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物理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沿江区域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下列热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炊烟寥寥,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物体质量越大,其比热容就越大
-
2、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新型节能汽车。这种汽车高速行驶时,内燃机启动,既向车轮输送能量也给动力蓄电池组充电。已知某型号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动力蓄电池可储存的最大电能是1.0×108J。测试人员驾驶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80km/h的测试车速匀速行驶0.5h,内燃机消耗燃油2.5kg,蓄电池组的电能增加了最大电能的10%,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该汽车测试行驶中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2)、该汽车测试行驶中牵引力做了多少功?(3)、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大? -
3、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量取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实验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可通过 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用温度计测量加热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加热时间t/min
0
0.5
1
1.5
2
2.5
3
甲的温度T甲/℃
30
34
38
42
46
50
54
乙的温度T乙/℃
24
32
40
48
56
64
72
-
4、小明家中的燃气热水器将水从20℃加热到44℃,消耗了0.12m3的天然气,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若该燃气热水器的效率为90%,则被加热水的质量为 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
-
5、如图所示,电流表A所测的电流是( )
A、通过L1的电流 B、通过L2的电流 C、通过干路的电流 D、电源被短路 -
6、如图所示是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对照此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是30% B、减少机械的摩擦可以提高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 C、该汽油机所输出的有用功增多,其热机效率也会提高 D、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效率将不断提高,但不可能达到100% -
7、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B、拉开的弹弓将石子弹出的过程,弹性势能增大 C、“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返回舱在减速着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水平路面上疾驰的汽车,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8、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底的深度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求:
(1)、若测位仪从海面发射信号,至接收到返回来的信号用了8s,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2)、若海底的深度是6.75km,则测位仪向海底发出信号后,需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返回来的信号。 -
9、小刚安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探究声音的有关实验。
(1)、实验中,小刚发现发声体发声时,塑料小球不断地跳动;当发声体停止发声时,塑料小球也了跳动,这一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实验中,听到发声体的声音是通过固体和传入耳朵的;(2)、他让发声体持续发声,同时用抽气机不断往外抽气,发现听到的发声体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此,他进一步推导得出,如果钟罩内是真空,(填“能”或“不能”)听见发声体的声音;(3)、在抽气的过程中,同时他看到塑料小球跳动的剧烈程度(选填“明显加剧”“明显变弱”或“几乎不变”)。 -
10、如图甲是小芳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安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应该先确铁圈B的位置,确定其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3)、实验中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两次实验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4)、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实验中,有三组同学选用同样规格的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却不同,同学猜想可能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5)、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
11、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C点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采用(选填“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的,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3)、若B点是AC的中点,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这种做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
12、
(1)、如图甲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示数为℃;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cm。(2)、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丙所示。实验时,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是(选填“升高”或“降低”);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制成。 -
13、
(1)、在甲图中作出物体做v=3m/s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2)、在乙图中作出-10℃的冰加热到10℃的水的过程,其中t1~t2是冰的熔化过程,作出冰熔化成水时的温度变化图像。 -
14、图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相同,甲和丁的相同(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
1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B、B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诊断疾病的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响度 D、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
1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放出热量
-
18、在中考考场附近,道路旁有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
19、下列四幅图的声现象中能说明声传递能量的是( )A、
B、
C、
D、
-
20、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经典文学作品,听众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