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B、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增加了神秘色彩。 C、颔联绝妙之处是把白云和黄鹤楼的传说联系在一起,构成令人遐想的意境,引人入胜。 D、颈联诗意一转,描写了阳光照耀下,汉阳城树木清晰可辨,鹦鹉洲荒草萋萋,毫无生机的景象。(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有删减)
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有删减)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 许:赞同 B、汝之不惠 惠:恩惠 C、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固:必,一定(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且:副词,况且 B、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连词,来 C、不闻天子之诏 之:代词,这里指将军 D、成礼而去 而:连词,表顺承(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中愚公名“愚”,但文中的愚公是一个大智大勇、执着坚韧的人。 B、甲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不仅加重对比色彩,而且增加了讽刺效果。 C、乙文写文帝在霸上、棘门劳军的情形,是为了后面写在细柳遇到的情况做铺垫。 D、乙文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令人感受到他的威严和风范。(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3、某校八年级三班正在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1月20日晚,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部长级会议在中国乌镇召开,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弥合数字鸿沟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世界互联网大会理事长庄荣文出席会议并发言。来自新加坡、蒙古、缅甸、委内瑞拉、汤加等15国部长级官员出席会议。
(1)、请给上面这则有关互联网的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班级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电子阅读面面观”的辩论赛,正方认为电子阅读会取代传统阅读,反方认为电子阅读不会取代传统阅读。你身为反方队员,请陈述两点理由。 -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义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是古往今来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②古代农业在这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③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精耕细作”和“农业八字宪法”着眼于改造自然,强调人力及技术对土地自然属性的改变,以提高土地的产出。
⑤比如,梯田的修筑,使得多山的八闽大地达到了“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的地步。
A、③①②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③①⑤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校园艺术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感受到了艺术的无限魅力。 B、据业内人士估算,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C、青春跟年龄没有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代表着梦想和希望。 D、中国乒乓球队能继续夺冠的原因是球员们的高质量训练的结果。
-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虽已入春,但春寒料峭 , 人们出行仍需裹紧棉衣,抵御那丝丝寒意。 B、在国家危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顶天立地 , 扛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 C、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 ,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展览厅里的工艺品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 , 应接不暇。
-
7、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游泳场都沸腾起来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忠的赞赏。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有不同。 C、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蔌蔌地流下眼泪。 D、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
8、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ì) 镌刻(juān) 篡改(cuàn) 屏息敛声(pínɡ) B、诘责(jí) 佃农(diàn) 锃亮(zèn) 藏污纳垢(ɡòu) C、倔强(jué) 秀颀(qí) 辟邪(bì) 恹恹欲睡(yān) D、映衬(cèn) 挑衅(xìn) 绢本(juān) 惟妙惟肖(xiào)
-
9、在古典名著中,作者往往通过“一字见精神”,其中“闹”字出现不少。选出以下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A、《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大闹生日宴,表现了刘四爷自私、霸道、封建以及对女儿矛盾与挣扎的情感。 B、《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阴曹地府”等情节,展现了主人公强烈的抗争精神。 C、《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表现了他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物形象。 D、《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表现了严监生霸道无赖、蛮横无理的形象。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澄河边上
①这是1947年的夏天。解放军以少数部队插入敌后,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计划,现在进行战略性军事转移。敌人趁机前阻后追,十分疯狂。
②周玉兆带着20多名掉在后面的伤、病、体弱的同志,临近黄昏时,艰难地到达了澄河边。雨没有停,风也没有息,澄河浊流滚滚,河水猛涨。没有桥,也没有渡船。
③“会水的同志站出来,一人带一个,过河。”周玉兆大声地说着。“我!”“我!”“我!”战士们对着大河,向着暴风雨宣战了。战士小余挽着一个不会水的同志率先下河,没游多远,就被水直冲下去。小余一边挣扎,一边对岸上喊:“过不去啦,水还在涨!”直到天擦黑儿,小余和那个同志才水淋淋地回来。其他渡河的同志也陆续回来了,一个人也没渡过去。
④雨终于停了,风也小了些。周玉兆让其他同志留在河边休息,自己带着小余去附近村子打听哪里有浅滩。
⑤远处炮声隆隆,田野里显得格外安静,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来,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柔和。他们在不远的一片瓜地前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打量了他们一下,说:“同志,你们要过河是不是?”周玉兆点点头,把大致情况说了一遍。老人听后,想了一会儿,说:“乡亲们都往山里撤了,我也正要走呢。不过,不怕,河水再大,也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说着,带他们进了看瓜的草屋,点起火,让他们烤衣服、煮地瓜吃,又急忙去把留在河边的同志们叫来。安排完,老人便不见了。
