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②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③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④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⑤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⑥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注释】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③扳:通“攀”,牵,引。④王子:王安石的自称。⑤受之天:先天得到的,指天赋好。⑥受于人:指接受后天的教育。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翻译划线句的意思: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方仲永的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请选择恰当的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 -
2、(1)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四面歌残终破楚, 。(《满江红》 秋瑾)
(3) ,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4)塞下秋来风景异,。(《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 。
-
3、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小题。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间:参与 B、忠之属也 忠:忠诚 C、战则请从 请:请允许我 D、望其旗靡 靡:倒下(2)、下列加点词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 B、牺牲玉帛 C、可以一战 D、齐师伐我(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印证了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 B、第②段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将曹刿和鲁庄公的不同指挥方式进行了对比,显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也再次表现出鲁庄公的鲁莽和无知。 C、本文较多地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略写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D、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是通过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来完成得。 -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
张贺
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许多文化资源——无论是语言、文字、风俗、传说,还是手工技艺、音乐、舞蹈--正面临着流失乃至失传的危险。如何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正在全世界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
②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博物馆的藏品本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理应走出“深闺”,为社会所共享。但现实是,博物馆的展馆面积、服务人员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参观者的需求,也不可能把所有展品一股脑儿全拿出来展览。如何解决博物馆有限展馆面积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就能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各种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这就在实地参观之外创造了替代性选择,对于扩大受众群体、保护文物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不少博物馆在展品和展厅里设置传感器,收集观众停留时间和是否拍照等行为数据,以此作为改进展览的依据。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观众参观行为数据,分析短期停留和长期停留的参观者的不同参观模式,为治理馆内拥堵提供决策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对有文字的展品、图版、威套的文物更感兴趣,驻足时间明显更长,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客观、简便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
④目前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应用数字拔求的成功经验不少,比如“数字敦煌”“虚拟圆明园”等,但与观众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数字博物馆点击率很低,对非遗的记录还停留在录音录像的初级阶段。应当看到,当前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在故宫的参观者中,一半以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数字时代的“源住民”;青年人已经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⑤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数字技术武装自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3日05版;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 B、文物保护需要打造数字化博物馆。 C、青年人要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 D、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跟上时代潮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资源面临流失的现状为立论基础,提出论点。 B、第②段从突破博物馆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的优势。 C、第③段列举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事例,证明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 D、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技术能解决博物馆展馆面积有限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 B、现在VR技术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观众可足不出户,遍游天下。 C、大数据分析准确、简便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D、数字技术在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但还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
