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心怀目标一直向前奔跑,在自然的怀抱中感悟,在书籍的智慧里启迪,在挫折的磨砺中坚强,在团队的协作中成熟。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走过的路,重新审视和思考那些闪光的瞬间、挥洒的汗水、善意的提醒、默默的坚持,你可能有欣喜、感动、遗憾、愧疚……
人生历程给了你哪些可贵的人生经验和精神力量?请以《在________中蜕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2、班级开展以“《经典常谈》阅读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2)、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
3、【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乙】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夏、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日光下澈 澈:清澈 B、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C、稍西,一峰高绝 绝:极高的 D、迟明,皆去 去:离开(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 何陋之有 B、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 C、山风飒然而至 面山而居 D、曲折依崖壁为栏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下列对文本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词精妙。甲“翕忽”刻画出了小鱼灵巧轻捷、轻快自由地游动的特点。 B、甲采用了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C、材料二文章开头通过“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两句,总叙了北山山深景幽的特点,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D、材料二文章结尾“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一句,意在强调北山之游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让人感觉森然可怖。(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属于古诗中的近体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美好愿望。 D、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条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在这首诗中他为什么一反常态,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人的电影
迟子建
①母亲的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达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我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起来,指甲透出粉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②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她从我的书架上选了一摞书,摆在她的床头柜上。大约一周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还天真,哥哥妹妹斗嘴怄气是讨人喜欢的。到了后来,宝玉和宝钗一结婚,小说就不好看了。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定了性。
④有一天黄昏,我和母亲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五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说坐飞机要是一个乘客,人家都得给飞,电影票呢,哪怕只卖出一张,他也会给放的。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当银幕上出现了蒙古包、羊群和纯朴的牧民时,母亲慨叹了一句:“这是真景啊。”母亲看过两部流行大片,对里面电脑制作的假景很反感,所以这真实的场景让她觉得亲切。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打井所致。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虽然它与多年前轰动一时的《老井》有似曾相识之处,但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⑤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慨叹着好电影没人看。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哪。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呀。”
⑥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呀。
(有删改)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呀”的理解。(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下面语句进行简要赏析。(1)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
(2)当银幕上出现了蒙古包、羊群和纯朴的牧民时,母亲慨叹了一句:“这是真景啊。”
(3)、选文第②③段花较多笔墨写其他内容,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文章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意简要作答。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用量子打造“第二互联网”
赵君鹏
①虽说Wi-Fi人见人爱,但其实我们喜欢的不是Wi-Fi,而是它连接的互联网。众所周知,互联网并不安全,密码能挡住普通人,却挡不住黑客和情报机构,
②当前的互联网是通过电信号、光纤、微波等传输信息,虽然方便高效,但信息很容易被窃取或截获。不仅如此,随着数学和算法的不断发展,基于计算的复杂性,传统加密技术不断受到挑战,互联网基本上已经无险可守。
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正如调侃之语:“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科学家将希望寄托于量子通信。
④在量子力学中,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各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将表现为整体的性质,这就是“量子纠缠”。如果测量某一粒子的参数,就会不可避免地改变整体的状态,所以无法精确地探测粒子的信息。受此启发,从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量子通信模式,利用粒子叠加态的特性来传递信息。孤立粒子的“自旋”方向可以向上或向下,就像编码语言的0和1,也可以同时处于既向上又向下的状态,正如薛定谔的猫可以既生又死一样,人们利用粒子的这一特性来编写计算机语言,研究“量子密匙分发”技术。这使得对量子体的任何一次测量都是对它的一次修改 , 所以任何窥探量子信息的行为都会留下痕迹,从而让网络通信的绝对安全成为可能。