⑥月亮已悬在当空,屋外场地上,一片银白的月色,一切是那么宁静、美好。远处的枪声像炒豆似的,在这静夜里格外清楚,好像又近了许多。周玉兆靠着门框坐着,转头对身边的小余说:“明天,敌人会站在这里。”停了一下,又说:“要是留在这里打游击,你怕不怕?”“不怕,和你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小余坚定地回答。周玉兆拍了拍小余,说:“应该说,和老百姓在一起,我们什么也不怕。”
⑦河堤那边传来了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一会儿,便和小余起身向河边走去。到了河边,他们看见老人正在河堤上掘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正通向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大爷这是要放水帮他们过河。他一步抢过去夺下锄头,说:“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老人缓和地解释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儿口子,水有了出处,人在河里蹚水走也能过去了。”“不行!”周玉兆坚定地说:“我们是人民的部队,活着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死了也是为了老百姓!”老人叹了口气,皱起眉看着黑沉沉的河水。过了一会儿,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再去想想办法。”
⑧月亮偏西了,一度沉寂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且很近、很激烈。老人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了两个中年老乡,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扁担。草屋里的同志们也来了。
⑨“好了,好了,我捉了两条‘水鳗’来了。”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他们正往山里跑,恰巧就跑进了我张的网里了。”那两位被叫作“水鳗”的老乡笑呵呵地跟大家打了招呼,立即和老人一起动手绑扎扁担。老人一边扎扁担,一边向周玉兆挤了挤眼睛,说:“同志,你看,澄河是咱们老百姓的,不怕它再蛮,到底还得听咱指挥。”一会儿又说:“同志,过了河,你们尽管大摇大摆地走好了。敌人来了,就让他们来试试,看咱澄河对他们客气不客气!”
⑩天快亮了,两只棋盘式的空心筏子扎好了。老人送到水边,刚才那副高兴样子,忽然又不见了,神情变得很严峻,说:“同志们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同志们过河去,他俩水性极好,保证没问题。记住我们澄河,明年我老头子还是种瓜,等同志们来吃。”
⑪第一只筏子在会水的同志和一个老乡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越过了河心,向对岸靠近。第二只筏子也下水了。周玉兆望着河堤上的老人,暗暗地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队一起打回来。
⑫_____________
(选自茹志鹃《茹志鹃小说选》,有删改)
(1)、为了让战士们能渡过澄河,周玉兆和老人分别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2)、品味第⑨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他们正往山里跑,恰巧就跑进了我张的网里了。”
(3)、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把月亮和枪炮声放在一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下面两段文字,你会选择哪一段作为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请简述两点理由。A.青青的天,蓝蓝的水,澄河在奔腾,它带着人民的希望、战士的誓言,流到远远的地方,然后深深地渗透在土地里……
B.战士们渐走渐远了,他们带着一个不可摧毁的信念走远了。河边仍然站着那个身影,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
①世界读书日前后,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举行,大江南北,书香浓浓;天气渐暖,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文化遗址等人潮涌动,“文化游”广受青睐;多地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动启动,送戏下乡、优秀剧目展演等,为人们送上缤纷文化佳安。金光华董事长说放眼神州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一抹抹亮色。
②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气象万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从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重大文化工程,到《觉醒年代》《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从“非遗热”“考古热”“博物馆热”等蔚然成风,到群众歌咏、广场舞展演、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兴起的文化风尚,见证着我国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推动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
③2020年6月,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让无数网友泪目。“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余生永不忘你”,这位农民工的“图书馆情缘”,背后正是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给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文化民生,让越来越多人得到了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滋养。
④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只有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
⑤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4月初,四川大凉山深处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一份“心愿书单”;几天后,100册爱心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木耳山上,让孩子们雀跃不已。一次跨越500多公里的书香传递,为孩子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助力。
⑥新征程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让文化的灯火照亮每一个人,让文化的力量启迪每一颗心,一定能为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丰厚的滋养,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谈起,引出论题。贴近生活,自然亲切。 B、第②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C、第④段中的“任何时候”,指代的是“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 D、第⑥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号召人们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2)、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请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乙】