5、选出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本词是苏轼在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此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B、本词上片记叙出猎情况,集中表现了词人的“狂气”,下片侧重于抒发自己日益衰老却得不到重用的惆怅。 C、本词多处用典,如“看孙郎”“遣冯唐”,分别以孙权、魏尚自比,使人既感受到此人的狂放,又体会到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情感。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中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现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百花园的左上角有一片技术革新的园地,它使每一个参观者相信,人力能够巧夺天工□这儿有春兰、夏莲、秋菊、冬梅□它们数千年来生不同时,现在都一齐开放,向人民共献祥瑞。这儿还有提前开花的黄桷兰和延后开花的水仙,花姿绰约,香风四散。在一株树上,并开着海棠、杜鹃两色鲜花□在另一株树上将结出柠檬、寿星橘、季橙、柚子四种果实。看来它们已经走出了小家庭的圈子,结成和睦的大家庭了。这儿不仅有四时的名花,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异种,如曹州的牡丹,广州的乳茄,上海的蟹爪兰□风信子和飘飘欲仙的仙客来都远从天外飞来了。
A、。 , ; 、 B、。 , 。 , C、, 、 ; 、 D、, 、 。 , -
7、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自强不息意味着自信自立,面对困难,既不会絮絮叨叨地抱怨,也不会人云亦云地盲从。②自强不息意味着既要怀有面对未来奋斗终身,又要拥有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精神。③自强不息是对心灵的历练,是对德行的培养。④我们要做自强不息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纵使前路坎坷,你我永不言弃。
A、① B、② C、③ D、④ -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停滞(zhì) 虚妄(wǎng) 根深蒂固(dì) 玄虚(xuán) B、中伤(zhōng) 豢养(huàn) 聒噪(guō) 逞能(chěng) C、面面相觑(qù) 桑梓(xīn) 拜谒(yè) 箪食壶浆(dān) D、发怔(zhèng) 筵席(yán) 伤痕累累(lěi) 簇新(cù)
-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怒火中烧时,良辰美景形同虚设。
不要轻易发火哦,伤己伤人,伤身伤心。
这幅图片形象地揭示了“怒火中烧时,会让我们错失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和“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
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10、为营造书香校园,文创小组准备把以下内容印制在文创纸杯上,请你任选其一,并说说推介的理由。
[甲]]
要自爱。不要把自己全心全意的爱、灵魂、力量慷慨地作为礼物,浪费在不必要的、被人鄙视的地方。
(节选自《简·爱》)
[乙]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节选自《艾青诗选》)
答:我选择 , 因为。
-
11、小冀同学为主题“走近名著”的戏剧节制作的海报初稿,需要你帮助完善,并欣赏。(共6分)


图1 图2
(1)、仿照图2为图1设计海报配文标题。图1: 图2:大闹野猪林
(2)、两张海报配图都有“战斗”,图1的主角是格列佛,图2的主角是。(3)、你更欣赏哪位主角的“战斗”?请说明原因。 -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色“白银坨”
①如果给“白银坨”贴上一张色彩标签,一定是红色。红叶为妆,柿子摇曳,蕴藏在深山幽谷的,还有一段沉痛往事,那是太行山里最深沉的底色。
②深秋,走进保定市顺平县的白银坨,峰峦如油彩画,远近高低次第涂抹,一条幽谷劈开山峦,把山间秘境隐约勾勒出来。漫坡的柿子树个头高挑,挂满了橘黄的灯笼,与深深浅浅的白石红叶摇曳成趣。幽谷叫道士观沟,却不见道士,亦无道观,冀中抗战纪念园依山而建,昭示这里的岁月不凡。
③拾级而上,十七座古朴院落依山傍坡,静默在平缓的山腰。远望去,以为是温暖的农家小院,有老人守望,鸡犬相闻。一步步走近,小路幽静逼仄,悄无人声。每一间房屋,灰黑瓦、石头墙、土台阶,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文字……原来,这里是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馆,记录着150多名青年喋血不屈的故事。
④文字叙述,还原了80多年前的那个深秋,幽谷里,每片树叶都在枪声中颤抖。
⑤1941年10月6日,白求恩学校学子和部分战士、伤员从梯子沟艰难突围后,辗转走进道士观。姑娘们实在太累了,走不动了,她们想揉搓一下疼痛的脚板,包扎一下流血的伤口,却想不到,再次落入了敌人包围圈。几千装备精良的敌军,围堵背着医学讲义、戴着蝴蝶结发夹的百余名姑娘与伤员,这种不对等的较量,绝非战斗,而是杀戮。
⑥当溅满鲜血的讲义凌乱散落,当蝴蝶结发夹生出红色的翅膀,漫山黄栌叶见证了中华民族青年的勇毅,山河含悲,容纳了这些青春魂魄。
⑦左克,是这群青年的代表,时任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校部副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组织极少数人突围出去后,她和战友们面对敌人的刺刀,用石头砸,用牙齿咬,拼尽最后一分力气,慨然赴死。那份决绝勇毅,高贵得像山间的泉水,不染尘埃。
⑧配得上“高贵”这个词的,不仅是这些勇敢的姑娘,还有那些纯朴的山民。
⑨李臭货的父亲,是山民中的普通一员。普通到无人知道他的名字;普通到给儿子起不出一个好听的名字。但是,那天,这位朴素的山民,冒着生命危险,背回一个叫曹竹青的姑娘,白天藏在山洞里,晚上抬回家养伤。大“扫荡”“铁壁合围”政策之下,这是普通山民,唯一能做的事。很遗憾,半个月后,一个年轻的生命终归陨落了。
⑩更让人动容的是,曹竹青牺牲后,李家人把家里唯一的木板衣柜作为烈士的棺椁,让烈士入土为安,此后,像对待自家先人一样,年年祭扫,从无断绝。也许,他们不理解这些青年的信仰,但他们知道,这些孩子究竟是为了谁,才离开了父母与家乡。
⑪阳光西斜,草木被雕镂出金色,冀中抗战纪念园墙壁上的一排大字“人民永远是靠山”沐浴在金色之下。人民永远是靠山,据说,这是吕正操将军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冀中战场征战一生,他见证了人民的力量。李家的故事,同样是对这句话最鲜活的注解。
⑫青山有幸埋忠骨,左克、曹竹青、李臭货的父亲……这些人,让模糊的过往生动起来。历史,为什么会选择白银坨,难道仅仅是一次偶然的突围吗?
