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

    孔子愀然有间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尔,请以今言为正也。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今告若其实:修一身,任穷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

    (选自《列子·仲尼》)

    【注释】愀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1)、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

    (2)、下列加点字意思与“今告若其实”的“若”相同的一项是(     )
    A、柳絮因风起。 B、求闻之此,不若无闻也。 C、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D、巍巍乎太山。
    (3)、下面“之”字的用法与“汝意失矣”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 B、友人惭,下车引 C、禽兽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D、因往晓
    (4)、结合语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

    (2)孔子愀然有闺曰:“有是言哉?”

  •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许多童年时接触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而《西游记》本身也是一部充满奇幻传说的作品。下列关于两部作品中传说故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里的美女蛇传说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给童年的鲁迅留下深刻印象,反映了民间文化对儿童想象力的激发。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传说,展现了孙悟空敢于反抗权威的性格,在民间广泛流传,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 C、两部作品中的传说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朝花夕拾》的传说侧重教导孩子警惕危险,《西游记》的传说则主要教育人们要遵守天规。 D、《西游记》的传说故事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神话体系,其丰富程度远超《朝花夕拾》中简单的民间传说,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3、“精读”和“跳读”是两种适应不同目的的读书方法,为了探究《西游记》中孙悟空“有情有义”的性格特征,请从下面的回目中选出适合精读的一回,并陈述理由。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拳法收悟净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又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回适合精读,因为

  • 4、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对《秋词》和《天净沙·秋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晴空鹤飞冲天的画面;《天净沙·秋思》则刻画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 B、《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写出了鹤飞冲霄的气势;《天净沙·秋思》中“古道西风瘦马”的“瘦”字,衬托出游子的漂泊之苦。 C、《秋词》是唐代刘禹锡写的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创作的词。两者体裁不同。 D、《秋词》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天净沙·秋思》则风格沉郁悲怆,用词精炼。
    (2)、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请从上面两首描写秋天的诗歌中任选一首,说说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并说明理由。
  • 5、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

    两代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 , 又折回来了,从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广阔的天空。

    掠过:       山岭:       我:       广阔:

  • 6、想象是诗人的翅膀,它可以化作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①”的一支烛火,也可以化作是王湾“乡书何处达?②”的北归鸿雁;可以化作陆游③“ ,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风雨梦境,也可以化作谭嗣同④“ , 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少年意气;可以化作诸葛亮⑤“ , 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治家格言,也可以化作岑参“遥怜故园菊,⑥”的思乡之情。
  •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史铁生,代表作《秋天的怀念》,其作品风格深沉内敛,常蕴含着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对亲情的深刻理解,文字质朴而情感真挚。 B、郑振铎,《猫》的作者,他的作品往往笔触细腻,善于通过生活琐事来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性,文字平实且富有生活气息。 C、泰戈尔,印度诗人,《金色花》体现了他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风格,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D、诸葛亮,《诫子书》的作者,本文风格雄浑豪放,充满了军事家的谋略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行文气势磅礴,逻辑严谨。
  • 8、本届环莱西湖半程马拉松比赛顺利结束,有人写了一幅对联来抒发感想,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莱水欢歌,千军逐梦扬风采。下联:______

    A、西山翠影,万众奔途展豪情。 B、沽河奔腾,滚滚热浪竞自由。 C、琴台雅韵,众贤抒怀颂中华。 D、绿水青山,众志成城绘壮图。
  • 9、下列有关“莱马奖牌”图案寓意的语句,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莱西水产三件套的大闸蟹、小龙虾、水库鱼环绕奖牌周围,充满活力与动感,也代表着莱西物产丰饶。

