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右溪记(节选)
(唐•元结)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②嵌③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⑤ , 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欹:倾斜。③嵌:张开。④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⑤置州:设置州郡。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皆生寒树 寒冷的 B、望峰息心 休息 C、南流数十步 向南 D、佳木异竹 木材(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有朋自远方来 B、鸢飞戾天者 废寝食者 C、静者之林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D、而置州以来 释担而立(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中提到的富春江水令人印象深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和郦道元笔下的“虽乘奔御风 B、《右溪记》中描绘了清幽秀丽的右溪:溪水清澈,浪花翻腾,怪石嶙峋,两岸更有繁茂的树木相映成趣,实在是难得。 C、《与朱元思书》中的“书”,即书信,是作者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可叙事,可写景,可发表观点。 D、虽然《与朱元思书》和《右溪记》文体不同,描绘的山水也不同,但都表达了相同的情感——热爱大自然,厌恶官场的黑暗。(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同时,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正呈现即时性、碎片化、信息海量化等特征。
②实际上,新媒体时代的新阅读方式与传统的深度阅读并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共存互补、互促共进的关系。
③有人提出疑问,在新媒体时代,以传统书本刊物为主要载体的深度阅读是否会被取代?
④在新媒体时代仍然需要深度阅读。
⑤伴随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普及,人们获取信息、读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
A、⑤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⑤① C、⑤③④②① D、④⑤③①② -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2024年10月9日,大家翘首以待的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主题的内江市“书香天府•阅读之星”评选活动在东兴区牛牦山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将中华经典文化呈现得淋漓尽致 , 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活动现场,台上,选手们深情并茂地朗诵;台下,观众们屏息敛声地聆听。选手朗诵结束后,听得入木三分的观众们才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在后面的采访环节中,有选手说:“鲁滨逊教会我在遇到困难时要有勇气去面对……只要我们像鲁滨逊一样勇敢、坚强、乐观,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选手说:“阅读让我从浩瀚的书籍中汲取了知识与力量,让我逐渐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有观众说:“这次活动,让阅读在我们心中悄然开花。”最是书香能致远,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籍可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推进,定会谱写出新时代的书香篇章。
(摘自内江日报,有改动)
