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B、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 D、免疫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
2、从2024年春季开始,某市正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下列不属于免疫功能的是( )A、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消化食物,促进新陈代谢 D、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
3、下列对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作用 B、免疫功能并非越强越好 C、免疫功能可清除人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D、免疫可修复人体的部分遗传病
-
4、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 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方法,叫作。
-
5、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或者其中的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 , 从而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
-
6、对于艾滋病及其患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
7、艾滋病是一种病,它的病原体是;主要通过传播;目前,在临床上可以使用的艾滋病疫苗;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使人感染艾滋病。
-
8、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引起反应。
-
9、免疫是人体的一项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异己”成分(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从而清除进入人体内的、人体本身所产生的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肿瘤细胞等(如②③),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① ② ③
-
10、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如图为青蒿素由屠呦呦发现到成为全球抗疟良药的时间轴。据图回答问题。
(1)、引发疟疾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对蚊虫进行消杀属于的预防措施。(2)、疟疾的症状之一是贫血,原因是疟原虫直接破坏血液中的。(3)、RTS,S/AS01是一种针对恶性疟原虫的疫苗,已用于非洲国家的儿童。接种疫苗是为了。 -
11、这个冬天,我们面临着新冠、流感和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其中症状较重的是甲型流感。如图为生物学习小组针对今年冬季高发的甲流制作的“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流感属于丙类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引发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2)、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传播。
(3)、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图中“对付甲流有妙招”,其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
12、《汉书》记载:“民族投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意是对染上疫病的民众,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为他们医治,并提供药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消灭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
-
13、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身体健康也是精神愉悦的基础。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B、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控制传染源 C、为了减少流感病毒的感染,通过注射相关流感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 D、可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14、在换季的时候天气变化导致温差交替,再加上空气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常常会引发很多传染病,因此提前预防就成了我们的必修课。下列哪项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A、控制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
-
15、小李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几天,并按时服药,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
16、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①新型冠状肺炎 ②贫血 ③狂犬病 ④佝偻病 ⑤结膜炎 ⑥蛔虫病 ⑦天花 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
17、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 , 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相结合。
-
18、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和三个方面。
-
19、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经过①、②和③这三个基本环节。

-
20、由(如等)引起的,能在或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