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做完实验的小嵊感觉到了一丝丝热意,时间已经接近正午,小嵊突然想到昨天那个并不准确的温度计,于是想要自己设计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是小嵊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C。

    (1)、此温度计是根据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小嵊想要测试该温度计在低温下的表现,于是将一根标准温度计与该温度计同时放入冰箱中,吃完午饭后打开冰箱,发现标准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此时气体温度计的液柱应该在(选填“A”或“B”)位置,该位置所表示的温度为℃。
    (3)、小嵊想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请你给小嵊提出一项可行的改进措施:
  • 2、第二天,做了个美梦的小嵊干劲满满,和爸爸一起采购了家庭实验室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并精心布置好了实验室。就在小嵊思考第一个实验该做什么时,不经意间摸到了买仪器找零得来的硬币,小嵊决定将测量硬币的体积作为他的第一次尝试。

    小嵊根据所学知识决定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测量硬币的体积。

    【方法一】小嵊认为硬币可以近似的看作一个圆柱体,其体积可以用V=Sh来进行计算。如图中小嵊测得硬币的直径为cm,然后选用同一刻度尺对硬币的厚度进行了测量,但发现误差较大,于是将10枚硬币叠放后测量它们的总厚度,4次测量结果如下:1.79cm、1.80cm、1.91cm、1.81cm,则10枚硬币的总厚度应记为cm,一枚硬币的厚度应记为mm。

    【方法二】小嵊尝试使用新学的排水法来测量硬币体积。他准备了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根据方法一测出的大致硬币体积,并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最终选用(选填“量筒A”或“量筒B”)进行测量。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将n枚硬币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

    【误差分析】

    小嵊在测量结束后发现自己因为坐在凳子上没有使视线与中央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在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内水读出读数,在加入硬币后又仰视量筒内水读出读数。则所得硬币的体积(选填“<”“>”或“=”)硬币实际的体积。

    如果小嵊在操作中将(2)、(3)两步颠倒,这样测量的结果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了解完家庭实验室建立的注意事项之后,忙碌了一天的小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小嵊置身于一个秋日的夜晚,准备在森林里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小嵊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  )
    A、螳螂 B、蝗虫 C、苍蝇 D、蜘蛛
  • 4、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实验操作不但要规范,更要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B、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 5、到家后,小嵊想起老师说过:“科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于是决定趁着国庆假期打造一个家庭实验室,但考虑到天色已晚,他决定先了解实验室需要配备的仪器及其操作规范。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滴加液体 C、测圆柱体底面直径 D、测液体体积
  • 6、小嵊一家结束了动物园之旅,感觉收获颇丰,心满意足的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路上,小嵊总结了今天参观的部分动物的特点,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E可以表示全身被毛 C、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 7、一路来到鸟类展馆中,小嵊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如图),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数量稀少,常被人称为“鸟中大熊猫”,下列对黄腹角雉描述正确的是(  )

    A、用肺呼吸 B、体表覆盖鳞片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 8、一路上,小嵊一边哼着歌,一边踩着满地的落叶,落叶发出簌簌的响声,好不惬意。突然一片落叶活了过来,在小嵊面前飞起。原来这是一只枯叶蝶,它能如此精确的模仿自然形态,让人惊叹不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伪装
  • 9、出了哺乳动物馆,小嵊就被路边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各色菊花深深地吸引了,菊花开得如此旺盛,但一旁的杨树却纷纷落叶,这说明(  )
    A、菊花适应环境,杨树不适应环境 B、它们都能适应环境 C、杨树不适应环境,菊花适应环境 D、它们都不能适应环境
  • 10、在哺乳动物馆中,精彩的海狮表演让小嵊一家直呼过瘾。同时小嵊也在介绍中了解到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这主要与它们的哪项生理特征相适应(  )
    A、体温是否恒定 B、运动方式 C、营养方式 D、呼吸方式
  • 11、小明同学在金华婺州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身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测和假设 C、获得事实与证据 D、制定计划
  • 12、在两栖类展馆中,小嵊发现有一种水草长势旺盛,经查阅资料后发现这种水草叫做金鱼藻。金鱼藻的茎细柔、叶轮生、花小、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金鱼藻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13、根据小嵊一家选择的路线,迎宾机器人显示预计游览时间三个小时,游览路程3.6千米。小嵊想要将路程单位换算成米,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3.6千米=3.6千米×1000=3600 B、3.6千米=3.6千米×1000=3600 C、3.6千米=3.6×100=360 D、3.6千米=3.6×1000=3600
  • 14、小嵊一家通过智能迎宾机器人了解到动物园有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类别的展示馆。小嵊一家计划依序观察青蛙、金丝猴、黄腹角雉、乌龟。他们该如何选择合理的参观路线?(  )

    A、甲→丁→乙→丙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 15、在动物园门口,小嵊一家看到了一个智能迎宾机器人,它能够和人们进行语音互动,介绍整个动物园的概况、场馆分布并贴心地提出游览建议。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  )
    A、新陈代谢 B、迎接游客 C、运动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 16、在列车上,小嵊看着窗外飞速变换的风景,心中升起了许多疑惑,他想起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尽自己所能提出了他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大雁为什么要南飞 B、高铁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C、哪种颜色野花好看 D、窗外的景色为什么会向后退
  • 17、经历了温度计风波之后,小嵊一家终于踏上了前往S市的旅途,复兴号列车行驶在平滑的铁轨上,快速而稳定,宛如一只飞驰的猎豹,让小嵊的爸爸不禁感叹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小嵊妈妈认为科学技术虽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也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下列事例中给人类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机器人扫地 B、杂交水稻问世 C、汽车尾气排放 D、CT医疗诊断
  • 18、在经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之后,小嵊终于拿到了那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小嵊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发现示数为5;放入沸水中示数为105;现在把该温度计挂在墙上,温度计的示数为30 , 则实际温度为(  )
    A、30℃ B、25℃ C、35℃ D、40℃
  • 19、小嵊为确定体温计是否真的损坏,用甩过后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发现其示数为36.5 , 然后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妈妈和爸爸的体温,得到示数分别是:36.536.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妈妈的体温一定是36.5 B、爸爸的体温一定是36.8 C、爸爸的体温可能是36.5 D、体温计已经损坏
  • 20、小嵊在出发前往动物园前,看到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30℃,但却觉得很凉爽,小嵊决定将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测试,但误将一旁的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是37℃ B、体温计的示数是35℃ C、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