    ②“莱马”奖牌正面使用莱西湖作为中心主元素,代表着莱西生态之美。

    ③湖水下方的水波纹如鱼儿入水时掀起的涟漪,使整块奖牌如湖水般灵动。

    ④波澜壮阔的湖面象征着莱西人民张开怀抱欢迎四海宾朋。

    ⑤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太巧妙了。

    A、①④②⑤③ B、②④①③⑤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③④⑤
  • 10、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多年外训和参加国际赛事,使我国马拉松训练方法和理念有了很多改变,“更科学,更适合中国运动员”。 B、2024年无锡马拉松暨巴黎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中国选手何杰以2小时06分57秒获得国内男子组冠军,将中国马拉松带入“206时代”。 C、很多城市乐此不疲办赛,最直接的原因是看重赛事带来的可观“流量”的结果。 D、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千万别相信什么“人生别输在起跑线上”,只要百米短跑才那么在乎起跑线,谁能坚持到最后才是关键。
  • 11、11月3日8时,2024青岛环莱西湖半程马拉松在莱西市生态休闲体育公园鸣枪起跑,本次赛事以“环湖畅跑·莱马有礼”为主题,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余名马拉松爱好者,他们虽然水平参差(cēn cī)不齐,但每个人都神采奕奕 , 他们用酣畅淋漓的奔跑挑战自我、追逐速度,在移步换景中尽览莱西风光。沿途的城市美景让人倍感挈意(qiè yì)。亭亭玉立的白杨犹如天使般庇护(pì h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为赛事顺利进行,本届环莱西湖半程马拉松赛道配备了883名赛事志愿者,350名公安人员、240名保安、44名医护人员、43名救护员志愿者、185名赛道观察员、17名官方配速员、13名急救跑者,沿线乡镇工作人员1000余名。他们在工作中拈轻怕重的精神感染了参赛的运动员。莱西市民的热情好客也如同干涸(gān ké)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给莱西这座美丽的“公园水城”带来了无限活力。

    (1)、上述材料中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cēn cī)不齐 B、挈意(qiè yì) C、庇护(pì hù) D、干涸(gān ké)
    (2)、上述材料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B、酣畅淋漓 C、亭亭玉立 D、拈轻怕重
  • 12、请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每一颗星都能发出光亮,每一片海都有奔涌的浪花,每一个人都是最特别的存在。他们或活泼,或安静,或细腻,或豪爽……他们是你成长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请以《致______的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选取典型事例;注重行文结构,条理清晰;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13、学校举办“名著中的人物故事”阅读活动,活动海报会根据每期名著人物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底色。请结合名著内容、人物形象和主题,从下面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说说他的海报底色应采用哪种颜色。

    A.祥子 B.保尔

  • 14、下列关于名著中女性形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以无私的爱为“我”的童年岁月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所以“我”一直都很喜欢她,特别是收到她送的绘图的《山海经》时,内心充满了感激。 B、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第三人称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以一颗不屈的心,跨越身份与社会的重重障碍,勇敢追寻自由与真爱的故事。 C、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达雅是保尔的初恋,她的纯真与热情为保尔的青年时代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D、《骆驼祥子》中,小福子的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祥子屈服于命运,成了好占便宜、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年货

    肖靖

    ①腊月底的冷风像不听话的孩子,在窗外聒噪。素月穿好厚厚的羽绒服,将室内的温暖关在门内,一个人走进冷风里。

    ②她要去商场给母亲买一件羽绒服,去年买的那一件,颜色不太合母亲的心意。但是母亲胖胖的身材又无法选择款式。当时素月想,明年有了新样式,一定要给母亲再添置一件。时间像坐上了快速列车,一下子就进了腊月。买羽绒服的事情变得非常紧迫。

    ③素月的家离商场并不远,但她平时很少逛商场。她有点儿贫血,到了商场就头晕。如果不是必须购买物品,她一般都是单位和家两点一线。

    ④素月穿过一层又一层的寒风,身上厚厚的羽绒服变成了一层薄薄的纸,素月收缩肩膀和脖子,将自己尽量缩小,似乎这样能减少受风的面积,多保留一丝身体的热气。在素月要被冻僵的时候,商场温暖的空气终于拥抱住了她。

    ⑤冻僵的细胞开始苏醒,热气从发梢,从手指间,从鞋子的缝隙里活跃起来,继而游遍全身,就像经历了一次涅槃重生。素月长舒一口气,恢复了生机,就像此刻她身边摆放的那些花花草草。

    ⑥新年的花卉总是很受欢迎。那些含苞待放的长寿花一盆盆长得肆意飞扬。素月的嘴角轻轻翘了起来。自从她给母亲买了六七种不同颜色的长寿花之后,大有泛滥之势,她家和哥哥家的长寿花越来越多,一进腊月就竞相开放。今年商场里面的花色有了更新,可以再给母亲添上一两盆。

    ⑦母亲爱花,总不嫌多。春天的时候给母亲买的各色月季花苗,爬藤月季没有种活,母亲很是遗憾,但是其他的月季开起来的时候,母亲已经忘记了爬藤月季的遗憾。母亲让素月给她在月季花前拍照,那时候母亲的身体很不好,脸色灰暗。

    ⑧转到十字绣柜组的时候,素月想起母亲很喜欢绣各种花样,她似乎看到母亲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台温暖的光线里,仔细地描着花样子。这些花样子是素月打印出细小的四方格子,母亲在小格子里面涂色,组成各种对称的花朵或者不对称的小动物,然后按照花样子,用各色彩线在十字绣鞋垫上一针一针绣出来。这是一件十分耗时的事情,绣错一针都会影响整个图案的造型。母亲绣了一百多双鞋垫,花样子叠了厚厚的一摞。

