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 , 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及选授堂邑县尹 (2) 尽置诸法 (3)去官十年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 ②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B、①追而还之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C、①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②其真无马耶 《马说》 D、①犹为立碑颂德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十二则》(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4)、选文第一段表现了张养浩哪些可贵品质? -
2、【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一封①朝奏②九重天③ , 夕贬潮州路八千。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欲为圣明④除弊事⑤ , 肯将衰朽惜残年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①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②朝奏:早晨上奏。③九重天:这里指皇帝。④圣明:指皇帝。⑤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⑥肯将衰朽惜残年: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肯,岂肯、哪能。
(1)、解释甲诗诗题中“酬乐天”的意思。(2)、品析甲诗中“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中“弃”字的妙处。(3)、请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不同。 -
3、学校文化科技节即将拉开帷幕,同学们为《校园好诗词》中的“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助补全。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喜欢把“酒”写进诗文中,“酒”在中华文化中更是大放光彩。李白用“ ① , 玉盘珍羞直万钱”极写宴会之奢侈; 苏轼用“明月几时有? ②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范仲淹用“把酒临风,③ ”写出“迁客骚人”内心的无限喜悦; 张岱用④“”(《湖心亭看雪》)写出了自己对知音热情招待的回应;欧阳修用“醉翁之意不在酒,⑤ ”表明了自己的情趣。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已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今天,我们品酒诵典,感悟中华文化。
-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洋淀的淀区(甲)景色秀丽,(乙)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春季,水域清澈,烟波__________(浩瀚/浩渺),芦苇出水,满淀青翠,每逢清晨,红日映透淀底,白洋淀好像披上了绿带霞衣。夏季,淀水涨满,鱼跃水面,绿苇__________(摇曳/摇荡),荷花吐艳,层层叠叠的荷花一眼望不到边,如诗如画。秋季,芦花纷飞,稻谷飘香,莲菱遍布,蟹肥味香,小舟穿梭往来,渔歌此起彼落。冬季,皑皑白雪,漫天盖地,银装素裹,冰封地冻,淀区恰似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冀中的原野上。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 而且 B、不是 就是 C、因为 所以 D、虽然 但是(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5、“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小冀回到河北故乡,爬山游玩,他还为故乡的高山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助完善。
①家乡远处高山的绿色就像海那样深邃,连绵起伏,整座山的天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互相映衬,相得益彰。②我们拾级而上,百花恣意绽放、殷红欲燃。③山顶的雕像,远远望去让人心生敬畏,不敢(xiè dú) 。④走到近前,雕像宁静、安详的面容,让人驻足沉思、心无旁骛。⑤这里的鸟儿也忽然停止了鸣叫,或许是听到了不知哪里传来的(zhēn yán) , 或许是在尽享这份世俗之外的清净。⑥站在山顶俯瞰,高山风景尽收眼底,谁也不能否认这里不是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①xiè dú ②zhēn yán
(2)、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彰”的义项有:A.明显,显著; B.表彰,显扬;C.姓。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文段句①中“相得益彰”的“彰”的意思是: (填写字母序号)(3)、语段中画线句⑥存在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
6、按要求作文。
回首已经过去的日子,总有难舍的人、难忘的事、难别的情,触及你心底的柔软,撩动你如丝的心弦。
请以“回首,难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7、请你从《简·爱》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推荐一位人物,并结合相关故事情节,陈述推荐理由。
-
8、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抢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个“胖大和尚”就是①,他因②,出家当了和尚,故绰号“花和尚”。他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有关他的故事还有:③火烧瓦罐寺等。
-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补 丁
①他的衣柜里一直保存着一条校服裤子。
②那条裤子的样式很老旧,黑色的裤腿上镶嵌着白色的条纹,膝盖磨破了一块,被人用细密的针脚缝好,并且还在上面绣了一只小鸟,振翅欲飞,栩栩如生。
③他搬了许多次家,好多重要的东西都丢掉了,唯独这条裤子还一直陪伴着他,每每看到裤子,他都仿佛看到了那双温柔的眼睛,注视着他前行……
④那是初中开学的第一天,父亲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打碎了他与从前小伙伴们玩耍的美梦。他躲开父亲粗糙的大手,正要再赖一会儿睡个回笼觉。母亲从一旁捧出一身衣服,笑道:”宝,你看这是啥?”
