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课上,老师将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细绳一端拴住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细绳的重力忽略不计),另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静止后乒乓球的状态最接近图中的(   )

    A、 B、 C、 D、
  • 2、当地时间2024年3月24日,在2024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柏林站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全红婵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浸入水中后,所受浮力 F 随深度 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使其浸入水或盐水中,实验过程和对应的实验数据如图甲、乙、丙、丁、戊所示。

    (1)、由图甲、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2)、分析图甲、乙、丙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填“物体排开液体”或“物体”)的体积有关。
    (3)、分析甲、丁、戊三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填“有关”或“无关”)。
  • 4、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和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差
  • 5、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
    A、 B、 C、 D、
  • 6、某中学为庆祝科技节开幕,将宣传标语挂在气球下,并用绳子固定于地面,如图为风吹来时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气球此时所受浮力方向的是(   )
    A、 B、 C、 D、
  • 7、假期的某一天,小明爸爸开车带小明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山路上匀速行驶。车辆行驶的后方有一座大山,小明爸爸鸣笛,3s后听到回声(此时的声速为340m/s)。轿车宽1.8m,行驶过程中车头中央始终距离右侧路边沿3m 。若遇突发事件,小明爸爸的反应时间为1.2s。

    (1)、求轿车10s通过的路程;
    (2)、求小明爸爸鸣笛时轿车到大山的距离;
    (3)、若小明爸爸发现前方51 m处,刚好有人骑电动摩托车以2m /s 的速度从路旁A 点垂直于车行驶方向窜出,如图所示,已知电动摩托车长2.1m。为保证轿车车头恰好不撞到电动摩托车,爸爸开始刹车到停车过程的平均速度至少是多少?
  • 8、双面镜本来是为了保护隐私,用来作室内落地窗或者玻璃幕墙(镜面朝外,外面看不到室内),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了。某兴趣小组结合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研究玻璃、双面镜和平面镜的区别。

    【查阅资料】

    ①双面镜[如图甲(中)]也称单向透视镜,两个面均镀了很薄的镀膜,能够让一半的光通过,一半的光被反射,两面所处的环境光的强度不同,能产生单面反光的效果。

    ②平面镜[如图甲(右)]是在玻璃的反面增加了一层不透光的镀膜,光线是在镀膜层上反射的。

    【实验探究】

    (1)、兴趣小组分别利用玻璃、双面镜、平面镜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乙),选用三者中的能成功完成实验。
    (2)、兴趣小组发现学校进行实验用的玻璃有一面有半透明的镀膜,那么玻璃的哪一面朝向蜡烛,实验效果会更好呢?于是,兴趣小组用玻璃的两面分别朝向蜡烛各成一次像,通过比较像的(填“大小”“亮度”或“位置”)解决了疑惑。
    (3)、兴趣小组发现区别双面镜和平面镜最简单的方法:手指接触镜面,看手指和镜中手指之间有没有距离。如图丙两幅图分别是双面镜和平面镜显示的结果,请说出判断出丙图中右图是平面镜的理由:
  • 9、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眼球成像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眼球结构、制作眼球成像模型、用模型模拟近视原理等环节。如图为某项目化小组设计的眼球成像模型,该模型以牛奶箱作为眼球主体,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圆环制成的水透镜可以通过注射器改变水透镜中的水量,从而改变水透镜的曲度。
    (1)、模型中的光屏模拟眼球中的(填眼球结构名称)。
    (2)、模型中不用点光源而采用“L”光源,主要是为了便于研究像与物体的(填“大小”“正立倒立”或“实像虚像”)关系。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向水透镜注水模拟晶状体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源(填“靠近”或“远离”)水透镜。

  • 10、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甲所示,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实验中,位于光屏(填“a处上方”或“b处下方”)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如图乙所示,一束紫光沿AO从空气射向玻璃,OB 和 OC 分别是紫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二线互相垂直,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如果一束红光也沿AO 斜射向玻璃,则红光的折射光线与 OC比较更(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 11、如图所示,小龙用一枚小灯珠S(近似为点光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他将小灯珠S 沿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匀速直线向右移动时,右侧的实像 S'将沿(填“曲线”或“直线”)运动;当他将小灯珠S 放在主光轴上的A 处时,在右侧主光轴上B 处的竖直光屏上得到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若AO=20cm、BO=4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 12、观察耳的结构图,完成下列题目。

    (1)、C 是;E 是 , 内含感受器。
    (2)、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传递到耳蜗
  • 13、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壁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玻璃杯前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装水部分“黑白颠倒”的现象,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透镜,若希望看到“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则应将高脚杯(填“靠近”或“远离”)黑白卡片。

  • 14、如图所示,小科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将印有图案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和白墙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 B、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白墙上的像,是由于光在墙面上发生漫反射 C、看到的图案是正立的,说明此时投影仪成正立的像 D、放大镜跟此投影仪的原理相同
  • 15、下图是人眼睛的成像光路图,下列仪器中也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凸面镜 D、潜望镜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 16、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像与镜间放一挡板 B、竖直上移平面镜 C、人远离平面镜 D、竖直下移玩具鸟
  • 17、下列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泡沫塑料球弹起,而在月球上无法完成此实验

    丁:航天员在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

    A、甲、乙、丁 B、甲、丙、丁 C、甲、乙、丙 D、乙、丙、丁
  • 18、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图丙所示。自然界虹和霓的形成也与光的色散有关,虹和霓形成的简化模型如图甲、乙所示,空中的水滴可简化为球形,太阳光射入后,在水滴内经过若干次折射和反射后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线a、e可能均是红光 B、光线a、b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C、光线c、d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D、光线c、f可能均是紫光
  • 19、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从明亮处走到暗处,瞳孔会缩小 B、人会晕车是因为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过于敏感 C、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会在伤口处形成痛觉 D、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嗅觉感受器易疲劳
  • 20、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形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则(    )

    A、a 点受到的拉力等于 mg 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改变细线方向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 D、改变木模放置方式会使地面受到的压力改变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