(1)、上面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赓续(gēng) B、彰显(zhān) C、汲取(xí) D、悄然(qiāo)(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淋漓尽致 B、深情并茂 C、浩瀚 D、谱写(3)、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翘首以待 B、屏息敛声 C、入木三分 D、震耳欲聋(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翘首以待的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主题的内江市“书香天府•阅读之星”评选活动在东兴区牛牦山小学举行。 B、来自全市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将中华经典文化呈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 C、有选手说:“阅读让我从浩瀚的书籍中汲取了知识与力量,让我逐渐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D、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推进,在全市将涌起一轮阅读传统优秀文化作品的高潮,定会谱写出新时代的书香篇章。 -
4、十二三岁,正值青春年少。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在这个年龄段,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我正十三岁(十二岁、十四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②字数不得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书写规范、美观,保持卷面整洁。
-
5、在《西游记》阅读交流活动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有同学认为八戒在师徒四众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猪队友”。也有同学认为,在斩妖除怪的取经路上,八戒是不可缺少的“好队友”。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西游记》中的具体内容,说说理由。
-
6、《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想象力的作品,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请列举出两个带有“三”字的故事情节。
-
7、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我欠你一个道歉
云荷
①黑豹是一条母狗,我曾视为亲人。
②早上,我和糖稀饭给它喝;中午,我把红烧猪肉嚼碎了吐掌心喂它。黑豹鼻子凑上来嗅了几下,之后伸出粉嫩可爱的小舌在我的掌心舔呀舔的,仿佛有一条温润酥麻的小虫子从它的舌头上钻进我的心窝里挠痒痒,我们的心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③晚上我带黑豹睡床,把它当人待。白天则把它装进棉袄兜里带下田锄油菜,那时春光刚醒,寒风渐柔,我把它放在干涸的田沟里,自己在墒上锄油菜,黑豹失了依附害怕极了,哀嚎着跌跌撞撞地爬到菜墒上寻我,然后挨着脚踝蹭。几个月后,我再带它下田割油菜,长到齐膝高的黑豹,不再害怕,在田野里四处撒欢,一会撵蝴蝶,一会捉田鼠,忙得不亦乐乎。起先,它还会不时到田里察看我在否,之后,它跑得越来越远,时间也越来越长,等我把二亩田的油菜都割完了也不见它回来,急得我站田埂上大声喊它的名字,惊得田里的蚂蚱纷纷跳起。不一会儿,黑豹从远处飞奔过来,跑到我跟前又扑又蹭,同我一路嬉闹着回家。
……
④婚后不久,我在所住出租房的巷子对面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干洗店。干洗店是房东利用两栋大楼之间的夹角搭建的简易房,前大后小,没有窗。
⑤我是用母亲陪嫁时给的压箱钱到南京买的熨烫机,在交了半年干洗店的房租后,手中就一分钱也没有了,至于干洗机,没钱买,用手和洗衣机代替;烘干机更没钱买,用同时可以燃烧九个煤球的大炉子代替。我们在店里靠后的位置放了一张单人床,床头拉了一个花布帘与前面营业处隔开,带着黑豹在店里睡。
⑥每次烧煤烘衣服,只一夜,挂在铁架上密密麻麻顾客们的湿衣服就被烘得透干。我们在店里也睡得非常暖和,只睡了一夜,黑豹就再也不肯陪我们在店里睡了,不仅如此,每次烧煤炉,它还会咬住我的裤角往外拖,我把它送回出租屋关起来,它就“汪汪”吵闹,叫得四邻不得安睡,纷纷出来斥责我,我干活到半夜本就疲惫不堪,哪里受得了黑豹如此折腾,就开始讨厌它,它却无知无觉,一如既往地摇头摆尾讨好我,没办法,我就又把它带回了干洗店。几次之后,我不胜其烦,一狠心将它关在天寒地冻的店外,任它蜷卧在垫子上忍受凛冬的欺凌。
⑦第二年春,一天上午九点多钟,我们还没有起床。明明我已经听见闹铃响了几遍,可就是浑身发软不想醒,感觉自己干活太累了,是时候该好好补一个懒觉了。可是黑豹在店门外不依不饶地叫,爪子不知疲倦地使劲挠抓着铝合金卷闸门,仿佛牛头马面的磨牙声,在啃噬着我浑身的骨头,气得我生出非起床狠狠教训它一顿不可的念头。我极其费劲地睁开了眼睛,忍着头晕目眩,爬起来开门,黑豹一见我立马扑到我身上又舔又蹭,我却极厌恶地打开它,然后叫刚刚起床的小尚找根绳子拴住黑豹的脖子拖去狗市卖掉。
⑧中午小尚又把黑豹牵了回来,说有人出一百五十块钱买黑豹,他嫌少没卖。解掉绳子后,黑豹没有像平常那样亲近我,而是蔫头耷脑地趴在地上呜咽着,仿佛在悲伤地哭泣 , 到晚上吃饭时,我才发现它不见了,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离家出走了,走得悄无声息,任凭我喊破喉再也看不见它的身影出现。我出门寻找了几天也未果。它消失了,像一个梦,一片烟云,彻底的消失在我的生活中,从此无迹可寻。