⑤他定睛看去,原来是一身校服。他立刻兴奋得跳起来,将校服抓在手里仔细地看。这可是他人生中的第一身校服啊,虽然不是很新,但洗得很干净。以前在山沟沟里读小学的时候,他就一直对校服有一种渴望。有时候看着电视里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阳光下奔跑,他甚至羡慕得流出口水来。
⑥“妈,哪儿来的啊?”
⑦“这不你大舅家的明哥升高中了嘛,正好他的身材和你差不多,就把校服给你拿来了,妈已经给你洗干净了,就是膝盖那里破了个洞,妈用针线补了补,不影响穿的。”他兴奋地穿好校服,膝盖的位置果然有缝补的痕迹,不过母亲在那里精心绣了一只小鸟,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他美极了,甚至还在逼仄的小屋里转了好几圈。母亲拽住他:“轻点轻点,开学第一天,可别磕了碰了!”
⑧父亲把他送到学校后便去工作了。他有些怯生生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内心却是雀跃:他要交到更多的朋友,读更多的书!下课后,同学们都围拢在他的周围,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聊天。他小心翼翼地回答着新同学的问题,自己也一点点被同学们的热情点燃了。
⑨忽然有一个同学抠了抠他的膝盖,美慕地道:“咦?你膝盖上的小鸟好漂亮啊!我们的校服上都没有呢!”
⑩他正要自豪地回答,那个趴在他膝盖上研究的同学似乎又有了新发现“大家快看,他的校服这里有一个洞呀!”
⑪“这也太有想法了!回家让我妈也给我缝一个小动物去……”
⑫“我要自己绣一个孙悟空……”
⑬围观的同学们都在赞叹,可是听在他的耳朵里却蛮不是滋味。他感觉有一团火,从自己的脸上一直烧到了心里,在他的心上烧了一个洞。
⑭回到家,他当着母亲的面把校服脱掉,气冲冲地说了句“我才不要穿带补丁的校服”,然后穿回从前的衣服,跑出了家门。他听到了母亲带着哭音叫他的名字,却没有回头去看……
⑮第二天他如愿穿上了真正的新校服,是父亲跑遍了小城才买到的。他穿上了,却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穿校服的那种欣喜。母亲就好像昨天的事儿没发生一样,为他做了顿热气腾腾的早餐。他想对母亲说一声对不起,却又不知道如何提起,只好讷讷地走出家门。
⑯到学校之后,好多同学慕名前来观赏他校服上的小鸟,他再一次地脸红了。没有人关注他的贫穷,就像所有人都看不出他的自卑一样。
⑰从那以后,他努力学习,认真读书,拼命赚钱。终于他拥有了很多钱,也拥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却再也没有感受到第一次穿校服时的那种喜悦与感动。
⑱母亲去世那天,他终于对母亲说出了那句“对不起”,可是母亲迷离的眼神告诉他,母亲真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
⑲回到家,他从柜子里翻出那件带补丁的校服裤子,哭了一整晚。
⑳从此,他的心上有了一块补丁。
(1)、说说选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分析其作用。(2)、阅读选文,说说标题《补丁》具有什么含义。(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说说“他”一直保留着这条裤子的原因。(5)、你读完选文后有哪些感悟?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西南交大开学典礼上,大一新生代表陈一宁用文言文发言,发言稿骈骊对仗、音律工整,视频刷爆朋友圈。
②陈一宁的文言文发言,着实是开学季新生发言的一股流。开学典礼发言视频的火爆,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非凡气势,也传递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情愫,文言文开学致辞,是创新,更是传承。
③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最主流的书面语体,是中国文学的明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言文篇目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文质兼美,气势非凡,感情充沛。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联系很大,现代汉语的很多词汇源于文言文。当代人学习文言文,不仅直接获得进入古代典籍、与古人进行对话的能力与体验,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从而丰富人们的文化内涵,帮助养成谦恭的气质。
④为了文言文更好的传承,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古文教学的重视程度,甚至在语文课本的文言文篇幅上做足文章。然而,文言文句式复杂、用词精炼、表意深奥,加上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学生学习之时就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学习文言文,基本属于枯燥的死记硬背积累。文言文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无法轻易走进作者表述的文字世界里,何谈进一步的传承。
⑤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文言文作为一种文体,应在广泛应用中传承。我们课堂中所学的《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兰亭集序》等,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也具有很强的欣赏性。若能在学习过程中,多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少做些机械性的字词句的分析,不仅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也能从感悟中增加认同感,继而用于日常,充分发挥文言文“传承文明”的功用。
⑥陈一宁通篇的文言文,打破了文言文只是停留在课堂的荒凉景象,让文言文自然地走进了我们的日常,尤其如今网络时代,微博的流行和朋友圈的普及,为文言文的广泛应用与传播带来了新契机。广泛应用,让文言文典雅的语言,高尚的格调,与现代气息融合,穿越古今,更好地传承下去。
(1)、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处?(2)、有哪些途径可以让文言文更好地传承下去?(3)、现代汉语的很多词汇源于文言文,请从你学过的文言文中,列举出两个成语并指出出自哪篇文章。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之处,少长,貌寝陋,人咸易②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③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乙]