⑤时至21世纪,基于量子力学的通信系统,包括运用量子力学原理搭建互联网,成为最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当前,一场全球竞争正在量子通信领域展开。近年来,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比如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世界第一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等。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中国计划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天地一体的有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来互联网,即量子互联网。
⑥美国也奋勇争先。2020年7月,美国宣布了“量子互联网战略蓝图”,又称“第二互联网”,计划率先在下属的17个国家实验室建立量子网络,然后逐渐将其应用到全国,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运用量子纠缠或亚原子粒子并行传输的、更加安全的网络,以弥补现行互联网的不足。美国计划在十年之内使用量子力学定律实现安全共享信息,连接新一代的计算机和传感器。
⑦量子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很广,早期将它运用到银行、医疗服务行业、飞机通信及国家安全领域,未来在地球物理、矿产勘探、医学、导航、天文学等领域也能大显身手。超灵敏量子传感器网络能用来监测地震活动,寻找地下的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和成像领域,利用量子纠缠同步时钟,导航系统的精度可以提高到毫米级,量子网络可以将相距数千千米的光学望远镜连接起来,其分辨率相当于一个同等直径的单碟望远镜。
⑧虽然量子互联网的前景让信息专家倾心不已,但是要想将它变为现实,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加速海量数据的交换,如何实现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应用物理等领域的技术高度配合,如何利用大自然在远距离对象之间建立连接或使之产生纠缠,以及在没有物理连接的状态下实现信息的瞬间传播等。
⑨量子互联网能否弥补现行互联网的漏洞,它将怎样实现远距离无连接绝对安全高效地传播信息,人们可以拭目以待。
(选自《知识窗》)
(1)、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①②段从互联网的安全性开始写起,引出说明对象量子互联网,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中“任何”一词,是无一例外的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④段第一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什么是“量子纠缠”。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量子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应用前景、取得成就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下面关于“量子互联网的成就与前景”的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已经构建了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量子互联网,这是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B、美国为争先量子互联网的研究,计划率先在下属的17个国家实验室建立量子网络,其目的是建立更加安全的网络,以弥补现行互联网的不足。 C、量子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很广,利用量子纠缠同步时钟,导航系统的精度可以提高到毫米级。 D、要想将量子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变为现实,还需要解决像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应用物理等领域的技术高度配合等许多问题。(3)、从第⑤段画线句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加以分析。中国计划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天地一体的有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来互联网,即量子互联网。
-
7、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1)、从材料中提取:什么叫“低碳生活”?低碳生活:________
(2)、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宣言书》的开头,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语段,将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宣言书》: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 也是一种自觉行动。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
(3)、走进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我开始,你认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列举两种低碳生活方式) -
8、默写
(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2)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战略和措施。 B、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C、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缓大气污染、减少生态恶化的目的。 D、去四川省博物馆看看吧,那里不仅有蜀绣、陶瓷、青铜器等展品,更有著名的张大千画作展品,定能让你收获满满。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 , 有的像倾听水声…… B、“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 , 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C、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阻碍就停滞不前。 D、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惟妙惟肖 , 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2025年的现象级动画电影,主角哪吒从一个被误解和排斥的“魔童”,一步步突破困境,逐渐蜕变为一个敢于直面命运、勇于突破困境的英雄。他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真正的成长源于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与勇敢挑战。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接纳自我,挑战自我”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12、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作家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人物塑造提出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说法。“圆形人物”性格丰满,能反映出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平人物性格比较单一,偏脸谱化,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请从下面的小说人物中选择一个符合“圆形人物”的形象,结合小说具体情节,谈谈自己的理解。