⑨多年后,我们买了房。
⑩有一年冬天,住对门的一对五十多岁秦姓老夫妻在家里煤气中毒去世了,我这才幡然悔悟。当年开干洗店时,那天要不是黑豹拼命嚎叫挠门救了我们,我和小尚早不在人世了,而我当时却不知好歹地还要卖掉它。唉……
⑪此后,每次看见狗,我就会想起黑豹,想起它的犬吠,它的挠门声,以及它与我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⑫黑豹,你在哪里?我奴役你当我的宠物是多么的卑鄙!黑豹,假如时光可以重来,我要对你说声“对不起!”黑豹,我欠你一个道歉。
⑬此去经年,时光坠落如雪,从此我不再养狗。
(选自《青春诗刊》,有删改)
(1)、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我”对黑豹的情感变化,将下图补充完整。
(2)、仔细阅读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作答。(1)不一会,黑豹从远处飞奔过来,跑到我跟前又扑又蹭,同我一路嬉闹着回家。(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2)解掉绳子后,黑豹没有像平常那样亲近我,而是蔫头耷脑地趴在地上呜咽着,仿佛在悲伤地哭泣。(揣摩加点词“悲伤地哭泣”的原因)
(3)、第④⑤自然段似乎与黑豹无关,可否删去?为什么?(4)、读了这篇文章,小冀很有感触,他准备写一篇读后感并引用几句教材单元导语作为读后感的开头部分。假如你是小冀,你认为下面哪个单元导语合适?请做出合理选择并写出不超过100字的读后感。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选自七上语文第二单元导语)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共存于地球家园,命运息息相关。本单元的一组文章,即表现了人对动物的欣赏与尊重、对其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完成本单元的活动,相信你对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会有更深的认识。
(选自七上语文第五单元导语)
-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故乡的春天
吴培刚
①我的故乡,鲁西南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麦苗正返青,桃杏正吐蕾,杨柳正绽芽,万千生命正苏醒。村头的杨树林子,昨天,枝头上还是一粒粒的芽苞,一夜间,绽开了片片娇嫩的叶片儿。叶片儿透明,像翡翠。杨树品种不同,叶片儿的颜色也各异,有翠绿,有紫红,有淡黄。春风中,如千百万只蝴蝶,忽闪着美丽的翅膀。
②桃杏枝头,昨天还是一粒粒的花骨朵儿,一夜之间,绽开了娇艳的花朵,嫩白,粉红;榆树,俗称摇钱树,又叫救命树。可不是嘛,那串串翠绿的榆钱,不就是一串串的钱吗?饥饿的年代,榆钱是最好吃的野菜,它甜甜的,滑滑的,口感很好。做窝窝头,就着辣椒酱,实在是美味儿……以前是,现在更是。人们吃厌了白面馒头,许多人又留恋起这样的窝窝头来。平原上,柳树是最早从冬眠中醒来迎接春天的。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当榆、杨、槐、枣等树,还在沉睡中的时候,柳树,无论是绵柳,还是垂柳,都早早地软了枝条,冒出鹅黄色的嫩芽,在依然凛冽的寒风中摇曳。尤其是那新兴的品种“黄金柳”,万条垂下金丝绦,丝丝缕缕,粗粗细细,长长短短,从空中柔顺地垂挂下来,像金发女郎的披肩发,瀑布般流泻着,优雅,美丽,赏心悦目。
③走出小村,走向郊外,顿觉天高地阔。碧空万重,春风拂面,燕子在空中呢喃,苍鹰在高空盘旋。映入你眼帘的,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是深绿色的麦苗儿。麦苗厚积着,平铺着。这不畏高天寒流的越冬植物,寒风冻不死,冰雪无奈何。在最冷的数九寒天,麦苗蜷缩在垄沟里,毫无生气,叶片儿大部分变得枯萎、憔悴,几乎停止了生长。但是你不用担心,当春回大地,她“噌”一下子醒来,立刻焕发出无穷的生机,褪旧颜,换新装,趁着美好的春光,大显神威。新发的叶儿,嫩嫩的,绿绿的,一簇簇,一墩墩,一垄垄,饱和着绿色汁液的叶片儿在东风中翩翩起舞。今年的雨水勤,不再贵如油,更给麦苗儿鼓了劲儿,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里,滋润的泥土中,自由自在地生长吧!
④你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走在酥软的田间小路上,迎着朝阳望去,墨绿色的麦苗上,挂着数不清的露珠,像散落了满天的亮晶晶的星星。一片绿来一片黄,黄是菜花,绿是麦苗。辽阔的平原上,绿是主色调,黄色是点缀。相互映衬,黄色更亮眼,绿色更浓重,仿佛画家故意用浓浓的颜料在画布上涂抹,浓得化不开似的。往远看,呀!我精神为之一振,目光被拉直了。在天地相连处,有一抹粉红,如红霞落在碧涛绿海中,仔细看,那不是红霞落地,是桃花盛开!
⑤好啦,故乡的春天,不需要更多的颜色,只绿、黄、红就够啦!它们上有碧空丽日照着,下有和煦的南风吹着,又时常来一场春雨滋润着,这春色能不浓,景色能不美么?