⑬白银坨隐匿在太行山里,山高、林密、沟深、路险,被顺平、唐县、涞源、易县与满城环绕。正是这种地理位置和险恶环境,让这片深山区成为冀中军区抗战后方基地。像沧桑的母亲敞开宽大的胸膛,这里隐藏着冀中军区卫生部及下属的后方医院、休养所、制药厂与卫生材料厂,隐藏着冀中军区的供给部及下属的枪械厂、子弹厂、修械所、炸药厂及被服厂……
⑭在大山的褶皱里,每一个幽谷,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山洞,每一个村庄,都可能是绿树掩映下的敌后战场。冀中平原前线的伤员,通过秘密交通线转运到这里养伤,这里生产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冀中平原前线。一座不起眼的石碾,就是军工生产的利器;一名憨厚的农妇,放下农活,就是被服厂里的工人。这里,貌似群山寂寂,闭塞隔绝,实则组织严密,热气腾腾。
⑮走进白银坨,对这片群山的理解与敬意,愈发深沉。在山脚一家民宿,竟然传出久违的旋律:“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这歌声,太行山每一座幽谷听过,每一棵草木听过,每一条河流听过,每一只向往自由的飞鸟,也一定听过。
⑯狼烟四起,在浩荡的时空里,不过沧海一瞬;曾经的惨烈与悲壮,又是如此恒久,不容遗忘。如今的白银坨,天蓝如海,草木葱茏,山里人家鸡犬相闻,山下民宿粉饰一新,书写新时代太行故事。鸡鸣、牛嘶、炊烟、远山、随意熟落的红柿子、碧绿的菜畦、锅灶下红红的炭火、迂回在凛冽空气里的烟火气……原来,最平凡的山居画面,无关贫富,只问祥和。
(选自《河北日报》2024年11月15日第10版,作者:吴相艳,有改动)
(1)、说说“白银坨”的色彩标签为什么“一定是红色”。(2)、选文⑪段加着重号的“这句话”能让你联想到儒家经典中的哪句话( )A、舍生而取义者也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品味语言。(1)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第⑬段画横线的句子。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⑯段画波浪线的短语。
(4)、为什么说白求恩学校的学子和白银坨的山民是“高贵”的?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______________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教育,就是“科学+教育”吗?
①科学教育是以自然科学内容为主,发展个体及群体科学素养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教育是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 )关注知识体系的传授,( )注重培养人的认知方式,掌握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 , 科学教育要“让学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②广义的科学教育包含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学段,涵盖学校正式科学教育和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如家庭、工作场所、博物馆、社区等)。狭义的科学教育主要指在小学阶段实施的科学教育。
(《人民教育》2023年第19期)
材料二:
教什么
“不是科学知识的排列组合”
①科学教育是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习得,“让学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②科学教育重在拓展想象和思维,科学教育要展现科学的神奇、美和力量,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思维力,培养学生探索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认识科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坚持科学规律,弘扬科学精神。(A)
③因此,科学教育应当嵌入分科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项目式、跨学科学习等方式,锻炼学生深度思维能力;通过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科学兴趣;通过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解决科学问题。
怎么教
②“______________”
④实际上中小学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科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按规律培养。
⑤开展科学教育不是早早让幼儿园孩子去编程,要根据孩子不同发展阶段因材施教。在小学的早期探索阶段培养好奇心和兴趣,在初中兴趣显露阶段要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和综合性科技创新活动,在初高中的才干浮现阶段培养理论兴趣,要建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高中联合培养机制,在大学的专业创新阶段,要支持创新人才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或国际前沿开展研究。(B)
⑥科学探究可以依据师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降维”,但需要抓住“思、做、说”3个关键环节,做“高保真”。
(《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18日)
(1)、在“材料一”画波浪线句子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 B、不仅……更…… C、即使……也…… D、或者……或者……(2)、梳理“材料一”“材料二”内容,填写思维导图。
(3)、为选文补充事实论据。你认为下列材料放在_____(A处/B处)更合适,并简析理由。在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利民看来,让学生们前往野外实地考察,是激发孩子们好奇心、提升其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他曾跟北京某高中合作共建科学教育实践课后班,带领同学们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去捡老虎的毛发、粪便,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一名学生在现场采集后,又查了很多的文献,最终发表一篇论文,还修正了前人的毛发研究结论。后来,冯利民还给这名学生写了推荐信,鼓励他继续学习相关的专业。
(4)、实验课上,小冀只旁观不动手,请你根据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对他进行劝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①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甫放旷,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乙】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②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释】①表:上表。②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1)、小冀制作了字词梳理卡,请你补充完整。文言字词
