B、低密度区驶向高密度区(4)、关键时刻,全艇官兵在40秒内开启应急供气阀门,向所有水舱供气,通过排出水舱内的水,减小潜艇受到的 , 阻止“掉深”;(5)、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
4、斜面常出现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借助斜面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先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再去掉棉布,分别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并比较小车滑行的选填“距离”或“速度”;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由此推理: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会做运动;
(2)、在探究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B物块被推开的距离反映出A钢球动能的大小,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让不同钢球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两个实验都让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物体运动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
5、小明发现用玩具小车可以探究多个实验,如图。
(1)、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否保持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操作是为了验证“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这一条件;(2)、如图2,将完全相同的小车以A、B两种方式放在海绵上,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
(3)、如图3所示,木块跟随小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出现如图4情况,可能是因为小车突然向右选填“加速”或“减速”。 -
6、如图,篮球撞击篮板时,请画出篮球所受重力O以及篮球对篮板压力F的示意图。

-
7、图甲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灌溉农具龙骨水车,因其形如龙骨而得名,它由车桶、刮水板、链条、大龙头轴、小龙头轴、脚踏板等组成。灌溉时,水车安放在河边,下端车桶和刮水板直伸水中,另一端的大龙头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脚踏板使大龙头轴转动,通过链条带动桶内刮水板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地。

(1)、使用水车时,人对脚踏板施加力使轮轴转动,相当于使用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水车刮水上行时水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刮水板的面积越大,龙骨水车旋转一周提升的水就越多,对水所做的功就越。当人踩动脚踏板的速度变大时,提升水的功率会变。(3)、若某龙骨水车木齿轮上有8根辐条,如图乙所示,链条上装有多块刮水板,平均每块刮水板每次能运送水。某人以24转/分的速度匀速转动大龙头轴将水提升到2m高的田地中,此人做功的总功率为80W,待运水稳定后,龙骨水车每分钟能运kg水,龙骨水车的机械效率为。 -
8、图1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桔槔。在井边竖一根树杈,架上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头,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2所示。若要一次提取更大桶的水,有什么可行操作?。
-
9、小海同学用10N的力竖直向上提一只重40N的水桶,水桶没有动,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如图所示,小明用10N的力踢球后球向上运动,若足球的重力为4N,假设此时图中的足球所受空气阻力为1N,则此时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

-
10、小明想用传感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铜块放置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硬纸板上,上方通过定滑轮与沙桶连接,右侧连接拉力传感器;硬纸板下方放置压力传感器,两个传感器连接计算机,用力向左水平拉动硬纸板,可在计算机软件中直接得到两个传感器的读数。以下正确的是( )
A、向沙桶中逐渐倒入沙子,压力传感器的读数会逐渐变大
B、向沙桶中逐渐倒入沙子,因铜块始终保持静止,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大小不变
C、本实验需要匀速直线拉动硬纸板
D、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大小等于铜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
11、华为在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鸿蒙智行首款轿跑SUV智界R7,它的最长续航可达802km。小华与家人坐在智界R7内试驾,请完成各小题。(1)、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目的是增大压强的是( )A、
汽车座椅安全带制作得很宽
B、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C、
软软的头枕靠上去很舒服
D、
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智界R7匀速通过弯道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智界R7受到的重力和智界R7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刹车后,智界R7减速运动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变小
D、小华对座椅的压力与座椅对小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2、2024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平流层浮空风力发电系统”正式亮相,这套发电系统的空中部分的核心是氦气浮空器,通过缆绳连接到地面,可以上升到500米的高空进行发电。这标志着我国在高空风能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请完成各小题。(1)、在紧急救援时,可用充氮浮空器将发电机组升至高空发电,为现场提供照明和通信。当浮空器匀速升空时,( )A、大气压强不断变大 B、浮空器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周围空气密度变小 D、机械能不变(2)、如图,忽略上升过程中氦气浮空器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氦气浮空器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减小
B、氦气浮空器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
C、氦气浮空器静止在空气中时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自身重力
D、氦气浮空器静止在空气中时所受浮力一定等于其排开空气所受的重力 -
13、近年来,科技推动物流业、农业生产“加速跑”,无人机既能载着快递包裹按设定航线,将包裹精确送到购物者手中,也能代替人工喷洒农药,大大地提高喷洒的效率。请完成各小题。(1)、如图,无人机水平匀速飞行时,与包裹受到的重力相互平衡的是( )
A、无人机受到的升力 B、包裹对无人机的拉力
C、无人机受到的重力 D、无人机对包裹的拉力(2)、如图,假定无人机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是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重力势能不变 B、无人机动能不变
C、无人机重力势能增大 D、无人机动能减小 -
14、如图为一款蓝牙耳机盒,向上拨盒盖打开,向下压盒盖关闭。此操作过程中影响盒盖开合的主要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三者都有 -
15、如图所示,某氢燃料大巴车以140k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300s,燃烧0.6kg氢燃料,求∶[ , ]
(1)、0.6kg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2)、若这些热量的50%被质量为400kg、温度为15℃的水(1个标准大气压)吸收,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多少℃?(3)、该段时间内,氢燃料电池大巴车的效率为多少? -
16、在用天平、烧杯等器材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将天平放置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他在操作上的错误是调节天平平衡前,游码未移至标尺左端处;(2)、天平正确调节后,先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g。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对体积测量影响较大,为解决酸奶容易粘在容器壁上的问题,小明找来如图丙所示的5mL针筒,抽取酸奶至5mL刻度处,再次测得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6.5g,则酸奶密度为kg/m3。同组小华发现针筒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部分体积也未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老师提示:“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酸奶的密度”,于是小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有密封盖的瓶子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带盖空瓶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瓶子 , 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瓶子装满酸奶,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酸奶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酸奶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17、学习小组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序号
IA/A
IB/A
IC/A
1
0.18
0.42
2
0.16
0.20
0.36
3
0.38
0.32
0.7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①实验时要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②连接好电路图后,测量A处的电流时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是A;
③实验中,小明通过的方法实现了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④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关系式);
(2)、小马想比较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大小时,按照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只闭合S1测出L2中的电流I1 , 只闭合S2测出L1中的电流I2 , 比较I1和I2的大小。请你评估:他的方案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理由是;
(3)、小明发现在图丙电路所用器材的基础上,减少一个开关,也可以测量或计算出各支路的电流大小。请你帮小明在丁图的虚线框中,设计出一个电路图。 -
18、如1图,在比较“不同液体吸热本领大小”的实验中,小华将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盛有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中,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两试管内的液体接触良好,并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利用红外加热器对两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在其沸腾前记录到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格。
加热时间
0
1
2
3
4
A的温度
10
14
18
22
26
B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取(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2)、实验中通过比较两种液体(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来比较A和B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根据表格实验数据可知,(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4)、2图中①是B液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果将初温相同的B液体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热损失,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再绘制出一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为图中的第条(选填“①”“②”或“③”);(5)、本题中的实验数据表格存在的缺陷是;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除图中器材以及温度计、秒表外还需要。 -
19、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现象的说法均不完整,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1)、甲图:抽取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此现象表明分子在;
(2)、乙图: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更快使水变色,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跟有关;
(3)、丙图:把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此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
(4)、丁图:当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气”产生。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降低而(填物态变化)形成小水滴。
-
20、(1)、如图所示,画出氦气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中的电流,估计小灯泡中的电流大约为0.7A,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根据甲图中的实物图,在如图乙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