(有删改)
(1)、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多角度感官写景,请举例说明。(至少写出两种)(2)、语境在理解和鉴赏文章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加点的词。相互映衬,黄色更亮眼,绿色更浓重,仿佛画家故意用浓浓的颜料在画布上涂抹,浓得化不开似的。
(3)、选文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从哪些方面写了麦苗的叶? -
9、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少时,一狼径去 ,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材料二】
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
(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以刀/劈狼首 C、屠/自后断其股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一狼径去
课内迁移:太丘舍去
(1)去:
屠暴起
参考课下注释
(2)暴:
比比也
比bǐ:pí:pǐ
【字形】甲
金
篆
查阅词典:①并列;并排(本义)②都;到处③比较;考校;核对(引申)④及,等到(引申)
(3)比:(只填序号)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狼”在材料一、二中分别指代什么? -
10、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A、《观沧海》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州》 C、《次北固山下》 D、《天净沙·秋思》(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都写了雨,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11、请你根据提示补全下列古诗文,欣赏、品味、传承中国古典诗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先贤总结自己的经验,给我们留下谆谆教诲、殷切慰勉。孔子总结学与思的经验,留下“① , ②”的教诲;子夏总结“求仁”的经验,留下“③ , 切问而近思”的教诲;④(作者)总结时序更替的经验,留下“⑤ , 江春入旧年”的教诲;刘禹锡总结赏秋的经验,留下“⑥ ,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教诲;李白听闻友人被贬,留下“我寄愁心与明月,⑦”的劝慰。
-
12、在交流活动中,小冀同学感觉诵读技巧有欠缺,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一种朗读技巧。
-
13、同学们也分享了一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朗读,小冀同学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①春天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②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③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豪迈;④冬天里还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
A、①句宜把“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加重音,来突出春花特点和作者惊喜、赞叹的心理。 B、②句宜在“争先恐后”后面加停顿符号,突出万物的生长状态。 C、③句宜把“断肠人”“歌以咏志”加重音,引用诗句传达出了秋既会带给人忧思也会有豪放之情。 D、④句“冬天里”后宜加停顿,突出如此绿和可爱的水藻是济南的冬天独有的。 -
14、下面是小冀同学要交流的读书体会(节选),请你阅读并完成各小题。
①阅读《我的白鸽》时,我会为小白鸽在屋脊上亭亭玉立的身影而欢喜;阅读《秋天的怀念》时,我会为______(作者)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他与母亲永远的(jué)别而伤怀;阅读《回忆我的母亲》时,我会为朱德母亲自己不富裕,还周(jì)和照顾更穷的亲戚而感动。书中的内容还会引发我的好奇和思考:②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很想知道按住脊梁就可以喷出烟雾的斑蝥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识破机关的老和尚是如何得到那能吸蛇脑髓的飞蜈蚣的,寿镜吾老先生作为渊博的宿儒到底有多大的学问;③读了《往事依依》,我明白往事是我们在世间行走休憩时那一件贴身的衣衫,柔软妥帖。当我们慢慢地学会珍藏往事,就学会了如何真正地用心去生活,如何去热爱生活……
(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字形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脊梁(jí) 脑髓(suǐ) 决别 周济 B、 脊梁(jǐ) 脑髓(suí) 决别 周济 C、 脊梁(jǐ) 脑髓(suǐ) 诀别 周济 D、 脊梁(jí) 脑髓(suí) 诀别 周剂(2)、请用正楷字书写文中横线处作者的名字(3)、根据上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亭亭玉立”一词,意思是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这里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B、第二句中“宿儒”一词指的是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的意思为长久从事某事。 C、画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因为往事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美好,令人回味,值得珍惜,所以是柔软妥帖的。 -
15、作文。
笔墨人生、缤纷世界,有多少认知是需要我们再次思考的。重新定义坚强,我们汲取精神力量;重新定义友情,我们获得宝贵养料;重新定义那个目光、那抹微笑、那次相遇、那句话语……我们心有所动,情有所感,爱有所向。
请以“重新定义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引用、套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
16、在阅读《水浒传》这部小说时,同学们发现每一位被逼上梁山的英雄,都有着各不相同的传奇故事。杨志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心怀梦想,却命运多舛。请根据作品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作为三代将门之后,杨志一生的理想是什么?(2)、尽管杨志多次努力,依然得不到朝廷重用,不得不落草二龙山。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杨志理想不能实现的原因。
-
17、艾青,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抗战时期,他的诗歌以“”和“太阳”为主要意象,写出了许多自由体诗的代表之作。他的成名作是1933年初作于狱中的《》。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的歌手,在《》一诗中,诗人写到“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他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
18、2023年,天津市强化“一市双城多节点”城市空间格局,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度复合化、集约化、高效化,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缝合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某班学生将开展以“走进天津市轨道交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资料,请你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2021-2025年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预测