方法
解释
会禄山乱
课内迁移:会天大雨(《陈涉世家》)
(1)
数尝寇乱
字音判断:数(shuò)
(2)
既厚赙之
参考成语:既来之,则安之
(3)
识拔英俊
查阅字典:①拔起,抽出;②选拔,提拔;③突出,超出;④攻下,攻取。
(4)(只填序号)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2)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3)、请你做出选择:“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这句应该是选文(甲/乙)的结尾句。(4)、社团准备制作“宗师列传·辛弃疾”微视频解说词,请根据乙文内容将下面解说词补充完整。(30字左右)辛弃疾是一位解人之困的豪杰,。
-
15、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① , 还②归细柳营。回看射雕③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①新丰市:长安附近地名。②还(xuán):立即,迅速。③射雕: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
(1)、《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视觉描写盛大的出猎场面,《观猎》中调动(感官)渲染出风呼弦鸣的出猎声势。(2)、请展开想象,描写诗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表现的画面。(3)、小冀同学朗读甲词“射天狼”和乙诗“射雕处”时,音调处理为上扬,请你说明理由。 -
1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战争”微视频脚本
时间地点
文句
参考出处
镜头画面
春秋,鲁国
夫战,勇气也。① ,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曹刿长揖后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消失了。”
汉时,村口
② ,
③。
《十五从军征》
同乡长叹一声,抬手指向远方,“远处就是你的家……唉,在那松柏林的一片坟墓……”。
北宋,西北
④ , 千嶂里,
⑤。
《渔家傲·秋思》
军营号角声起,四面传来,声声震耳,重重叠叠的山峰里,烟尘弥漫,落日荒漠,一座孤城城门紧闭。
元代,潼关
伤心秦汉经行处,
⑥。
《山坡羊·潼关怀古》
秦汉宫殿的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都化作了断壁残垣、废墟一片。
-
17、[探字寻根]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甲骨文
楷书
本义

戈
甲骨文字形,像一种长柄兵器形。

伐
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

戏
最初源于祭祀活动,也是军队作战前的一种仪式。

戎
古代兵器的总称。
探究发现:字形都与有关;字义都与有关。
-
18、[走近河北戏曲]学校举办“戏剧节”的主题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河北梆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承载着燕赵土地厚重的历史文化,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反映/反应)了栖居于那片土地之上的人民的______________(bēi huān lí hé),充满了燕赵大地的豪迈之气,成为民族的精神寄托和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凭借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逐渐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乙]山川各异,冀东三枝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各具______________(yǎ yùn)。其中,唐山皮影开始于宋靖康年间,是一种傀儡艺术,它的演出方法是台前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操纵演员在“窗”后 B (操作/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配音演员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音乐、唱腔等艺术形式的烘托,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曲折生动地演绎故事,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演出时,通过艺人“拿、贴、打、拉、唱”,使影人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舞台很小,二三人、数皮影□舞台很大,万千世界皆有展示。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bēi huān lí hé)②(yǎ yùn)
(2)、文段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承载(chéng zǎi) 刚劲(gāng jìng) 曲折(qǔ zhé) B、承载(chéng zài) 刚劲(gāng jìng) 曲折(qū zhé) C、承载(chéng zǎi) 刚劲(gāng jìn) 曲折(qū zhé) D、承载(chéng zài) 刚劲(gāng jìn) 曲折(qǔ zhé)(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4)、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不可或缺”的义项中,“或”的解释为“稍微;略微”。根据甲段文意判断“不可或缺”的词义:。
(5)、请在乙段中的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6)、乙段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在香港都会大学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永远奔赴热爱,不害怕梦想有多高,远方有多远,我们永远坚定执着,有着打不倒的倔强。从向往光到理解光,从追逐光到用力发光,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荣光。遇到挫折,不要沮丧,就当这一局输了,下一拍再努力打回来,总有一天,你将成为你想象中理想的样子,而这样的我们,会是这个世界眼里最耀眼的中国青年的样子。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名著导读题。
在分享朗诵时,同学们觉得《艾青诗选》里有许多体现自强不息的诗歌,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下图是艾青诗歌发展的时间轴,请根据你的阅读,完成下面的题目。
(1)、时间轴中的A处是艾青的成名作《 》。(2)、从上面的时间轴中选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分析诗中一个意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