    ⑨母亲说明年是素月哥哥的本命年,嘱咐素月买一块红色的十字绣布,她要给哥哥绣一双踩小人的鞋垫。素月将服务员包好的绣布塞进背包里。

    ⑩羽绒服选一件高粱红色的,简单的款式,充绒量足,母亲自生病后抵抗力就很弱,受不得一丁点儿风。其他过年的东西林林总总,到最后,素月实在是拿不住了。

    ⑪素月拦出租车前,想给母亲打个电话。手机放在厚外套的里面,实在不好拿,算了吧,几分钟就到了。

    ⑫素月想着母亲一定会责怪她,这么冷的天跑过来,又乱花钱。各种唠唠叨叨一大堆,素月只负责笑,笑完了就和母亲一样一样分享买回来的东西,看着惊喜上母亲脸上的褶皱,素月的心就是快乐的。

    ⑬出租车司机帮素月将东西放进后备厢里,朗声说,这是买的年货呀!

    ⑭素月从沉思中抽离出来,轻声回答,是呀,给妈妈买点儿年货。

    ⑮司机轻轻叹了口气,有妈真好。我妈去世好几年了,想得厉害了只能给她买纸钱。

    ⑯车里开了暖风,素月的心咯噔一下,随后全身冰凉,她看了看座位上的东西,眼泪突然就涌了出来。

    ⑰司机问,妈妈家在哪儿住?素月伏在前排的椅背上,痛哭失声。

    ⑱司机吓了一跳,急问,女士,你怎么了?

    ⑲素月止住哭,抽噎着说,我忘记了,妈妈春天的时候去世了。我以为我还能像往年一样给她买年货。

    (选自《天池》2024年第1期)

    (1)、素月为母亲购置的年货体现了她的细心考量,请根据提示补充下面的表格。

    购置的年货

    素月的考量

    长寿花

    (1)

    十字绣布

    (2)

    高粱红色的羽绒服

    符合母亲的喜好,还能给体弱的母亲送去温暖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当时素月想,明年有了新样式,一定要给母亲再添置一件。(“一定”一词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2)看着惊喜上母亲脸上的褶皱,素月的心就是快乐的。(赏析“爬”字的表达效果)

    (3)、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素月给母亲买年货,回忆母亲生活细节的部分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成功的小说往往把“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这样的构思往往具有极佳的艺术效果。小说结尾部分安排了“出租车司机提到自己的母亲”这一关键情节,有哪些作用?
    (5)、小语觉得小说的题目有些过于普通,很难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让你重新拟题,你会拟什么题目?请写下来并阐述你这样拟题的理由。
  • 16、【材料一】

    2024年春节期间,社交平台上诸如“有哪些表达祝福的词汇”“拜年时怎么说显得有新意”的帖子引发很多关注。走亲访友不知该说什么、拜年信息要复制粘贴……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词穷”了。

    “词穷”并非意味着日常词汇量的减少,相反,原有的词汇量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加上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词汇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是,年轻一代对原有词汇的熟悉度和掌握度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样的网络化表达方式,图像、段子、表情包、流行语等是他们重要的语言工具,而在离开网络环境时,他们就会变得局促不安,“词穷”现象频现。

    (改编自《没有思考何谈表达?警惕短视频语言破坏逻辑思维》)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社针对“词穷”现象,采访了一些年青人,他们的回答摘选如下。

    A:“有时话就在嘴边,但不知道怎么说,发言时一度‘大脑空白’,有想法却难以完整地表达出来,脑子里有许多零碎的词汇,但磕磕绊绊的,显得底气不足”。

    B:“有一次汇报,我虽然认真作了准备,但连不成完整的句子,‘卡壳’了好几次”。这让我意识到,写和说完全是两回事,想要流利表达并不容易。

    C:“我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原本会写的字突然想不起怎么写了,只能求助网络。工作上,偶尔要提交文稿,会让我感到比较吃力,经常需要花很多工夫才能完成。

    D:“近年来,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词汇量和句子结构变得越来越匮乏。一般都是微博、抖音、小红书上流行什么我就习惯说什么,或者干脆用表情包来代替文字。因为表情包更生动、快速,而且大家都这么用,也能跟朋友产生共鸣。可是有时候,当我需要进行正式发言时,就想不出来如何用相对正式的词语表达自己。”