《水浒传》杨志 《儒林外史》严监生 《骆驼祥子》祥子 《简·爱》罗切斯特
-
13、假如,2025年秋季开学,七年级新生读书会上,母校要邀请你推荐初中三年,课内读过的整本书。如果要推荐经典回忆性散文集,让同学们懂得好的散文可以是“温馨回忆”与“理性批判”的结合,可以是文中的“我”和作者“我”的双重视角,你会推荐;如果是想引导学弟学妹们要懂得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我们要勇于面对苦难,你会推荐;你也可以从人生选择的视角,让他们懂得“选择往往会透露出人物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你会推荐。
-
14、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② , 箪瓢屡空,晏如③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有删改)
【丙】小国寡民。使有什伯④之器而不用 ,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道德经》)
【注】①造:往,到。②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④什伯: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超过十倍、百倍,言极其多。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中闻有此人”中的“闻”与“鸡犬之声相闻”中的“闻”意思相同,都表示“听到,听见”。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中的“云”是“说”的意思,与成语“人云亦云”中的“云”意思相同。 C、“用”有“使用,役使,任用,费用”等义项,“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中的“用”是“使用”的意思。 D、“造饮辄尽”的“辄”与《醉翁亭记》中“饮少辄醉”的“辄”意思相同,都是“就”的意思。(2)、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短文【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甚:①超过,胜过 ②过分,很 ③厉害,严重 ④非常
意:①意图 ②情趣,意趣 ③料想 ④意旨或道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甲】【丙】两文中,两位作者想象的“理想国”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4)、【乙】文中的五柳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适合住在【甲】文描绘的桃花源中吗? -
15、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小题。
【甲】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①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②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③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②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③一任:完全听凭。
【乙】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①有花枝俏。
俏②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③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①犹:还,依然。②俏:俊俏,美好的样子。③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以上两首词中,梅花形象和借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生几何(高春阳)
①班长,你通知值日生,我这块小黑板,今后谁也不许擦,谁也不许动。新学期开课,教几何的陆老师一进课堂,先定下一条铁律。
②我和同桌梁宇,坐在班级最后一排,人手一支铅笔,正在下围棋。说是“下”,其实是在纸上画围棋。他执黑画圈,我执白画叉。谁吃棋,就用橡皮擦。我没心情看怪老头儿,眼睛定在棋盘上。我是梁宇师父,他的围棋是我亲手教的。我刚开始能让他四子,后来让他两子,再后来让他一子。现在不用让他了,有时候我还会输。
③开课之前,怪老头儿拿粉笔在小黑板上,顺时针画了个四分之一圆,确切说应该叫四分之一圆弧,然后不画了,开始上课。同学们大为惊奇。四分之一圆弧,挂在那儿,像月不算月,像弓不算弓。
④我小声说,啥意思呀,还不让擦。梁宇小声说,甭下棋了,听课吧。我一抬头,正好撞上陆老师的目光,我赶紧把棋盘扔进书桌,然后坐直,听这怪老头儿讲课。
⑤别说,怪老头儿讲课有点意思,讲几何像讲乐子。干巴巴的公式,在他嘴里活灵活现。他绷着脸,却总能把同学们逗乐。
⑥一周后,又一节课。上课前,陆老师在小黑板上继续他的大作,接着上次那个弧,一路往下画,画到半圆处,停下。啥也不解释,上课。那半个圆弧,像弯弯的弓。同学们对其充满想象。
⑦第三周几何课。依旧,陆老师先描绘他的蓝图。当四分之三圆弧成立的时候,大家都明白了,这怪老头儿是要画个圆。可是,一次画完就得了呗,为啥还分四次?
⑧又一周后,当陆老师最后一笔,把整个弧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圆的时候,同学们掌声雷动,这圆了所有人的梦。这个圆,直径六十厘米左右,太圆了。有同学特意找来一把大圆规,用圆规走了一圈,结果严丝合缝。陆老师终于不再绷着脸,上了四堂课,头一次笑。
⑨课后,同学们围着小黑板指点江山。四段弧,天衣无缝啊。“太圆啦,咋做到的呢?”
⑩我没心情。怪老头儿的梦圆了,我的梦圆不上。现在我跟梁宇下围棋,下一盘输一盘,根本赢不了他。而且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眼看冲进全年级前十。
⑪第五周几何课。
⑫陆老师今天意气风发。只见他扬眉拔剑,气势如虹,粉笔所至,破浪乘风。只十几秒钟,一轮满月,挂在当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再看那个大盘,皓月千里,如诗如梦。
⑬空气仿佛凝固。
⑭陆老师收势。剑入鞘,气沉心。眼睛巡视一圈,说,同学们,这个大黑板上的圆,是我一口气画出来的,用时15秒。你们知道吗,为了这15秒,我练了5年。然后一边教课一边画,又25年,到今天已经整整30年了!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画这个很牛?不,这个才更牛。陆老师抬手指向小黑板。
⑮陆老师说,一气呵成的圆,只要花时间,谁都可以练。“四气呵成”的圆,请问,还有其他人练过吗?当然唯一条件是,粉笔手画。全班同学都呆了,支起耳朵继续听。
⑯陆老师声调里含了悲壮,他敲着桌子,说,我一个小老头儿,为了画好一个圆,可以努力30年。虽然只做成了一件事,但这件事上,没人能超越我!同学们,你们差啥?你们谁敢跟我说,给你30年时间,你画不出来我今天这个圆?