贞观中,太子承乾数亏礼度,侈纵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是时太子右庶子孔颖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颖达曰:“太子长成,何宜屡得面折?”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又因文见意,愈广规谏之道。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励承乾之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朝服衣冠/有时朝发白帝 C、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 D、臣始为太子之时/康肃笑而遣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贞观中,太子承乾数亏礼度,侈纵日甚。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颖达曰 (2)何宜屡得面折
(4)、请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
(5)、回答下列问题。(1)【甲】文中邹忌的建议是什么?(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回答)
(2)请你说说【甲】【乙】两文邹忌和孔颖达的进谏原因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俞鸿儒教授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这位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用一生的时间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了试验。作为试验的主要设计者,他却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展现了一位科学家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风洞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俞鸿儒的付出与奉献,将永远照耀在科学的高峰上。
(1)、某中学拟开展以“致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活动方案。邀请楷模→聆听讲座→→
(2)、参加完系列活动,你被俞教授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心潮澎湃,请编辑一段文字发到朋友圈来表达你的感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30字左右)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bù yán ér yù,它是获取知识、塑造品格、愉悦心情的重要途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更是让我们保持独立思考、不__________的关键。它让我们学会批判性__________,在cuò zōng fù zá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好的阅读习惯就是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常态,把静心读书作为一种自律的生活习惯。首先,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加深阅读范围 , 广泛shè liè;其次,尽量保持阅读的连续性,这也是一种__________;另外,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信息输入过程,它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与提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bù yán ér yù (2)cuò zōng fù zá (3)shè liè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异想天开 思维 熏陶 B、奇思妙想 思想 熏陶 C、异想天开 思想 熏染 D、奇思妙想 思维 熏染(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从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加深阅读范围。 B、图书的选择,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加深阅读范围。 C、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拓宽阅读范围。 D、图书的选择,可以从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拓宽阅读范围。 -
15、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2)木兰诗中“ , ”两句写出了木兰千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英姿,表现了她为国征战的赤子之心。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
(4)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5)古代文人常在诗文中化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李商隐的“ , ”(《无题》)化用蓬山、青鸟的典故来缓解相思之苦;杜牧的“ , ”(《赤壁》)假设“二乔”的命运,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
-
16、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年人,应该保持一种少年感。每天应该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浑身充满干劲儿和正能量的,步伐轻盈,眼睛里有星星。
滚烫的青春,有很多过程,经历过了就变成了大人。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的“青春”有怎样的经历?你对“青春”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7、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①误国。累宫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②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③。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④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有删改)
[注释]①章惇(dūn):北宋政治家、改革家。②二帝:即宋徽宗、宋钦宗。③申:申报。④汝曹:你们。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2)、结合《鱼我所欲也》中的主要观点,说说赵鼎是个怎样的人。 -
1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而渔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射者中,弈者中 陈康肃公善射 C、选贤与能 呼尔而与之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外户而不闭(2)、把下面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作者不直接描写泰山,而要采用设问句激起人们对泰山的敬意,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割”字是“切断”的意思,这里诗人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比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 C、全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近望,尾联极望。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
20、用课文原句填空。
(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3)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6)《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