    (改编自《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材料三】

    以下是中国青年报社对“词穷”现象产生原因所做的统计。

    (整理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专家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郭万超说,“任何功能都存在‘用进废退’的情况,语言也不例外。如果不经常使用,语言能力就会下降。现在人们更多地依赖简化的网络语言,甚至在写文章时都不再用笔写字,阅读碎片化现象严重,缺乏深度和系统性阅读会导致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出现下降”。

    (改编自《中国半数年轻人苦于“词穷”》)

    专家二:暨南大学郑焕钊认为,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社恐”,这让他们更倾向选择虚拟社交。在线上,网络“梗”及其他网络语言符号成为年轻人共同的社交语言,这是他们获得文化身份认同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对规范性、逻辑性和书面化的表达方式造成了冲击,进一步影响了语言表达背后的思维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精神世界的深度与广度。“从根源上说,语言贫乏是由精神贫乏导致的。”

    “语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基础。”“欲说却词穷”的文字失语问题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导致个体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和粗糙化,也会对集体性的民族文化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网络语言符号圈层化带来的代际文化区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集体性文化的凝聚力。

    (整理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词穷”现象的分析,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受到互联网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词穷”的原因是话在嘴边却不知道怎么说,脑子里有许多零碎词汇,磕磕绊绊。 C、材料三显示,阅读量少、过于依赖网络语言、表情包、碎片化浏览信息等是“词穷”现象的主要原因。 D、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年轻人在网络中形成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影响了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了其精神世界。
    (2)、互联网时代的“词穷”现象非常普遍,请结合材料四,概括这种现象的危害。
    (3)、弘毅同学向你倾诉说他最近和同学交流时,经常出现词不达意,想要说的意思表达不出来的情况。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给他提两点有效避免“词穷”现象的建议。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甲】

    卖油翁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①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②守而勿失也: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③身:修身。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亦精乎(射箭的技艺、本领) B、于关尹子(请求) C、列子学射,矣(射中箭靶) D、退而习之三年(回去)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国与身亦皆如之,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B、大兄何见事晚乎       列子曰:“知矣。” C、自钱孔入,钱不湿        为人谋不忠乎 D、尝射家圃        请关尹子
    (3)、给下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5)、小故事寄寓大道理,《卖油翁》和《列子学射》两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一朵木棉花,读懂一座英雄城。班级开展“英雄花开英雄城”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请将词语“润”“童心”“浩气”组成下联,作为活动宣传语。

    上联:英姿展春意

    下联:                                                

    (2)、任务二:请你另外设计一项实践活动,让活动形式更丰富多彩。

    活动一:“绘红棉”大赛。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尽显英雄花、英雄城之美。

    活动二:“咏红棉”大赛。创写诗歌,展现诗意红色广州,追忆英雄峥嵘岁月。

    活动三: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于漫漫求学途中,“学无止境”是个fù rú jiē zhī的道理。当我们翻开       无穷智慧的书籍,那些泛黄书页间藏着的,是古今中外无数先人的思想结晶。阅读时,切不可走马观花,而应zhèng jin wēi zuò,以               之心,静下心细细jǔ jué每一个文字。这些文字,有的质朴无华,叩问心灵;有的             , 勾勒奇幻世界。我们在这文字构建的天地里领悟、探索,不断拓展认知边界,追寻着知识的无尽光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fù rú jiē zhī   zhèng jīn wēi zuò jǔ jué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承受   虔诚   五彩斑斓 B、承载   坦诚   五颜六色 C、承载   虔诚   五彩斑斓 D、承受   坦诚   五颜六色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毛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在这文字构建的天地里领悟、探索,使我们不断拓展认知边界,追寻着知识的无尽光芒。 B、通过我们在这文字构建的天地里领悟、探索,不断拓展认知边界,追寻着知识的无尽光芒。 C、我们在这文字构建的天地里不断拓展认知边界,领悟、探索,追寻着知识的无尽光芒。 D、我们在这文字构建的天地里探索、领悟,不断拓展认知边界,追寻着知识的无尽光芒。
  • 20、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2) , 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写景的两句诗是:

    (4)王维在《竹里馆》中,以“独坐幽篁里,”描绘自己在月下弹琴的古朴生活,表现出高雅脱俗的情趣;

    (5) , 赚得行人错喜欢。 ,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在《木兰诗》里,“ , 暮宿黄河边,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描绘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情景,表现远离家乡后的思念之情。

    (7)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里,用“此夜曲中闻折柳,”,描绘诗人因一首伤离惜别的笛曲,勾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描写诗人与回京使者相逢的情景,尽显报国征程中对亲人的深切挂念。

上一页 463 464 465 466 4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