⑰陆老师放下粉笔,说,我提个问题,如果让你分四次画出个圆,你怎么做?谁能回答我的问题?全班同学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⑱梁宇举手。陆老师指着他,说,我知道你叫梁宇。
⑲梁宇站起来回答说,老师,我的理解,只有一个字,心。心是圆心,心是半径,心是周长。视力所及,粉笔所至,都是心之所向。其实不管分几次,不管间隔多久,只要人心定在圆心,半径永远是一样长的!同学们哗哗鼓掌。陆老师瞪圆了眼,瞪着瞪着,瞪出一脸泪水。
⑳打那以后,下围棋,我不在乎输赢了。我安心做个凡人。
㉑如果有人挑战,我就说,我是梁宇师父。那人就转身跑了——梁宇学习成绩全校第一。
㉒后来有人问我,你的围棋师父是谁呀?我说,是陆老师。
㉓对方奇怪,陆老师不会下围棋呀!
㉔我说,就是陆老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陆老师画圆为线索,巧妙地将数学、围棋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展现了坚持、专注与成长的主题。 B、“我”和梁宇的围棋对弈,是故事另一条线索。梁宇的成长尤为突出,在小说结尾,我已经对围棋失去了兴趣。 C、陆老师用四周时间分四次画圆,每次只画四分之一圆弧,逐步推进,形成了一种仪式感和悬念感。 D、陆老师画圆的过程,既是数学的展示,也是人生的隐喻。每一次画弧,都是对学生的一次潜移默化的教育,最终在“圆满”时刻达到高潮。(2)、作者是如何表现陆老师在第五周几何课上一气呵成地将圆画得完满的?请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简要分析。(3)、为什么“我”说围棋师父是不会下围棋的陆老师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当代作家、小小说文体倡导者杨晓敏评价:“这篇小小说,陆老师和少年学子共同探讨了关于成长、坚守和自我超越的定力及专注的力量”。你认为在这场探讨中,谁的收获最大?对你有什么启示?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蛇年春节前后,中国杭州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其开源模型DeepSeek—R1在全球掀起一场“惊叹风暴”。
②爆火的速度令人惊叹。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DeepSeek—R1.一周之内,DeepSeek便登顶中美两国苹果手机应用商店免费榜榜首,不久又在约140个国家的手机应用下载排行榜上占据榜首,在东西方市场同时实现了现象级爆发。
③引发的反响令人惊叹。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表示,“新竞争对手令人振奋”;美国《纽约时报》评价这“是一个里程碑”;英伟达、亚马逊和微软三家科技巨头,在同一天宣布接入DeepSeek—R1.远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的研发投入,多模态交互、低能耗运算、多语言适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模型推理能力的极大提升……DeepSeek展现出的“高性价比创新”,破解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依靠“堆算力”“大力出奇迹”的路径依赖。英国《金融时报》直言:“DeepSeek挑战了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关键理念,即认为更强大的硬件才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节选自《人民网》)
【材料二】
①1月28日除夕,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尝试在DeepSeek中输入鲁迅文学作品中“野草”“呐喊”等经典意象,生成《火种与春天的契约》等诗歌。
②“DeepSeek写得还不错。”周令飞告诉南方记者,经过多次尝试,他注意到,只要向DeepSeek发出的指令足够清晰、精准,它就能生成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文本。DeepSeek作为本土模型,更贴近中文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生成符合中文语境的文本,所生成的中文内容较之ChatGPT也更为流畅。
③随着ChatGPT、DeepSeek等模型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不免担忧:大语言模型会不会对纯人工写作造成“降维打击”?雪崩般的巨大冲击是否也会在文学世界中出现?
