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段曲线。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N)变成了氧原子(O),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质子,请你作出合理的解释:
  • 2、研究渗水性实验进行如下操作:取3只漏斗,在漏斗口里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 中放一些砂粒,在漏斗B 中放相同数量的黏粒,在漏斗C中放相同数量的粉砂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每只漏斗中倒入50mL 水,如右图所示。观察3 只漏斗内水渗到下面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比较锥形瓶内水量的时间应该是____。
    A、立即观察 B、一段时间后 C、不再有水滴下时
    (2)、漏斗C下方锥形瓶中的渗水量相较于其他两个锥形瓶,在数量上的关系是
  • 3、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液化的相关知识后,设计了如图验证液化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①将A 玻璃片浸泡在冰水中3分钟,B玻璃片浸泡在 60℃的热水中3分钟;②将两玻璃片同时取出并擦干盖在 待填 ℃水的烧杯上方;③1分钟内观察 A、B玻璃片表面发生的变化,从而可以顺利得出水蒸气液化的条件。请回答:

    (1)、步骤②“待填”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应选____。(填字母)
    A、0℃ B、40℃ C、70℃ D、100℃
    (2)、要得出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步骤③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①A 玻璃片表面有水珠出现,②B玻璃片表面
    (3)、该实验用两片不同温度的玻璃进行对照,相对于只用一片玻璃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 4、小金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
    (1)、番茄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D,具有抗衰老功能。小金将它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分散,储存丰富营养物质,属于组织。
    (2)、切开果肉,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的小孔。则这部分结构可能是组织。
    (3)、根据以上的观察,小金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 5、研究物质既要从宏观层面分析现象,又要从微观层面探析本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宏观角度辨识水的组成:在电解水实验中,两个电极上都会产生气泡。如图甲所示,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经验证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2)、微观角度探析水的分解:由图乙中水分子的示意图可知,1个水分子由构成。
  • 6、《科学》杂质发表了一项中国研究团队通过体外培养食蟹猴胚胎的研究成果。如图表示该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的胚胎发育过程,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中,受精卵是在中形成。
    (2)、食蟹猴的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发育到桑椹胚时期细胞数目达到32个,数目发生变化是的结果。
    (3)、成熟胚胎的身体结构逐步发育形成胃、肠等(填结构层次名称)的雏形,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组合成系统。
  • 7、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特种耐磨陶瓷贴片是以氧化铝(Al2O3)为原料、稀有金属氧化物为熔剂,经1730℃的高温烧制成的特种刚玉陶瓷,再采用耐磨陶瓷胶黏剂组合而成。
    (1)、从物质分类上看, 氧化铝(Al2O3) 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氧化铝(Al2O3) 中 Al的化合价为
    (3)、高温烧制的过程中(选填“发生”或“没有”)化学变化。
  • 8、左图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小科发现烧杯中的水太多了,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他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以下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 9、下列选项中所列的科学方法,并没有在相应的活动中用到的是

    选项

    活动名称

    科学方法

    A

    通过燕子、麻雀等筑巢行为得到鸟类都有筑巢行为的结论

    归纳法

    B

    认识花的基本结构

    实验观察法

    C

    通过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得到水的组成

    比值定义法

    D

    探究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控制变量法

    A、A B、B C、C D、D
  • 10、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一般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 1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关于诗句中水稻和青蛙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水稻) B、青蛙的受精卵不断分裂形成各种组织 C、水稻的花、果实、种子为营养器官 D、青蛙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12、 “微粒观”是一种科学观念,在化学符号5SO4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
    A、2 B、3 C、4 D、5
  • 13、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做好青春期的健康保健很重要。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遇到烦心事闷在心里不与父母交流 B、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C、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D、心理已经发育成熟,任何事情都自己做主
  • 14、地形地貌是在变化的,其变化的原因既有地壳变动的内因,也有可能是外力的作用。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喜马拉雅山脉 C、海岸边的怪石 D、沙漠中的石头蘑菇
  • 15、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反应后生成物的微粒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H2O B、OH C、H2 D、H2O2
  • 16、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检测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 17、青铜器铸造需要模具,我国古代制作模具常用到“失蜡法”。具体做法:用固态蜂蜡雕刻成铸件模型,再将耐火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热后蜂蜡变成液体流失,模具便做好了。该过程中蜂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升华 C、熔化 D、凝固
  • 18、 “蜻蜓点水”实际是蜻蜓产卵的现象。蜻蜓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下列与蜻蜓的发育过程相同的生物是
    A、蝗虫 B、蜜蜂 C、家蚕 D、蚊子
  • 19、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的原子序数是31 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镓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1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 20、下列图示中,表示植物嫁接的是
    A、 B、 C、 D、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