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个人成长史。纵观全书,鲁迅有三次离别一次回归:离家、离乡、离国、回国,每一次辗转都是他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
别之路
别之因
别之情
别之文
从家到书塾
家里人将我送进书塾
告别(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
对S城的失望
《琐记》
从中国到日本
(2)
学医救民的坚定
《父亲的病》
从日本回祖国
讲义事件、看电影事件
弃医救国的决绝
(4)
-
2、在那颗星子下
舒婷
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 , 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11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崩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10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了读书。
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触犯校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上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⑧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
⑨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⑩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的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⑪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⑫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⑬慢!
⑭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50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⑮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⑯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地鸣叫。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⑰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1)、活动一:与友共读,完成读书笔记。(1)请帮助小吴完成以下情节梳理框架图。
英语考试前夕,“我”撺掇了三位同学一起去看电影→①→第二天考试,“我”临时抱佛脚→②→重考时竟然只得了47分→③→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令“我”难忘。
(2)小吴认为结尾段划线句中“纤细”和“沉甸甸”看似矛盾却含有深意,请结合句意说说你的理解。
(3)小吴认为标题“在那颗星子下”有两层含义,结合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2)、活动二:阅读研讨会的同学认为应该把第②段中的加点字“小铃”换成“警铃”。你认为该不该换?请说明理由。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 , 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3)、活动三: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对自己影响极深的林老师,并把她比做闪亮的星星。在你学习的道路上,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把他(她)比做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
3、诗文传情,诗文言志,诗文载道。班级举办了“善学精思·汲取精神营养”专题学习活动。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 愠: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3)相委而去 委:
(4)元方入门不顾 顾:
(2)、“饭疏食,饮水”,圣人孔子认为吃粗粮,喝冷水,宁愿贫贱也要坚守(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稚子元方力斥父亲的好友没有坚守(2) , 言辞铿锵,彰显品格。(3)、言为心声,行为心使。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可以感受到先贤的高大形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是(1) , 表现了孔子的高尚节操;“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意思是(2) , 体现的是陈元方年纪虽小但聪慧过人、明白事理。(4)、追随圣贤,区分异同。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 B、温故而知新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思而不学则殆(5)、弘扬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明。宋初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仍然获益匪浅。请结合选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解析。 -
5、小语同学对部分诗文进行整理,请你帮忙完成以下的表格。
阅读策略
相关诗句
我的收获
研究标题
(1) ,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标题常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住意象
(3)?。(王湾《次北固山下》)
(4)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人常借助意象“雁”和“月”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明确手法
(5) ,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学习写法
(6) ,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春》)
(7)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运用修辞、贬词褒用、抓住景物特点等描写景物。
分类梳理
(8)请写出描写春天的连续两句诗句: , 。
(9)关于修身的,三军可夺帅也,。
按照写“春天”“修身做人”等主题分类积累掌握。
-
6、同学们步入初中的大门,开启了崭新的人生旅程,请写一段文字送给自己,激励自己。要求70字以上,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
7、小语同学要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请根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帮助他按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给下列作品排序( )
①《观沧海》 ②《论语》 ③《天净沙·秋思》 ④《夜上受降城闻笛》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道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世说新语》,宋代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欧游杂记》,散文集《背影》《踪迹》等。
-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C、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
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
11、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C、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D、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拆散(chāi) 祷告(dǎo) 啄食(zhuó) 咄咄逼人(duò) B、收敛(liǎn) 纠纷(jiū) 黄晕(yùn) 恍然大悟(huǎng) C、姊妹(zǐ) 欹斜(yī) 应和(hè) 人迹罕至(hǎn) D、云霄(xiāo) 霎时(chà) 酝酿(niàng) 诲人不倦(huì)
-
13、作文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期间,总会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
请以“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14、阅读以下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宋公明者,身民水浒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
——(明)李贽
只知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妙绝文字,却不知正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
——(清)金圣叹
(1)、以上评论所涉人物取自《水浒传》,作者 , 宋江外号。(2)、对于宋江,你更同意谁的说法?请联系相关情节,作为你的论证依据,说说你的想法。 -
15、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出自著名诗人的诗歌《》 , 表达“土地的忧郁”。
-
16、天津市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多项措施,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天津。某班将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后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2023年天津市生态环保企业注册数量图
数量:家
【材料二】
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严格落实我市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构建“三区两带中屏障”的生态空间格局,严格生态红线保护、严管自然保护地。
【材料三】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建设工程。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高标准推进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等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大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
【材料四】
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外来物种引入管理,完善防控监测体制。
(1)、请探究【材料一】的主要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我市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 -
1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状极质野,而博学纯至。先君少师①特爱重之,故遣吾听读。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家贫甚,不自经理。有一妻、二儿。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
几五十年矣,每旦起,分授群儿《经》,口诵数百过,不倦。少间,必曳履慢声,抑扬吟讽②不绝,蹑其后听之,则延笃③之书也。群儿或窃效靳侮④之,亦不怒。喜作诗,有数百篇。先君时为司理,犹记其相赠一联云:“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
(选自《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释】①少师:官名,辅佐太师的官员。②抑扬吟讽:用高低不平的调子背诵。③延笃:人名,著名经学家。④靳侮:戏弄。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特爱重之 重:
(2)必曳履慢声 曳: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群儿或窃效靳侮之,亦不怒。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乐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
18、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其一))
(2)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3)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看红装素裹,。(毛泽东《沁园春·雪》)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
19、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B、峰回路转 回:曲折、回环 C、云归而岩穴暝 暝:明亮 D、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倒下的样子(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 B、其西南诸峰 C、杂然而前陈者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几句话通过轻松闲逸的问答,将第一段的内容由记事、抒情巧妙过渡到写景。 B、第②段以诗一般的笔调先写山中朝暮之美,再写山中四季的景色,最后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在天津考生领取答案 C、第③段写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D、本文共出现了多个“乐”字,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作者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 -
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各题。
磨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了“扬州入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是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经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砂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面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B、痛苦、失败是一种磨,“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C、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D、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2)、下面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B、司马迁受辱后,身处逆境,撰写出“史家之绝唱”——《史记》。 C、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迎来创作高峰。 D、愚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感动上天,天帝助其移走太行、王屋二山。。(3)、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写“龙涎香”的产生过程,不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有递进关系,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蚀,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蚀。 C、文章第⑤段中作者所举的练习芭蕾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这一观点。 D、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