④对此,许多作家认为不必过分担忧。
⑤斯坦福大学工程硕士、知名作家永城曾将正在创作的小说的梗概告诉DeepSeek,让它试着完成一部小说,看到结果后,他彻底放下心来。DeepSeek生成的作品虽然文字华丽、逻辑链完整,但它一般会选取最常出现的语句、比喻、情节和立意。对于算法而言,使用频次最多的文字和写法,就是最稳妥的选择。
⑥DeepSeek、ChatGPT等模型的根本原理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学习,利用已有的叙述、描写、比喻来提供令用户满意的答案,而非基于创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对世界的观察以及从中总结出来的心得。“而这些经历、观察、体验和总结才是人类的智慧、创作的源泉。”永城说。
⑦以写诗为例,DeepSeek写的诗很能迷惑人,文字堆砌得十分华丽,有高级感,但大都无哲理和逻辑性,诗中无“我”,无情感,意境差,立意也较模糊。就目前而言,不少中文创作者仍然坚持创作的主体性,仅将DeepSeek等模型视为辅助工具。
(节选自《南方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①2月14日,长沙数字集团与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联合发布我省首个城市级应用CS—DeepSeek,旨在通过DeepSeek与长沙算力、算据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实现长沙城市管理、社会服务、运行安全等多领域多行业的垂直模型和场景应用。
②据悉,在城市安全领域,CS—DeepSeek将落地长沙城市智能安全管理领域,应用于房屋、燃气、交通、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多个场景。例如,在面对交通拥堵、火灾隐患、公共安全等事件时,CS—DeepSeek可实时分析城市运行数据,识别潜在风险,提高预警监测、风险分析和应急处置智能化水平,并为快速处置和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手段,有效提升城市本质安全能力。
(节选自《湖南日报》)
(1)、下列说法与三则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DeepSeek—R1是中国杭州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推出的开源模型,需要付费下载使用。 B、英国《金融时报》认为更强大的硬件才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C、许多作家认为,虽然DeepSeek生成的作品文字华丽、逻辑链完整,但还无法对纯人工写作造成“降维打击”。 D、湖南省首个城市级应用CS—DeepSeek,可直接实现城市安全领域的快速处置和指挥决策。(2)、请你根据材料分析DeepSeek的优势和不足。(3)、请结合材料和学过的诗歌创作技巧,判断以下甲、乙两首诗哪一首是AI创作?并说明理由。【甲】
你眼中星子坠成河,
潮汐在我掌心起落。
玻璃上灼烧的沉默,
霓虹破碎散作萤火,
光年寂静凝聚成琥珀。
【乙】
你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18、请为“遗产文化”展板补写内容。(1)、根据以下文化遗产元素,将展板上的对联补充完整。
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②花鼓戏 ③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
④湘绣 ⑤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⑥岳麓书院
上联:峰林叠翠花鼓润 下联:________
(2)、请仿照示例,介绍一项湖南文化遗产。(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突出文化遗产特征。)示例:凤凰古城——吊脚楼铭刻光阴,沱江水诉说往事,凤凰古城犹如一幅充满意趣的山水画。
-
19、请将“诗文”展板内容补充完整。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① , ②”敢为天下先的担当,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拔剑高歌“③ , ④”的乐观自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⑤”的壮志豪情,都给我们以启迪和鼓舞。
-
20、厚哉!文化潇湘!石器工具是远古文明的见证,神话传说是炎帝、舜帝的足迹,汉代陵墓是楚汉故史的纪录,文学名篇是大家手笔的荟萃……A无可否认,三湘大地是当之无愧的文化摇篮。
壮哉!英雄潇湘。①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家国情怀是xiāng嵌在湖湘人骨子里亘古不变的基因密码。②峥嵘岁月中,谭嗣同、黄兴、毛泽东等一大批革命先辈,他们沥尽心血,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荡涤黑暗旧社会的污秽,开辟新时代。③和平年代里,周光召、袁隆平、梁文根等一代代时代先锋,B他们鞠躬尽瘁,通过克难攻坚的创新推动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实在叹为观止 , 他们对家国的深情大爱无不令人心潮澎湃。
美哉!未来潇湘。C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15名湘籍健儿出征,斩获17枚奖牌的佳绩;自成一派的湘菜让大庭广众大快朵颐,麻辣鲜香的口味虾让人吃得慷慨淋漓……D通过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诸多途径,使更多人领略湖湘文化的魅力。
(1)、给语段中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xiāng)嵌 ②荡涤
(2)、语段中有四个加粗的词语,你认为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之无愧 B、叹为观止 C、大庭广众 D、慷慨淋漓(3)、语段中有A、B、C、D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A B、B C、C D、D(4)、根据上下文推断,“因为湘江河不仅哺育了英雄的儿女,更是根植了勇毅担当、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这句话放入文中哪个位置最合适( )A、①前 B、②前 C、③前 D、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