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氢氧化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等方面也要使用大量的氢氧化钠。现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2g/cm3) 去配制6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1)6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克。

    (2)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需要水多少毫升

  • 2、如图所示,密度均匀,质量为6kg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求: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 3、某校“制作浮沉子”项目研究小组,发现制成的浮沉子经常沉下去后浮不起来,有待提升改造。

    【材料选取】大塑料瓶、玻璃小药瓶、水

    【制作方案】在两瓶中装入适量的水,把小瓶倒扣入大瓶中,拧紧瓶盖,小瓶就能在水中上下运动。

    表:小瓶参数

    小瓶

    A

    B

    质量/g

    10

    10

    内横截面积/cm2

    2

    2

    长度

    6

    7

    材料

    玻璃

    形状

    圆柱形

    【扩展研究】项目组同学发现,浮沉子若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沉到一定深度后,不在施力,将此深度称为临界深度。项目组同学利用A、B两个小瓶(规格见表)。研究临界深度h与小瓶内空气柱气柱长度l之间的关系

    【交流分析】

    (1)在实验中,有的小瓶倒放入水中后直接下沉不会上浮,可通过适当(选填“增加”或“减少”)小瓶内的水量来解决;

    (2)用力捏大瓶时,大瓶内上方气体压强变大,小瓶内气体的压强会

    (3)结合图乙的探究成果及所学知识,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浮沉子中临界深度最大的是

  • 4、如图小明利用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本地的大气压值;

    (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3)、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沿水平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针筒,当活塞相对针筒停止滑动,活塞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9N,用刻度尺测出活塞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的测量值为Pa;
    (4)、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1×105Pa,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注射器中有空气未排尽 B、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C、注射器漏气
  • 5、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方系如下: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备用。

    ②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其中溶剂都为20克。(实验所需仪器略)

    试管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温度

    20℃

    20℃

    20℃

    40℃

    溶质种类

    冰糖

    冰糖

    食盐

    冰糖

    溶剂种类

    植物油

    (1)、在实验中,使用粉状冰糖而不用块状冰糖,好处是
    (2)、本实验中,所研究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有
    (3)、实验中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方法是:一定温度下,20克溶剂中
  • 6、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实验

    (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2)写出以上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写出一条即可)

    (3)粗盐提纯实验的最后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若此实验精盐的产率偏高(产率=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所得的氯化钠晶体没有烘干,带有水分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

    (4)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则应怎么处理?

    (5)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可能原因是。(填字母)

    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

  • 7、科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1)、通过a、c、e三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的关系;
    (2)、通过a、b、c、d四次实验,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与无关;
    (3)、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h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 8、利用塑料笔自制密度计,为了使它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同款的新笔芯和用了半油墨的旧笔芯应该选用(填“新笔芯”或“旧笔芯”),将所选笔芯漂浮在酒精中,在笔芯上标出液面的位置;再将笔芯放入水中,标出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A和B表示的是两次实验中标出的液面位置,则(填“A”或“B”)表示笔芯在水中时的液面位置,若此密度计放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1 , 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F2 , 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F1F2(填“>”、“=”或“<”)。

  • 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想使烧瓶向下沉,应(填“吸气”或“吹气”),烧瓶所受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如图所示,在两支铅笔并排做成的水平轨道上放两个乒乓球,用一支吸管对着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会观察到两个乒乓球(填“远离”或“靠近”),这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填“越大”或“越小”)。

  • 11、死海因其高盐度出名,美国科学家对其十分好奇,做了一个实验:(如图)他们将一件黑色礼服用钢丝固定,放入死海中,两年后取出,发现衣服表面挂满了白色盐晶。经检测,晶体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

    (1)礼服上白色盐晶形成的主要过程是

    A.凝固            B.蒸馏             C.结晶          D.升华

    (2)死海中盐类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试分析其原因:

  • 12、20℃时,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如图1)(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横坐标表示温度,对应的纵坐标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1)、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表示(填a或b)。
    (3)、以上溶液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写序号)。
  • 13、“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美林”属于(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肥皂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的混合物与“美林”属于同类型的物质有
  • 14、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若剪断图乙中的细线,石块将(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 15、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

    (1)、水循环环节名称:②;③
    (2)、人类在长江上造大坝发电影响的环节为【】(填序号)。
    (3)、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6、下列关于压强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甲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B、实验乙说明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C、实验丙说明气体的压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D、实验丁说明同种液体中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17、举世瞩目的第19届亚运会已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关于杭州的天气和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今天最高气温:18°C , 最低气温:9°C , 它描述的是气候
  • 18、如图,试管装有一定量的水,烧杯中的溶剂是水,烧杯中有少量固体乙未溶完,现在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固体甲,会发现固体乙会逐渐减少,则下列固体甲和乙的组合中,哪组不符合此现象(  )

    A、甲:硝酸铵,乙:氯化钠 B、甲:氢氧化钠,乙:硝酸钾 C、甲:硝酸铵;乙:氢氧化钙 D、甲:氢氧化钠,乙:硫酸铜
  • 1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 20、用“o”表示蔗糖分子(水分子没有画出)。下面能表示常温下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时,蔗糖分子的分散情况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