客运量
【材料二】
天津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中国天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天津首条线路于198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使天津成为中国内地第二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材料三】
2022年3月28日,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实现全线轨道贯通。4月19日,11号线全线首个标段完成全部主体验收工作。目前,运营线路有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等,共9条,天津轨道交通线路初步形成交通网。
【材料四】
2023年,天津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滨海新区轨道交通Z2、Z4、B1线工程和地铁4、7、8、10、11号线工程,这将助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得出的结论。(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市轨道交通发展特点。 -
19、阅读《芦花雪》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雪
王 洁
①大地褪去了斑斓的秋色,冬日如期而至。西安的冬日,地上堆积着枯黄的落叶,光秃秃的树枝在凛冽的风中颤抖。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总盼着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不由得想起城郊穆柯寨村的春天。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和煦的暖风中,如波涛滚滚的绿色海洋,沁人心脾的芦草清香迎面扑来,一片盎然生机。
②不知道那片芦苇荡,在冬日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③晨光微露,我沿着出城的公路骑行。村庄笼罩在薄雾当中,乡道上行人稀少。穆柯寨仿佛还在沉睡中,显得幽静而质朴。
④我穿过茫茫的田野,路过连片的村宅,沿着小路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荡便出现在眼前。白茫茫的苇丛层层叠叠,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与天边火红的朝阳相接。
⑤一缕缕金色的霞光透过云层洒向芦苇。一株株并肩而立的苇秆挺立着,顶着饱满的穗子,芦花摇曳,妙曼多姿。叶片和花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霞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⑥微风过处,洁白的芦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宛若浪漫的雪花纷飞,又仿佛千万只白蝴蝶翩然展翅。此刻,每一朵芦花仿佛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寒风中跳跃着,共同奏响一曲冬季恋歌。
⑦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倩影。“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眼前这迷人的画卷,为秦楚古道上苍凉沉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几分款款的柔情。闭上眼睛,耳畔,只有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似有似无的云雀啾鸣缥缈旷远。
⑧正当我惬意地独享着这一片美好时,一阵“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睁开眼来,只见一只小船在湖水中荡漾而来。我踏上了小船,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飘扬的芦花飘落在浅水里水鸟的翅膀上,与洁白的羽毛浑然一体。那些觅食的水鸟立在芦苇丛中,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偶尔用细长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偶尔钻进水里叼出一条小鱼。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阳光透过苇秆洒向水面,湖水如碎金子闪烁着光芒,投映在我宁静的双眸中。
⑨千百年来,时光荏苒,这片芦苇荡陪伴穆柯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穆柯寨历史悠久,村口的古树盘根错节,斑驳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如今古树历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陪伴着穆柯寨祖祖辈辈的乡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春去秋来,迎来一场又一场芦雪纷飞,这是宁静无闻的相守,让人觊觎。
⑩相传,历史上女将穆桂英曾屯兵于此,谱写了巾帼英雄之歌。不知,穆桂英是否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沉吟苦思兵法布阵?是否走进过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阵阵芦花飘来,落在她的头顶,装点着她的发髻,那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
⑪一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船舷上,打断了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思。小船划出苇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艳阳高照,水天相接,芦花纷飞。
⑫冬日的芦苇荡,虽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没有夏天的蓬勃绿意,不似秋天的灿灿金黄,却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这种美是北方的冬日所独有的,足以打动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
⑬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2月09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第⑦段引用“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这两句古诗有何作用?(3)、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倩影。
(4)、为什么芦花雪能让作者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请结合全文分析。 -
2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 , 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
(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握: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1)灌率武勇结屯林中 屯 :
(2)寻命筑城泰州 寻: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3)、陈灌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的事例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