(陆)倕字佐公,少勤学,善属文。于宅内起④两茅屋,杜绝往来,昼夜读书,如此者数岁。所读一遍,必诵于口。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写⑤了还之,略无遗脱⑥。
[丙]
侯均⑦者,字伯仁。每读书,必熟诵乃已。尝言:“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己无益。”故其答诸生所问,穷索极探⑧ , 如取诸箧笥⑨ , 名振关中,学者宗⑩之。
注释:①殊:特别。②易:轻视,看不起。③匕:古代一种形似汤勺的取食器具。④起;兴建。⑤暗写:指默写。⑥遗脱:遗漏。⑦侯均:人名。⑧穷索极探:指极其深入地寻根究源。⑨箧笥(qiè sì):藏物的竹器(多指箱和笼),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收藏文书或衣物。⑩宗:尊崇,敬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人咸易之 咸:
(2)如此者数岁 岁:
(3)每读书,必熟诵乃已 乃: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暗写还之,略无遗脱。
(2)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己无益。
(4)、三篇短文都涉及到的读书方法是什么?(5)、从甲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12、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谈谈你的理解。(2)、[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3、默写句子。
(1)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以“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现自己倔强、自信,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则表达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却无意于功名。《出师表》,文章中“、”表明了作者无意于功名。
(3)“喝酒”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内容。晏殊《浣溪沙》中“ , 去年天气旧亭台”展现了词人在明媚春光里,聆听新曲,品尝美酒,过着优雅的生活;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显示出他豪放的性格与非凡的气魄。
(4)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同样表达这种情怀的千古名句是: , 。
-
1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篇小说的成功决定于人物塑造的好坏,而人物是用文字语言来塑造的。正如高楼大厦,是由钢筋、水泥、砖瓦、木石建造起来的一样。如果建筑材料很粗劣,建筑物______建成,______不适用和美观。文字语言粗劣,文字没有光彩,人物也不会有光彩,读起来索然无味。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在文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经过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邯郸这座古老的城市发生了fān tiān fù dì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A(落成 建成),使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城市的chéng zǎi能力与辐射能力进一步扩大。今日,B(漫步 迈步)邯郸街头或登高远望,鳞次栉比的高楼,宽阔笔直的道路,优美典雅的绿色环境,繁华热闹的都市街景,舒适方便的住宅小区……,充满生机与活力。邯郸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冀南大地。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①镶嵌 ②鳞次栉比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fān tiān fù dì) ②(chéng zǎi)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缺处。A处 B处
-
16、请以“永恒的传承”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
17、现代社会,人们上下班路上学习,出门旅游不停打卡,追剧加快视频播放速度……似乎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倍速”模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不少于100字)
-
18、经典寻途,启思明志
班级开展《水浒传》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在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填写相关内容。
读书卡片
英雄的情怀
经典故事
事件简述
杀泼皮牛二
杨志在街上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要抢宝刀,被杨志杀死。杨志主动到官府自首。
行侠仗义
林冲被刺配沧州时,鲁智深一路保护林冲,在野猪林及时出手救下林冲。
知恩图报
醉打蒋门神
-
19、“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紧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艾青式的忧郁”,如《旷野》中写道“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你觉得这种忧郁是一种颓废消极的表现吗?
-
20、完成古诗 完成对话
行舟
【唐】李益①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②碧流。
闻道③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释】①李益:唐代诗人。此诗为扬子江上舟行所作。②信:任凭。③闻道:听人说。
小甘:我从柳花、菱花两种植物读出诗人行舟的季节是(1)。
小苏:确实如此。第二句中“(2)”字,给人感觉诗人正悠闲地泛舟在扬子江上。
小甘: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作者自己明明在这春光明媚的扬子江上,为什么要说“闻道”而不是“眼见”呢?
小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